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个猜字对联。
上联是: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下联是: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是短品,亦是妙文[1]。
卢鹤鸣一路猜至最后,也吸引了不少读书人旁观,见这灯谜皆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摊主,你这道灯谜出得也忒难了些,简首不知所云嘛。”
“是啊,我左思右想,这副对联仍不解其意。”
听到旁观的人群中传来抱怨灯谜太难的声音,摊主脸上露出一个得意的笑来。
这道灯谜可是他请城中最好的谜师出的,只这一道题就花了他二两银子,为了保住他的镇摊之宝,也是下了血本了,只要有这盏龙凤灯在,今晚他这摊子上就有源源不断来猜灯谜的客人。
且只要保存得当,届时中秋灯会,乃至明年的上元灯会,这龙凤灯都还能接着再用。
见卢鹤鸣蹙眉沉思,一副被为难住了样子,摊主总算松了一口气,说道:“小郎君,一道题只有半盏茶的功夫,若是半盏茶的时间您解不出来……”
只是他这口气还是松早了,他话还未说完,卢鹤鸣便似想通了关窍,勾唇一笑吐出两个字:“猜谜。”
周围旁观的人还都不解其意,摊主脸上的笑意却是挂不住了。
一旁的梅寿考也露出个原来如此的笑容来,他己想明白这道题的原委了。
“小郎君,你们这是在打什么哑谜?这不就是在猜谜吗?”
“是啊是啊,还请为我等解惑,这对联究竟是怎么个意思?”
在众人的声声催促中,卢鹤鸣将此题解法娓娓道来:“这上联中‘黑白红黄青’五色中独缺了一个青字,而‘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一句暗示了反犬旁,二者组成一个‘猜’字。”
“而下联中‘诗、词、论、语’西字中皆有言字旁,从‘对东南西北模糊’一句中意会出一个迷字,言与迷则组成一个‘谜’字。”
上下两联相合,谜底可不正是猜谜二字。
卢鹤鸣将此对联谜底的解法与思路说得清楚明白,话音刚落,便引来西周一片叫好之声。
“妙,实在是妙,这谜师的撰联功夫妙,小郎君更是才思敏捷,我等佩服。”
“哈哈哈,这句‘虽是短品,却是妙文’,可不就是‘谜’,这题出得实在是妙趣横生。”
“猜谜的谜底就是‘猜谜’,摊主此联出得着实有趣,着实有趣啊!”
摊主此时满脸抑制不住的肉痛之色,却也麻利地取下龙凤灯来递给卢鹤鸣,“小郎君,这是您赢得的龙凤灯,此灯不太好拿。”又指了指一旁站着的梅寿考,知他二人是一道来的,”您可和这位郎君一人提龙头,一人提凤尾。”
这上元灯会他们才刚开始逛,提着这么个大家伙可不大方便,况且卢鹤鸣赢下这盏灯自有用处。
他将春生和同光二人唤上前来:“你们二人回去一趟,将这盏灯送到晚香堂,就说是我送与老师和师母赏玩的。”
今日临安城里这般热闹,梅府却一如既往的冷清,卢鹤鸣送这盏花灯,也是希望梅珣夫妇能感受一下节日氛围,稍稍开怀。
卢鹤鸣又从荷包里摸出十两银子,抛给摊主,“看上了你这盏灯,耽误你今夜做生意了,便算我买下来的罢。”
此时酉时刚至,想必摊主的生意也未开张多久,这压轴的花灯就被他赢得了,今夜这生意怕是做不成了,本就是小本生意,糊口不易,卢鹤鸣也不欲与他为难。
不料,这摊主却捧着银子呈于卢鹤鸣身前,推却道:“小郎君,这使不得,这龙凤灯是您凭本事赢得的,小的怎好收您的银钱。”
卢鹤鸣不太习惯这种推辞拉扯的场面,他给出去的银子也没有再收回来的道理,只一把扯过一旁看戏的梅寿考,“走了,你不是说要去中街看鳌山吗?”
二人一溜烟钻入人群中,很快便寻不见踪迹了。
身后只传来那摊主的高呼声:“多谢小郎君……”
等二人行至中街,这往日里空旷宽阔的街道上仿佛平地起了一座高楼,成百上千盏花灯缚扎成山,中间还穿插绘制了各种神仙图像,灯烛之火缥缈跳跃,美轮美奂,当真是有《山海经》中所记“巨鳌背负仙山”之景。
这一刻卢鹤鸣才知晓他从前见过的所谓‘鳌山’,与这临安城的鳌山简首有云泥之别,这等如梦似幻之景,怕是他此生难忘。
上元节连着三日是不设宵禁的,但此时初春,夜深寒凉,梅寿考这副身子可受不得寒。
因此二人赏过鳌山之后,又在街边随意寻了一处茶水铺子,吃了碗元宵便打道回府了。
……
读书不觉己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2]。
又是一年春日,这己是卢鹤鸣在梅家度过的第三个春日了,今年便又是三年一度的乡试之年。
梅珣抬眼细细打量自己这个学生,企图改变他的想法:“鹤鸣,以你如今的文章水准应对乡试是不成问题,只是你才十西,年岁尚小,你可知若是碰到古板不知变通的主考官,未必会取中你?”
卢鹤鸣点了点头,大昭的科举考试并无年龄限制,不过通常年轻的考生是占有一定优势的,毕竟科举是为国家取人才,为帝王取臣子,那些个西五十岁的老书生,又能为国尽忠多长时间?
虽也有过古稀状元,但上位者终究是偏爱少年天才的。
但卢鹤鸣也实在太年轻了些,这年纪于他而言非但不是优势,反而是他的劣势。
要知道过了乡试得了举人功名便可做官了,而他才十西岁之龄,谁又敢对其委以重任?
说不得就算其文章答得漂亮,也会被主考官以年岁小尚需磨砺为由压上一压。
这些他又何尝不明白?只是他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理由。
-------------------------------------
[1]出自乾隆某年,纪晓岚出的元宵灯谜。
[2]唐代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
(http://www.00ksz.com/book/gb0bee-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