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汴京失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章 汴京失守

 

五台山上,

古刹内。

入夜,一位白髯老僧望着浩瀚苍穹,悲叹道:“盛世过,乱世来,杨家出缘人,寻八龙,伏金枪,乱世称雄,天下独享…”

“方丈所言,这乱世有人救?”一位小沙弥歪头望向老僧。

“只是苦了众生……”

“阿弥陀佛,”

“善哉,善哉……”

……

“轰隆隆……”

中元之夜,汴京城内,本是天清气朗,明月高悬,却突生异象,晴空一道闪电,击中深巷内一棵参天大树。

一片树叶悠悠然,飘落在一处房顶上。

“哇哇~”

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了寂静的夜。

小院中。

闪电刚过,一位中年男人步履匆匆地冲进产房,抚了抚产妇的额头,小心翼翼地伸出粗壮的胳膊,从产婆手里接过婴孩,眼神沉静而慈爱,随后又满眼心疼地望向床上的妻子……

“崇德,给咱们……咱们的孩子起个名字吧!”产妇面色苍白,虚弱地望向丈夫,眼中满是爱意。

“当今天下,战乱四起,杨家世代,忠君报国,君国是天,就叫杨忠天吧!”杨崇德一脸肃然地望向怀中的婴孩。

“为父希望你心胸、思维如天般辽阔,一生坦坦荡荡,做个天之骄子,一生忠国,忠君,可否?”

杨崇德说完,把目光投向妻子。

“杨忠天?”妻子面露不悦,微微摇头,浅浅说道:“我不要我的天儿那么累,只要他开心快乐就好,不如就取单名一个“天”字!杨天,如何?”

“杨天,甚好,甚好!”杨崇德满意的点点头。

“来,让我看看咱的天儿!”妻子强撑着坐起,伸手接过婴孩,苍白的脸上艰难地挤出一个笑容。

“嘤~哦……”

小杨天似是听懂了,停止了啼哭,嘤嘤嗷嗷地咧嘴,给了母亲一个微笑。

……

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冬。

灭辽后的金兵开始兵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

汴京城上空,乌云压顶,一场暴风雪正在酝酿之中。

沉寂了一天的风,在夜幕降临时,肆无忌惮的刮了起来。

大片大片的雪花仿佛撕碎了的棉絮,漫天飞舞。

街上行人行色匆匆,三三两两……

一名少年,将手中一根长棍,化作长枪,在漫天的风雪中,有模有样地舞着。

“毒蛇出洞……苍龙探爪……”

少年口中煞有介事地喊着,手上招式也不含糊。

“天儿,快回家!……”

一名中年妇人自街角探出头来,冲少年喊了几句。

“我要等爹爹!”少年头也不回,手中的动作亦未停。

哒哒哒……

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少年并未惊慌,驻足观望。

一队骑兵快速经过,闪了少年一个趔趄,一屁股坐在地上。

骑兵过后,扬起的雪花跟在马队后面杂乱无章的飞舞着。少年站起身,拍了拍屁股,将手中“长枪”朝骑兵远去的方向直刺而去,嘴中大喊一声,

“杀金贼~”

金兵首领完颜宗翰,带领西路大军,被宋军死死的挡在了太原城外。

太原城城池险固,素有“钢铁之城”的盛誉,自古以来都是军事重镇,它的牢固程度几乎是所有异族骑兵的噩梦。

东路大军首领完颜宗望,进展却相对顺利,但攻城日久,兵马疲乏,如果再一城一地的攻打,可能没有冲到汴京城下,大军就被消耗殆尽。

“绕过定州,直扑汴京!”完颜宗望心生一计!

汴京危急!

大宋危急!

