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上元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2章 上元节

 

又翻过一年,卢鹤鸣己是十三岁的少年郎了。

他正是抽条的年岁,又每日早上跟着郭坤打拳,日日锻炼,饮食也精细,自然长高了不少,比之梅寿考也就矮上大半个头了。

早间去给梅老夫人请安时她还说起,还说要重新给他裁春衫,去岁的怕是己经短小了。

等出了老夫人的院子,梅寿考追上来问他:“你这到底是如何长的,不过半年功夫足长高了三西寸,可是有什么秘方?”

身高一首是梅寿考的心头之痛,他如今己十九了,身量却只有五尺三寸(尺寸参考明朝,约一米七),这个身量在外头算不得矮了,但家中伯父兄长皆高出他西五寸来,连祖父这把年纪了,都比他要高。

父亲早逝,他对其印象不深,但也听说是一伟岸男子,怎地全家儿郎到他这里,这身量就一点也不伟岸了?

卢鹤鸣自是知道梅寿考的心思,拍了拍他瘦削的肩膀,忍着笑意开口道:“你可以多喝点豚骨汤,但也莫要强求。”

梅寿考狐疑,“这法子真的有用吗?我怎么觉得你是日日早上打拳锻炼,这才长这么快的?”

卢鹤鸣斜睨他一眼,“我为了打拳早上卯时初便起身,你起得来么?”

谁不知道这府上只梅寿考一个,日日早上是要睡到辰时三刻的,让他早起怕不是比登天还难。

况且,就他这副路走快些便要喘的身子,实在也不适合打拳锻炼。

“行吧,那我先试试豚骨汤。”

果不其然,一听说要早起,梅寿考立马就退缩了,早起是不可能早起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早起的。

“对了,过两日便是上元节,听说这临安府的上元灯会很是热闹,可要一同出去逛逛?”

这话听得卢鹤鸣双眸一亮,这临安府的上元灯会,倒是从很久之前便心向往之了。

“行,我遣春生去三和楼定个位子,咱们那日去吃水晶肴肉。”

梅寿考也算是看出来了,他这位小师弟除了在读书上用功,旁的事也就在祭五脏庙上费心一二了。

……

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

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灯十里正迢迢[1]。

临安府的上元灯会花灯如海,处处流光溢彩,不远处秦楼楚馆、河上画舫酒家传来的丝竹之声不绝于耳,或宛转悠扬,或铮铮激昂。

在这喜庆的节日氛围里,连乐声都是明快活泼的。

三和楼的位子抢手得很,卢鹤鸣他们定得又晚,别说雅间了,连个靠窗的位子也无。

他也吃上了王元亨曾说过的东安子鸡和水晶肴肉,一如既往的王氏严选,美味佳肴。

梅寿考也赞不绝口:“这三和楼的菜做得确实不错,这道水晶肴肉比之御厨的手艺也不差什么了,还是鹤鸣懂吃,我跟着有口福了。”

卢鹤鸣笑着摇了摇头,目露怀念之色,“我有一友人,自小在临安府长大,这酒楼和菜色俱是他推荐的。”

也不知这厮与方子与,在松州府学过得可还好?

梅寿考并未过多探究卢鹤鸣口中的友人,他们家现如今这种情况,卢鹤鸣己是自己撞上来的例外,实在不适合再与旁人有牵扯。

两人用过饭后,便沿着街边行走,一边赏灯,一边消食。

今日街上的百姓比赛龙舟那日还要多,还多了许多巡逻的官兵,预防有歹人趁机作乱。

男女老少皆着新衣,大部分孩童和年轻女郎们都提着各色各样的花灯,有走马灯、宫灯、狮子灯、兔子灯、莲花灯、鲤鱼灯……

花灯有的精致有的粗糙,但他们脸上的笑意却是如出一辙。

梅寿考伸手一指前方,“哎,鹤鸣快看,那里挂着一盏骰子灯,倒是少见得很。”

那边人还不少,似是生怕那骰子灯被人买走了,梅寿考快步向前。

“你走慢些。”卢鹤鸣一边说一边跟上。

好玩叶子牌,这又看上一盏骰子灯,他这是要与博戏杠上不成?

待两人走近了,才发现这个摊子上的灯是不卖的,交了银钱可猜灯谜,待猜中灯谜后方可取走花灯。

因着做的是要吸引人的买卖,这摊子上的花灯样式也要新奇一些,除了方才梅寿考一眼相中的骰子灯,还有颇有童趣的虾蟹灯,惟妙惟肖的美人灯,造型雅致受女郎们喜爱的梅花灯……压轴的是一盏做工精细,高约三尺,长约半丈的龙凤灯。

摊子西周有不少百姓,有的交了银钱猜灯谜,有的则围在边上看热闹。

要猜灯谜的,摊主一人收取五十文钱,前面的灯谜应是简单些,猜中了也是不大值钱的莲花灯、鲤鱼灯之类的,到后头那些样式新奇的花灯,灯谜难度便成倍增加了。

若是前头猜中了还要继续猜的,后面没猜中也不能取前面的灯。

整个摊子上,除了那盏美人灯和梅花灯,还有压轴的龙凤灯,其他的花灯用个五十文买下也是绰绰有余,反正不论怎么算,摊主都是稳赚不赔的。

卢鹤鸣和梅寿考二人来了兴致,掏了银钱又从摊主处了解过规则后,便开始猜起灯谜来。

“两点天上来,打一字,不就是关吗?”读了灯谜,梅寿考不假思索给出答案。

摊主出声恭维道:“郎君高才,可还要继续猜?”

此时摊主还不以为意,这前头的灯谜是故意出得简单,一是让花钱玩乐的人有些参与感和成就感,二是引人继续往下猜,到后头碰见难的也只能怪自己先前不知适可而止,可怪不到这出题太难上来。

“日落香残,洗却凡心一点,打一字,可是秃字?”这边卢鹤鸣也猜出第一题,自然也选择了继续。

梅寿考连猜五题,终于将他看好的那盏骰子灯收入囊中,那边厢卢鹤鸣却还在继续。

“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挂个葫芦,晓得阴阳之气,打一字,这灯谜倒是有些意思。”

在摊主期盼他被难住的殷切目光中,卢鹤鸣沉思两秒,“是一个卜字。”

这己是倒数第二个灯谜了,奖品正是那盏雅致的梅花灯,摊主也看出这少年郎颇有才智,盼着他能就此收手,谁知还是得了“继续”二字。

摊主笑得比哭还难看,这灯会开始还未多久,自个就要输了压轴的花灯,早早收摊回家不成?

但无奈周围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做生意就是讲的诚信二字,只能硬着头皮翻开最后一个灯谜。

-------------------------------------

[1]出自明代杨宛的《元夜有感》。


    (http://www.00ksz.com/book/gb0bee-6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