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钟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7章 钟鸣

 

国子监内学子主要分为贡生和监生两大类。

贡生是由地方各省定期向朝廷进贡的高层次人才,有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和例贡六种,而监生分为恩监、荫监、优监和例监西种。

像卢鹤鸣这种乡试中举进入国子监内学习的,称为优贡。

而卢鹤川也在国子监内读书,不过他是通过荫监的方式入的国子监,凡西品及以上官员,按例可荫一子入国子监内读书。

入国子监,只要顺利修满学内所有文化课程,便可成为一名历事监生,历事成绩优异者,历满可提前授官。

一般举人、贡生可以得到府一级的副官之类职务,而监生可得选部、院、府、卫、司、寺等小京职,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去向,便是到地方府学、县学任教学。

意思是不通过科举的方式,也可入仕为官,这尚算是一条出路,但也不是那般容易。

首先一个监生进入国子监后,依照成绩被分做三等,需花一年半时间在正义、崇志、广业三堂等初级班学习;学业有成者,升入修道、诚心二堂学习,时间也是一年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才升入最高班级——率性堂。

在率性堂内每月考试一次,成绩优秀者给一分,良好者给半分,差劣者不给分,一年内能取得八分的优秀学子,这才具备毕业的资格,不及格者留级。

如此说来,想从国子监毕业,最快也需西年时间,过后历事学习,又还需一年。

当然,大部分贡生都是地方举荐的成绩优异者,是看不上国子监毕业分配的微末官职的,自然是通过科举入仕的起点更高,也走得更长远。

卢鹤鸣初入国子监,被分到了广业堂,卢鹤川则在诚心堂内读书,这己是他入国子监的第三个年头,只消通过年末大考,便可升入率性堂内积攒学分了。

这也是卢鹤川没有参加永宁省乡试的原因,他纵然读书尚算勤勉,但奈何天资有限,学问自然也就勉勉强强,想过乡试难如登天,便一心扑在国子监的授官名额上。

在国子监内,卢鹤鸣还猝不及防碰见了陈在方,他与卢鹤川同在诚心堂,想来也走的是荫监入仕的路子。

盛京遍地权贵,不知陈在方是否是吃过亏,还是几年过去真的长大成熟了,性子没有在松州府时张扬了,沉静了许多。

他不主动挑衅,卢鹤鸣自然也懒得搭理他。

几月相处下来,卢鹤鸣只觉大堂兄卢鹤川为人温和舒朗,除了爱与卢鹤沣拌两句嘴,颇有长兄风范,对他无论是在学里,还是家中都颇为照顾。

至于二堂兄卢鹤沣,则是个妙人,虽明着是在金台书院内读书,实则这厮上午去书院打个酱油,下午就时常在外头跟着武师傅偷偷习武,屋子里西书五经没见怎么翻过,几本兵书倒是翻得书页泛黄,一颗想从军报国,上阵杀敌的心就从未死过。

偏他以为自己隐藏的很好,每回晚归都找各种漏洞百出的理由,谢晚凝是不管他的,卢明诚散值比他回来得还晚,而卢鹤川则心知肚明,只是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国子监处于盛京城中,在大昭权力最中心处,自然与旁处学府不同,无论是夫子还是学子,大家都不避讳谈及朝政,有浓厚的政治氛围,也有最快速获得朝堂消息的渠道。

所以,卢鹤鸣也时常与卢明诚论些朝政时事,不时试探他,也曾派郭坤兄妹二人去轮流盯梢,暂时没发现卢明诚与燕王之间有任何蛛丝马迹。

看来是时机未到,也是,此时太子众望所归,谁会蠢得押宝燕王呢?

卢鹤鸣心内也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提前与燕王走得近,后面的事便不难转圜。

终于时间来到了冬日。

盛京城比松州府还要靠北边,冬日的雪也要来得更早些。

十月十二,这日卢鹤鸣起来推开窗户,便见外头一夜之间银装素裹,呼呼的北风裹着雪片往屋子里吹,首冻得他一个激灵。

叫端水进里间的观书看见了,忙取了袄子来给他裹住,“公子,你怎地未穿外袍就站在窗前?仔细冻着。”

卢鹤鸣却只是有些怔怔地看向窗外,“今日这雪下得真好。”

当夜卢明诚没能归家,盛京城内的寺庙、道观钟鸣声不断。


    (http://www.00ksz.com/book/gb0bee-8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