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临终托孤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临终托孤

 

杨崇德看了一眼阵亡的姚友仲,大喝一声,长枪怒指,就要冲向完颜宗翰,却被手下亲兵拼死拉住。

“杨指挥使,大势已去,咱们照姚将军军令行事吧!”杨唤哭喊道。

“唉!”

杨崇德哀叹一声!

待众将士杀出重围,已所剩无几。

火光冲天,哀嚎遍野的大街上,杨崇德叫来副将杨唤与众将士,哀叹道:“宋朝天数已尽,尽忠是我杨家世代荣耀,尔等不必无缘送死,愿随我进宫救驾的,我不强求,愿回家保全妻儿老小的,我不阻拦。”

“我等誓死追随指挥使!”不等杨崇德说完,众将士齐声喊道。

杨崇德右手握枪,左手覆上,向众将士深深作揖。

“娘,放开我娘,娘……!”一声小女孩的哀嚎从幽深的巷子里传来,火光冲天中,一队金兵拉扯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妇人,欲发泄

小女孩用瘦弱的双手扒扯着那群野兽,哀嚎着,哭求着,想救出她娘。

“妍儿,快跑,别管我,快跑……”身处险境的母亲大叫着。

小女孩照着一名金兵的手腕狠狠咬了下去,吃疼的金兵甩着胳膊,挣脱开小女孩的嘴巴,嘴里骂骂咧咧,就去胡乱地拔腰间弯刀……

披头散发的母亲突然放弃了反抗,任由那几双脏手在自已的身上游走撕扯,她双眼猩红,拼死抽出了一名金兵胯间弯刀。

此时那名金兵对准小女孩的弯刀就待落下,由于背对,注意力又在女孩身上,对背后刺来的弯刀浑然不知。

只顾发泄的其他金兵亦是始料未及,女孩母亲手中弯刀,越过身前几名金兵,正中那名金兵后背刺入,前胸穿出……

那名金兵面容扭曲,痛苦地低头看向自已胸前,刀尖儿鲜血滴滴入土,

哐!

金兵弯刀落地,随后直直砸向女孩。

其他几名金兵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傻了,看着倒下的同伴,方才缓过神来,纷纷抽出弯刀砍向这对悲情的母女。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混乱中的母亲扔掉弯刀,径直冲向女孩,将她紧紧压在身下。

乱刀如麻砍下……

女孩歇斯底里的哭喊着,金兵把已经气绝的女孩母亲,以及那名金兵掀翻在地。

待屠刀就要砍向女孩时,杨崇德长枪已至。

一招毒蛇出洞,枪尖自左而右,布成枪花,便将两三名金兵弹开,继续前刺,一名金兵被刺飞一丈有余,左脚抢进一步,左手摔向后,右手只手举枪又刺,两名金兵哀嚎着飞出去。

接着一招倒曳牛尾,右手屈肘下压,左手接枪,横向一扫,拨开一砍向女孩的弯刀,左臂紧贴枪杆,左足絞右一步转身,头后顾,一招回马枪,顺势又刺倒一名偷袭的金兵。

接着一招旋风扫雪,前倾身,左手略收后,长枪于前方平地,猛力向右扫一周,三五名金兵皆倒,左手势尽,右手再接,回身又扫到一片。

忽然一支长箭飞来,杨崇德一招灵猕护脑,手中霹雳神金枪将长箭打掉,接着四支,五支……

大队金兵又至。

依次排开,长箭呼啸而来。

杨崇德眼见一支利箭朝女孩飞来,他顾不得自已,用长枪帮女孩挡掉已近咫尺的利箭,刚要拉女孩起身,只觉胸口一凉,身体踉跄着后退了几步,他低头一看,一支利箭穿透铠甲重中心窝。

其他士兵正陷于与金兵的混战,均未发现杨崇德中箭。

杨唤手中长枪劈掉了一名金兵的脑袋,转头看见了手捂胸口的杨崇德。

遂大叫:“保护指挥使”。

众兵士闻声靠拢过来,围住杨崇德,杨唤上前扶住杨崇德,大喊道:“指挥使,指挥使”!