主战派李纲,担任汴京城防总指挥。

宋徽宗见势危,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宋朝开始新纪元,改年号“靖康”。

宋钦宗的即位,并没有给风雨飘摇的宋王朝带来任何转机,只是延缓了他的衰亡,苟延残喘罢了。

李纲的汴京守卫战虽然成功了,但依然割让了河北三镇,金兵方才罢兵北撤。

靖康元年深秋,还没来得及喘息的宋王朝,金兵再次兵分两路南下,不日,两路大军便会师包围汴京。

宋王朝形势空前危急。

此时的宋王朝已是黄昏独自愁,外无良将,内无能臣。

上次金兵北退之后,投降派又得势,主战派李纲被迫离开,各路勤王之师和民兵组织被迫遗散,防务空虚。

汴京外城全长五十余里,东南西北一共有二十一道城门,其中包括十二座陆门,九座水门,犹如千疮百孔的宋王朝一般,防守压力巨大。

好在汴京城中仍有7万多禁军和大量民兵,加上汴京城墙高大坚固,一时间金兵也难以攻下。

完颜宗翰与完颜宗望审视了汴京的城防布局,决定从易攻的善利门、通津门和宣化门进行突破。

此次李纲不在,汴京城防守将换成了姚友仲。

他的政治眼光、军事素养、胆略勇气均不逊色于李纲。

只是宋军将士的士气,已不复初次的激昂,他们上次的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最终换来的却是主帅被撤,割地赔款!

姚友仲猜测到了金兵的意图,将重兵部署在这三个城门。他亲自率领机动部队,四处巡视,随时增援。

易攻难守的宣化门,守军将领是步军指挥使杨崇德,忠君为国的杨家传人,手持霹雳神金枪,带领手下五百禁军卫士,阻得金军不得近城门半步。

火球漫天飞舞,照亮了整个汴京的天,城中百姓四下逃窜,哀鸣遍野,杨崇德的部下虽是连日作战,一个个面带疲容,却也有着誓死之心。

金朝虽属游牧民族,不善攻城作战,但在长期的与辽、宋攻城实战中,吸收了中原先进的军事文化,发明和制作了大规模使用的攻城战具,轻重型投石车数不胜数。

金军的攻城掠地亦借鉴了中原最先进地攻城之术,先是强弩劲箭齐射,其后巨车攻城,运兵登城,戒备森严的传统城防已难以抵御。

“报~”

“杨指挥使,姚将军有令,命你营撤出宣化门,作为预备队,随时听命,伺机而动!”

一名传令兵,手持令旗前来传令,战马也感受到了压抑的气氛,来回不安的踱着步,传令兵紧握缰绳,努力控制战马。

“得令,那谁来守宣化门?”

“郭军头的六甲神兵!”

“郭京?就是孙傅举荐的那位?也不知他着了哪门子道,如此易攻难守的宣化门,就让一神棍来守,这与拱手相送何异?”

杨崇德将手中的霹雳神金枪狠狠一掷,整个城门都在颤抖。

“杨指挥使,听说皇上很信任他,他自称“能施六甲法,可以“生擒二将而扫荡无余”,其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就宣化门择日出兵三百,就可直袭至阴山。”传令兵恭敬回道。

“简直是愚昧,神棍误国,我大宋王朝先前重文轻武,落得现在无将无兵可用,我营将士用二百多条生命,几经易主方才夺回的城门,现在又让道士神兵来守,与开门迎客有何不同,我去找姚将军”。

杨崇德右手将战袍一挥,就要跃马而上。

“杨指挥使听令,姚将军限你营一刻钟之内撤出宣化门,兵分两队,增援善利门、通津门,令到不行,军法从事”。

杨崇德还未跃上马,又一传令兵火速赶来。

气急败坏的杨崇德刚刚跃上战马,一个火球如天雷般,冒着滚滚黑烟,在夜幕中划破苍穹,越过城墙,朝着他们飞奔而来。

宋军将士吓得六神无主,四下躲避。

杨崇德手擎霹雳神金枪,直刺向天,顺势一挑,枪尖轻挑火球,双脚一蹬,跃上马背,借势高高飞起,手中长枪挑着火球回旋三百六十度,火球原路返回。

杨崇德稳稳落回战马,火球呼啸着炸入金军阵中,登时平地一声雷,火星四溅,金兵将士人仰马翻,数名金兵浑身浴火,惨叫连连,四下逃窜,冲乱了阵形。

杨崇德双腿一夹,手中缰绳猛提,胯下战马高高抬起前蹄,发出震耳的嘶鸣声,手中长枪直刺苍天,发出微颤的金属与空气的碰撞声,大叫一声,

“撤!”

