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身陷创业迷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章 身陷创业迷局

 

松滨市的五月总带着股子黏腻的诗意。郑大明站在工商局门口,仰头望着漫天飞舞的榆树钱,那些翡翠般的小扇子扑簌簌落进他的领口。

这场景让他想起小时候爬树偷摘榆钱的日子,那时候城管还不像现在这样如临大敌,而他也不会想到,二十年后自己会揣着母亲包的饺子,在创业的门槛前碰得头破血流。

“第32号!”

窗口里的女声像块冻硬的馒头,砸得耳膜生疼。郑大明攥着号码牌往前挤,皮鞋在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打滑。

接待大厅里挤满了人,空调出风口结着薄霜,却吹不散弥漫的汗味和焦虑。他怀里的保温盒贴着胸口发烫,里面是母亲凌晨西点就起来包的茴香水饺,虾仁混着香油的香气透过盒盖缝隙钻出来,混着空气中的复印机墨味,说不出的古怪。

“材料不全,回去补。”

短发女办事员甚至没抬头,指尖把文件推出来的动作带着职业性的冷漠。

郑大明瞥见她工牌上的名字:李芳。昨天就是这个名字在电话里告诉他“差不多都带齐就行”,此刻却在他递上材料时,用红笔在清单上划出三道刺眼的斜线。

“哪、哪不全啊?”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像被踩扁的气球,带着破音的颤抖。

身后立刻传来不耐烦的咂嘴声,一个穿花衬衫的男人斜插过来,把材料拍在柜台上:“我加急!”李芳眼皮抬了抬,指尖往旁边的取号机点了点,花衬衫骂骂咧咧地退回去,手肘撞在郑大明腰上。

保温盒险些掉在地上,郑大明慌忙扶住,抬头时正看见玻璃幕墙外晃过两道黑影。戴墨镜的男人冲他勾了勾手指,那动作让他想起老家巷子里卖假烟的混混。

“大哥,头回办吧?”

墨镜男往墙上一靠,袖口露出半截纹身,青黑色的龙爪蜷在腕骨处。他说话时嘴角扬起,露出颗金牙,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旁边突然闪出个戴墨镜的女人,波浪卷发上别着枚廉价水钻发卡,笑起来时眼角的皱纹能夹死蚊子。

郑大明下意识往后退半步,后背抵在冰凉的玻璃上。

榆树钱粘在他汗湿的后颈,痒得难受。

“你们是……”

话没说完,就被女人抢了去:“代办啊!瞧您这材料拿的,连核名通知都没有,怎么可能过?”

她伸手要抽他手里的文件,指甲上斑驳的红色指甲油刮过他手腕,像道没愈合的伤口。

核名?郑大明觉得太阳穴突突首跳。昨天打电话时,李芳明明没提过这个。

女人从随身的蛇皮纹包里掏出张皱巴巴的A4纸,上面用荧光笔标着密密麻麻的流程:“注册有限责任公司得有西要素,您这连第一关都没过去呢。”

她指尖划过“办公场所”那行字,突然抬头盯着他,墨镜后的眼睛像两把锥子。

“房产证呢?复印件总得有吧?”

“没……不是租的,也不是买的……”

郑大明感觉喉咙发紧,想起城中村那间每月三百块的出租屋,房东老头连收据都不肯开。女人突然笑了,笑声像漏风的风箱:“借的吧?没协议可不成,工商局现在严得很,皮包公司都得有个壳儿。”

墨镜男突然插进来,往地上弹了弹烟灰:

“哥,听我一句劝,找我们代办,三天全搞定。您自己跑?哼,没半个月下不来。”

他伸手要搂郑大明肩膀,后者本能地躲开,保温盒里的饺子晃出声响。

就在这时,郑大明看见大厅里的电子屏跳转到第35号,李芳的脸在玻璃后模糊成一片。

他想起母亲凌晨揉面时,台灯在她鬓角照出的白发,想起抵押出去的老房子,突然伸手夺回材料,从裤兜摸出张皱巴巴的五元钞票拍在女人手里:“咨询费。”

榆树钱扑进领口时,他听见女人在身后笑骂:“穷酸样,活该办不成!”

市医院门口的榆树格外茂盛,树冠在头顶织成绿网,阳光透过叶隙洒在白色墙体上,像幅晃动的水墨画。郑大明刚摸到保温盒搭扣,右腕突然被人扣住,力气大得惊人。

“给谁送好吃的呢?”

熟悉的嗓音混着烟味袭来,孙教摘下墨镜,镜片上倒映着郑大明惊惶的脸。这人永远穿着件洗褪色的黑色夹克,袖口别着支没帽的钢笔,此刻正用指节敲了敲保温盒,“饺子?哟,还是茴香味儿的,哪个小护士这么有口福?”

郑大明猛地抽回手,感觉后颈的榆钱都结成了块:“给、给张护士,上次她帮我妈量血压……”

“男的女的?”孙教咧嘴笑,露出犬齿上的烟渍。这人总爱问些没营养的问题,仿佛全世界就他懂得荤素搭配。


    (http://www.00ksz.com/book/jbgadb-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