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凤瑶第三次按下电动窗帘遥控时,金属轨道发出轻微的卡顿声。窗外的晨光被厚实的遮阳帘滤成青灰色,像给卧室罩了层磨砂玻璃。她盯着窗帘标签上的“纳米吸光涂层”字样,五位数的账单在记忆里发烫——这副用了不到半年的旧窗帘,褶皱里还留着去年在红星美凯龙挑选时的导购话术,如今却成了她睡眠版图上的叛徒。
“睡眠是最好的面膜,更是最便宜的医美。”她对着梳妆镜复述这句话,指尖划过眼睑下方——那里曾有颗淡褐色的痣,去年冬天开始用了闺蜜任小丽推荐的“睡眠养颜法”后,竟真的淡成了浅印。梳妆台上摊开着书名草稿本,从《睡眠美容养心学》到《周公养颜经》,最新一页用荧光笔写着任小丽昨晚发来的建议:《月光养颜大法——当有钱人在黑夜里充电》。
丈夫林建宏轻手轻脚走进来,西装口袋里掉出张名片。“又在琢磨书名?”他弯腰捡起名片,上面印着“神算子郑大明·社区安全顾问”。于凤瑶“嗯”了声,目光落在他袖口的酒渍上:“昨晚应酬到几点?我听见你两点半才回来,差点错过我的‘美容黄金期’。”
餐厅的橡胶地垫上还留着昨夜暴雨的潮气。于凤瑶用银匙搅着热牛奶,目光却黏在桌角的剪报本上。这本子从她辞职那天开始记,夹着宏瑶地产的开盘广告、养生专家关于“子时觉”的访谈,以及一叠用回形针别起来的复印件——那是她占股40%的工商登记证明,丈夫说这是“法律意义上的老板娘”,她却觉得像张过期的电影票。
“林总今早去看城北地块了,说等您的书写出来,要在样板间装同款遮阳帘。”保姆收走空盘时,于凤瑶正用铅笔在剪报本上画圈。
十点十五分,司机送来今日的《松江晚报》。于凤瑶撕开塑封时,头版右下角的瑶业地产广告晃了她的眼——“铂金府·让每一寸黑暗都成为生活的奢侈品”,广告词旁配着样板间的落地窗,窗帘拉得严丝合缝。
她嗤笑一声翻到社会版,黑体标题像枚图钉钉在纸面上:“‘小诸葛’略施巧计,‘大区长’难逃落网”。
“昨晚二十二时许,一条黑影鬼鬼祟祟摸进十字小区……”她用指甲在“鬼鬼祟祟”下划出痕迹,想起剪报本里有篇匿名信的描述——半个月前塞进邮箱的信,只有打印的两行字:“十字小区3号楼,AB型血”,落款是个用红笔画的歪扭笑脸。
新闻里说黑影首奔曾作案的单元楼,撞上了“迎候”他的小诸葛(下文称神算子),这名字让她想起丈夫口袋里的名片。
“‘兄弟,你是从这家出来的吧?今天有新货还是旧货?’”她低声念着对话,仿佛能闻到字里行间的二锅头味。
神算子那句“现货,没开过苞”让她喉咙发紧,突然想起剪报本里去年的旧闻——“某高校附近频发‘采花贼’案件,受害者均称嫌疑人有‘检查血型’的怪癖”。
报纸上的黑影画像被她用铅笔描了又描:秃顶、紫红脸,左耳垂有颗米粒大的痣,和她上周在监控里瞥见的那个醉汉一模一样。
报道细节像拼图块般嵌入记忆:神算子故意开廊灯又被黑影关掉,灯灭瞬间看清他高出半个头的身形;黑影递钱时,指尖沾着暗红污渍。
于凤瑶猛地翻到剪报本最后一页——那是她昨晚用速记法画的草图,嫌疑人手腕上有道月牙形疤痕,此刻正与新闻里“袖口的经血痕迹”重叠成诡异的环形。
“暴力再次上演……”
她想起昨夜十点多,曾被一阵急促的救护车鸣笛惊醒,当时正对着笔记本构思《指针?指南》的目录——用圆点隔开的两个词,像极了望远镜的十字准星。保姆说声音是从十字小区方向传来的,她当时只抱怨了句“吵了我的褪黑素分泌”,现在才惊觉那笛声或许就是案件的尾声。
书房的落地窗被遮阳帘封得密不透风,于凤瑶摸出藏在抽屉里的录音笔——这是她上周在十字小区附近捡到的,外壳有明显的摔痕,开机后只能听到断断续续的尖叫和男人的咒骂:“……不是AB型血就是不一样……”她把录音笔和剪报本里的匿名信放在一起,那枚红笔画的笑脸在台灯下泛着诡异的光。
笔记本摊在桌面,最新章节标题是:“睡眠与罪案的共生关系”。她握着笔,在标题下缓缓写道:“当遮阳帘将白昼切割成黑夜时,被封印的除了阳光,还有可能是——”笔尖突然停顿,楼下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紧接着是对讲机的沙沙声。她掀开窗帘一角——晨光里,十字小区3号楼被警戒线围了起来,神算子郑大明正陪着警察往外走。
窗外的世界亮得刺眼,于凤瑶看着自己手腕上的淡褐色痣,突然觉得那枚遮阳帘像个巨大的隐喻:人们总在追求黑暗中的安睡,却忘了黑暗本身,也可能是罪恶最好的温床。
(http://www.00ksz.com/book/jbgadb-5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