此时,13岁的杨天正躲在母亲怀里,瑟瑟发抖,他睁着硕大的双眼,惊恐的望着窗外,城中漫天的火光映红了他天真的脸,他已经好多天不见父亲了。

他怀里抱着一支木头雕刻的长枪,还未完工,自已就早早把红樱绑上,那是父亲送给他的礼物,可是还没雕刻完父亲就去守城,彻夜不归了。

“娘,爹爹什么时候回来?”杨天抬头望向母亲。

母亲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抚了他的额头。

杨崇德的守军还未撤,郭京就领着他的六甲神兵火速赶来。

只见此人身着黑色道袍,头戴道冠,后挽一个道髻,手拿浮尘,身背一口长剑,虽着道袍,却难掩其高挑的身形,俊朗的面容,他微微昂着头,一副很是孤高的样子。

见到杨崇德,郭京目不斜视,昂然前行。他身后跟着老老幼幼的两支队伍,服装,兵器均不统一,行进的阵仗也是横七竖八,歪歪斜斜。

郭京登上城楼,手下树起绘有“天王像”的旗帜,拔掉杨崇德军旗,席地而坐,长剑置于身侧,手持浮沉,双目微闭,口中喃喃自语。

身旁将士面面相觑,也不知如何是好。

杨崇德军旗被撤下,不明所以的金军却仍不敢贸然进攻,以防有诈。

“天降良辰吉日,开门迎敌!”郭京忽然大声喊道,手中拂尘向前一挥。

城门兵士领命,推动巨大的门栓,两扇大门徐徐开启,一轮冷月高悬城门上方,洒落稀微的光,外面漆黑如墨,只有金兵跳动的火把……

整个宋王朝自始将会走进黑暗之中……

郭京浮沉再挥,他的六甲神兵登时攻出门去,犹如一群羔羊,你挤我赶,挤进护城河者不在少数,一时间扑通声、哀嚎声,响彻云霄。

一时摸不着头脑的金兵只得仓皇应战,一道道黑色铁骑冲入宋军阵中,虎入羊群,柄柄弯刀犹如砍瓜切菜,一时间,战马的嘶鸣声,宋军的哀嚎声,金兵的呐喊声,充斥了整个汴京城的夜空……

“报,姚将军,宣化门失守!”

“郭京呢,他的神兵呢?”

“六甲神兵被金兵砍杀殆尽,郭军头不知去向。”

“我早已料到,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姚友仲哀叹一声,“传我军令,命杨崇德部火速驰援宣化门!”

“副将,清点人数,把所有机动部队调往宣化门,务必把金兵赶出城去。”

姚友仲大叫一声,手中长剑凌空瞬斩,

“把郭京给我找来,我要将他碎尸万段!”

刚到善利门的杨崇德还没等下马,传令兵又火速赶来。

“杨指挥使,姚将军令你营火速回援宣化门,他已领亲兵营赶去。”

“郭军头的神兵?”

“宣化门失守,郭军头生死未知!”

“果不出所料!误国,误国啊!众将士听令,随我驰援宣化门!”

