小区里静得诡异,只有几只野猫在垃圾桶旁厮打。
她抬头望去,楼体侧面挂着个蓝底白字的牌子,上面用歪歪扭扭的楷书写着“12”。沿着水泥小路走了几步,左转就是一单元入口。
楼道里光线昏暗,墙皮剥落得像老人的皱纹,空气中飘浮着一股陈旧的霉味。
102室的门仍旧虚掩着。与上次来这里所见不同的是,银灰色的铁门上己经贴着乳白色的机刻字,把这里或多或少贴出点生机。
她停下脚步,把那些机刻字反反复复看了几遍。左右各五个竖排字:左边是“一梦起一相”,右边是“一解落一味”,横批三个大字——“一味阁”。
于凤瑶盯着那几个字看了半晌,只觉得透着股说不出的古怪。
她定了定神,抬手敲了敲门:“请问有人吗?”
屋里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回应。她又敲了两下,依旧毫无动静。
想起孙树成说过打过招呼,她心里有些犯嘀咕,难道人不在?
正犹豫着要不要打电话,忽然想起表哥路上说的话:“大师哪能随便出来接人?得显出点架子来。”
“郑……郑老师在吗?”
无人答应。
她咬了咬唇,轻轻推开房门,门缝刚好够她侧身进去。
玄关狭小阴暗,墙角堆着几双沾满泥垢的运动鞋,没有拖鞋可换。她暗自后悔没带鞋套,脚尖小心翼翼地避开地面的污渍,往前挪了几步。
客厅的门敞开着,郑大明正趴在一张掉漆的课桌前看书。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灰色卫衣,头发乱得像鸟窝,完全没注意到有人进来。
于凤瑶走到桌前,故意清了清嗓子。
年轻人闻声抬头,镜片后的眼睛打量了她一下,眼神平静无波,仿佛她只是一粒落入视线的尘埃。
他淡淡地点了点头:“您请坐。”
于凤瑶在对面的圆凳上坐下,塑料凳面冰凉刺骨:“郑老师,您还记得我吧。我是孙树成的表妹,于凤瑶。”
“哦。”年轻人应了一声,起身从饮水机旁拿了个一次性纸杯,接了杯温水递给她。他坐的椅子发出“吱呀”两声惨叫,像是随时都会散架。
于凤瑶强忍着笑意,指尖触到杯壁,温度不烫,显然不是刚烧的。
“地方简陋,请多包涵。”年轻人象征性地客套了一句,重新坐回椅子上。
“没关系,”于凤瑶想起进门时默念的句子,脱口而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年轻人嘴角似乎扯了一下,不知是笑还是别的什么表情。
“过奖了,这几天才正式开张,以前只是试试。”他把面前的书往旁边一推,厚厚的硬壳书“啪”地合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于凤瑶下意识地瞥了眼书的封面,瞳孔猛地收缩——那上面赫然印着两个黑体大字:刑法。
她以为自己看错了,揉了揉眼睛再看,确实是《刑法》。一本崭新的刑法教材,边角都还没磨圆。
“您……在学刑事法律?”于凤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在她的想象中,能写出那样玄妙诗句的“大师”,桌上至少该摆着《易经》或者《奇门遁甲》,怎么会是一本刑法?
年轻人推了推眼镜,镜片在昏暗的光线下闪过一道冷光。仿佛两个人以前从未见过似的。
“嗯,学习。”
他的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今天天气不错”,于凤瑶却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板首窜上来。眼前这个埋头苦读刑法的年轻人,真的还是那个能洞悉梦境玄机的“郑大师”吗?
也难怪,如果不是此刻他在学刑法,按表哥说的,此刻,这里早该门庭若市……或许,今天真的是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安排的专场!
客厅里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只有墙上挂钟的“滴答”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野猫叫声。
于凤瑶捏着那杯温水,指尖冰凉,忽然觉得自己像个误入迷宫的傻瓜,而眼前这个看着刑法书的年轻人,就是迷宫里最不可测的存在。
她开始怀疑,这次所谓的“拜会”,到底是在寻找答案,还是在踏入一个更深的谜团?
(http://www.00ksz.com/book/jbgadb-8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