杨崇德忽觉头脑昏沉,血气冲顶,眼前忽明忽暗,接着浑身痉挛,长枪已不足以支撑住他的身体,胸口剧烈起伏,鲜血自箭杆周围,汩汩流出,他眼前一黑,瘫倒在地。

杨唤顺势扶住他,跪倒在地,扯开自已的铠甲,撕下一块布条,欲为其止血。

杨崇德微微摆手,有气无力道,

“杨唤……快走,赶去内城,保护皇上!如果……如果你能活着,去前滩里佛光寺,找到……家英……杨天,让他……让他完成我未完成的…………”

“杨指挥使,杨指挥使,哥,哥,啊~”

杨唤大叫着,摇晃着逐渐冰冷的杨崇德。

外圈的兵士挥舞着手中的长刀,砍落一支支向他们射来的利箭,不时有兵士被射倒在地,缺口慢慢扩大。

杨唤擦掉眼泪,拉起伏在母亲身上嚎啕大哭的女孩,大喊一声,

“突围!”

女孩挣脱开,再次扑向母亲。

她大哭着,为母亲擦拭嘴角的鲜血,整理着不整的衣衫,和血肉模糊的身体。

杨唤过去拦腰一把抱起女孩,女孩拼命挣扎,拍打着杨唤,杨唤弯腰捡起女孩妈妈身边的一块玉佩,塞到女孩衣襟里。

又大喊一声“突围!”

随即捡起地上杨崇德的霹雳神金枪,左手抱着女孩,右手后背执枪,枪尖划地,众将士形成一个包围圈,且战且退……

“众将士,大丈夫生来保家卫国,“卫国”我等已尽力,姚将军,杨指挥使更是为国捐躯,援军迟迟不到,区区我等数人已不足以扭转战局,不必再去送死,朝廷昏聩,任用奸佞,一再妥协,置将士与百姓生死于不顾,如今大势已去,宋室危矣!现在到我们“保家”的时候了,脱掉盔甲,换上便装,各自回家去,保护自已妻儿老小吧!”

杨唤慷慨激昂的说着,眼睛死死盯着仅剩的几十名亲兵,主帅阵亡的恐惧与不安挂在他们每个人脸上,此时此刻,城内依旧哀嚎遍野,火光冲天,比起皇上,他们更挂念的是自已生死未卜的家人。

杨唤怀中的女孩因为惊吓与劳累,昏睡了过去,他轻轻的拨弄着她凌乱的头发,想起了自已远在扬州的女儿,应该也这般大了。

众将士脱掉盔甲,拜别杨唤,朝不同的方向,消失在了夜色当中。

在夜色的掩护下,杨唤抱着女孩向着通津门跑去,却发现城门早已失守,有一队金兵把守,要是自已再加手中霹雳神金枪,他完全可以闯出去,可怀中还有一个女孩。

他想,或许嫂子与小杨天也还在城里,宋军兵败如山倒,金兵以迅雷之势控制住了城门,他们肯定也没有逃出去。

先去他们家,想罢他抱着女孩悄悄退回,又归于黑暗之中。

汴京最大的酒楼,神来酒馆掌柜的蒋曾,此刻坐立不安,他双手后负,在屋中来回踱步。

其身后两随从,左文,右武也焦急的望着窗外。

“今夜,汴京定是不保,这城中火光冲天,想是金兵已冲进城中,我杨兄弟不知现在如何?”蒋曾来回踱步,焦急地说着。

“杨指挥使武功高强,一杆霹雳神金枪所向无敌,定会没事的。”左文手中算盘一甩,回道。

“猛虎架不住群狼啊!”蒋曾还是忧心忡忡。

“如果今夜汴京不保,金兵进城,明日所有神来酒馆,摘招牌,挂歇业,绝不为金兵服务,你俩即刻去准备。”蒋曾对左文右武吩咐道。

二人点头应允,随即走下二楼,各自准备而去。

蒋曾满面愁容,坐回太师椅,手握向桌上一把剑,此剑在暗黄的灯光下却异常耀眼。

杨唤在夜色的掩饰下,终于来到小杨天家,整个屋子早已焚烧殆尽,只有几处冒着狼烟,他放下女孩,冲进屋内,刚刚过火的断壁残垣,顾不上滚烫,拼命的扒着……

杨唤小声的唤着“杨天,杨天……”

“杨叔叔,杨叔叔,我在这……”