杨崇德胯下战马仰天一啸,鬃毛凛立,疲于奔命的宋军虽是疲态俱现,却仍然队形完整,视死如归,大步迈开,火速奔向宣化门。

等杨崇德带领众将士赶往宣化门,大势已去,两扇城门大开,金兵如入无人之境,一道道铁骑如黑色闪电鱼贯而入。

姚友仲带领的亲兵仅剩十余人,被金兵的铁骑团团围住,发出狩猎时嗷嗷的欢叫声,仿佛在狩猎一群待宰的羔羊。

杨崇德双腿一夹胯下战马,带领他的三百余将士杀向了金兵的包围圈。

一时间喊声震天,金兵仓皇应战,里外受敌,杨崇德手中霹雳神金枪在漫天的火光照耀下,发出耀眼的金光,左冲右突,一记“旋风扫雪”,三五金兵下意识地眨了眼,再睁开时已是人头落地,惊恐的望着慢慢栽倒的躯体,鲜血冲天……

完颜宗翰身骑一匹高头棕色大马,走过城门,犹如闲庭信步。

“那是何人?”完颜宗翰不禁大惊道。

“回将军!看装束,应该是一名小小的步军指挥使!”一名亲兵轻蔑回道。

“要是宋军的小小指挥使,都有此功夫,今夜我们就不能站在这里了!”完颜宗翰感叹道。

金兵人数越来越多,杨崇德手下禁卫军疲于应对,已是不堪,被金兵铁骑早已冲乱了阵仗,各自为战,首尾不相兼顾。

“杨崇德,宣化门已无夺回可能, 不要恋战,大队金兵已向内城皇宫而去,快去护驾!”姚友仲手中长剑刺倒一名金兵,随即冲杨崇德大喊道。

杨崇德手中长枪一式“海底翻涛”,布起枪花,猛力上挑,两名金兵飘飘然飞向了天空,后又重重砸到了地上,登时砸翻了三五金兵。

解决掉眼前之敌,杨崇德稍有喘息,大声回道: “姚将军,我不能扔下你!”

“援军马上就到,不要管我!保住皇上,大宋根基就在,你想让大宋黎民百姓亡国灭种,世代为奴吗?”

说罢,姚友仲带领他的三五亲信冲向城门,决定以自已为饵,换杨崇德全身而退。

见姚友仲冲来,完颜宗翰轻蔑一笑,提起缰绳,战马前蹄奋扬,手中丈八狼牙棒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姚友仲砸去,久经车轮战的姚友仲早已不堪重负,被狼牙棒压到单膝跪地,他左手迅速撑地,手中长剑随即抽出,一个腾空,以千钧之势朝完颜宗翰的脑袋劈去。

完颜宗翰迅速挥棒回挡袭来长剑,继而双脚用力,跃上马背,狼牙棒迅速下移,回旋,蓄力,狠狠朝姚友仲胸口砸去,跃起的姚友仲没有借力点,身体已无法躲避,只得用长剑抵挡,兵器碰撞的刹那,火光四溅,长剑折断,姚友仲飞出三丈有余,倒地不起。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望向杨崇德,摆手喊道:“快撤,保护……皇上!”

说罢,一口鲜血喷出,气绝。

一代大将就此陨落,汴京最后的希望破灭了。

金兵冲进城内,烧杀抢掠,杀人放火,街头哀嚎遍野,好不凄苦,小杨天家的房子也被烧着了,母亲找出父亲珍藏的《杨家枪谱》埋藏在院中柳树下,并让杨天好好记住,随即拉着杨天就欲往门外跑去。

“我们不能走,父亲回家会找不到我们的,”小杨天一手拽着母亲的手,一手抱着柳树,迟迟不愿松开。

“天儿,听话,我们到前河滩的佛光寺,父亲会去找我们的。”

小杨天忽然挣脱了母亲的手,朝屋子跑去,母亲声嘶力竭地大叫着去拉他。

“父亲不在,换我来保护娘!有枪,才能保护娘!”他擦了一把满是灰尘的小脸,将木枪往上一举,仰头望向母亲。

母亲眼圈泛红,轻轻蹲下身,两手抱着他被火光炙烤到通红的小脸,久久不能说出一句话。

片刻之后,母亲拉着他,急匆匆地消失在了火光漫天的夜色里。


    (http://www.00ksz.com/book/heaeee-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