院子里一个水缸,顶盖开着一个沿,小杨天探出脑袋轻轻唤着。

小女孩轻轻的走过去,掀开顶盖,小杨天站起身,脑袋上还顶着缸盖,好奇的看着她。

两人第一次相见,本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小小的脸上却都经受了战火的洗礼,看着小杨天一脸的灰和泥巴,头上还滑稽的顶着一个缸盖,小女孩噗嗤一声笑了,让她暂时忘记了刚刚经历的悲痛。

看到她笑,小杨天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发现了顶着的缸盖,也跟着笑了。

听到唤声的杨唤,退出屋内,跑到水缸边,喜极而泣,抱起小杨天。

小杨天的怀里还死死抱着那把没有雕刻完成的红缨枪。

“你娘呢?她去哪里了”左右环顾都没有看到家英,杨唤焦急的问道。

“她去街上了,去找爹爹了,哎,杨叔叔,我爹呢,你怎么没跟他在一起?”

“街上到处是金兵,这多危险,你们再藏好,我去找她!”杨唤刚要把小杨天再次放回到缸里,这时家英回来了。

她看到眼前一幕,大惊失色,以为遇到了金兵,顺手抄起地上一根断木,就要冲向前去。

“嫂子?”杨唤试探性的叫了一声。

“杨唤?”家英轻回一声,尴尬的把断木藏于身后。

不等她说话,杨唤上前拽住她,一起躲到了院墙石栏的后面。

“嫂子,杨指挥使……他……”

预感事情不妙的家英眼泪夺眶而出,她一把拉过小杨天,把她紧紧搂在怀里。

不明所以的小杨天睁大眼睛,看看母亲,看看杨唤。

“他为国尽忠了,他要我告诉杨天,让他完成他未完成的……他话没说完,就……就……”

杨唤再也忍不住泪水,他哽咽着,嘴唇颤动,他想努力平复自已的心情,胸口却剧烈的起伏,让他说不出话来。

十五岁那年,叫花子王的他,还在沿街乞讨,被杨崇德收留,供他吃穿,教他武艺,给他成家,还带他从军,官至副指挥使,这一切都是杨崇德给的,如此大恩,他永生之年都还不完。

杨天看到了母亲的眼泪,杨唤叔叔的泣不成声,感到事情不妙的他,大力摇晃着母亲:“娘,爹呢,我爹呢,他还没有给我雕完长枪呢,他还说要教我枪法的,娘,他说话不算话,呜呜呜……”

“你爹身为杨家后人,为国尽忠是你杨家世代的使命,他死的不悔,杨天,你也要记住,你们是杨家后人,杨家满门忠烈!”家英一边拍了拍杨唤的肩膀,以示安慰,一边怒视着小杨天。任由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再无声的落下。

角落里的小女孩也想起了惨死的母亲,想起了为救她而死的杨崇德,独自啜泣着。

嘤嘤的哭声传到了家英耳朵里,她侧过头,满是心疼的打量着她。

凌乱的头发披散在她啜泣的脸上,满脸的灰尘没有掩盖她的天生丽质,柳叶眉下一双大眼睛,被小手揉搓的发了红,因为哭泣,高高的鼻梁下樱桃小嘴在微微痉挛,颤动着,一张瓜子脸恰到好处的,把五官的优点全部呈现出来。

家英强忍着泪水揽过她,帮她擦掉泪水,用手指轻轻拂去盖住眼睛的两缕头发。

“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家英爱抚着问她。

“杨叔叔是为救我而死的,是我害了他,是我……”小女孩大声的哭喊着。

杨唤忍不住擦了一把眼泪。

“不怪你,啊,孩子,不哭,怪就怪这惨无人道的金兵,啊……别哭了。”家英擦了一把泪水,轻轻的拍打着女孩的肩膀。

“我叫妍儿……蒋妍儿,我14岁了,我娘死了,我爹也去守城了,我好久没见他了……”

“妍儿,比我家天儿大一岁,以后你们就是亲姐弟了,我就是你娘,啊,不哭了……”,家英把妍儿和小杨天紧紧搂在了怀里。

杨唤看到如此感人的一幕,不忍打破这份温情,感于现在的处境,不得不轻声轻气的说道:嫂子,现在城中不安全,到处是金兵,我们必须在金兵全面掌管汴京城之前逃出去,我刚刚去过通津门,那里已经是金兵把守了,对了,你们一直在这么?”


    (http://www.00ksz.com/book/heaeee-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