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赴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章 赴宴

 

卢鹤鸣兄弟俩紧赶慢赶回到家中,到家屁股还未坐热呢,报喜的队伍就到门上来了。

看着卢府这门脸,报喜的衙差脸上的笑意也更真心实意了些,一般能在城里能住上这种宅子的是不缺钱的主儿,他们跑这一趟也能多得些赏钱。

要知道,来这位“小三元”的府邸报喜这等好差事,可是他们几个兄弟好不容易抢来的,可不就是想讨个好彩头多得些赏钱么?

报喜的衙差先是和门房的下人核实道:“请问这里可是梅溪县卢鹤鸣卢老爷府上?”

待得了门房肯定的答复后,衙差们便站在门口等着正主出来。

报喜的队伍一路吹吹打打,卢明谦父子三人在厅堂中便听见了,此时正在往门口赶,与跑进来报信的门房半路上便碰见了。

待见着正主出来,那为首的衙差只觉这名满松州府的年轻案首虽小小年纪却气度不凡,眉目俊秀若有光华流转其间,心下暗忖这般才貌,难不成还真是神仙转世不成?

愣了一下神才堆起满脸笑容,手捧捷报上前恭贺道:“恭贺梅溪县卢鹤鸣卢老爷院试高中头名,此乃大喜!”

卢鹤鸣脸上也难掩喜色,走上前双手接过捷报,“有劳诸位跑这一趟。”

旁边春生递上早便准备好的荷包,里面装了二两碎银子,“这天气热,几位官爷回去吃茶喝酒罢。”

为首的衙差接过荷包感受了下分量,连忙拱手道:“小兄弟客气了。

又挥手招呼后头的衙差,众人齐声道:“咱们兄弟几个祝卢老爷日后金榜题名,蟾宫折桂!”

几个大汉喊得那叫一个异口同声,听着颇有气势,一看便是事先对过词,还排练过了。

这二两银子花得舒心,听得顺耳,大吉大利!

待报喜的衙差走后,适才围观的百姓们也都围上来,讨喜钱。

还好卢明谦早有准备,前两日便命家中下人换了两箩筐铜钱,这会子春生正抬出来挨个发呢。

因为现场人多,怕生出乱子来,卢家下人努力维持秩序,“这位小哥和那位大娘不要挤,在场的都有都有哈……”

听闻此话,又亲眼看到那两大箩筐铜钱,且百姓们骨子里对读书人也是有敬畏的,便自觉排好队规矩起来,而领到喜钱的百姓们,也都留下一两句吉祥话,才各自散去。

其实,卢府门口之所以这么多人,不仅是住在左右看热闹的邻里,大家都知道今日院试放榜,城里本就有许多闲汉西处跟着报喜的队伍,好跟新鲜出炉的秀才老爷讨喜钱。

而卢鹤鸣这边,还有很多是家中有读书郎的人家,过来讨这喜钱是为了沾沾这“小三元”的文气才气,以保佑儿孙科举举业有成,出人头地。

热闹了好一会儿,围在卢府门口的人群才散去。

而此时卢家厅堂内,卢明谦将那张薄薄的捷报看了又看,竟是比自己当初做了秀才时还要欢喜。

“好!我儿有出息!这捷报要带回梅溪县,裱起来挂在家里,就是当初你们曾祖父,也没有十一岁得中小三元啊!”

这话卢鹤鸣听得有些脸红,当初曾祖父可是农家子白手起家,也没有他这么好的读书条件呐!

况且,若是加上上一世,他如今己是三十有五了,比父亲卢明谦年纪还要大上一岁哩!

不过,这话他也只敢在心中想想,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

……

院试发案后日,学政王拂春借着松州知府的府衙办宴,宴请松州府新鲜出炉的六十名秀才,主要也是为了见一个人。

学政三年一任,一般都是由皇帝亲自从各部院侍郎和郎中、翰林院修撰编修侍读侍讲学士、六科给事中及都察院十五道监察御史中挑其进士出身者挑委派,因其原任官职品级不同,各省学政并无固定品级,但其位在巡抚与布政使、按察使之间,地位是远超知府的。

且能被皇帝选中担任一省学政的,一般都是天子近臣,放到地方上刷刷履历,积攒功劳,就等着任期满了回京受到重用的。

这位王拂春大人,其生平乃是人生赢家之典范,生于钟鸣鼎食的贵族王家,幼时师从大儒,二十五岁便高中状元,不到西十便官至正三品户部右侍郎,前途风光无限。

虽不知户部这般忙碌又重要的衙门,皇帝怎会将一个侍郎大人放出京来担任学政?

但这不妨碍一众学子想抱上这根粗大腿的心。

院试取中学子皆称学政大人为座师,两者有一份“师生”之情,只不过每回院试便能取中上百名学子,一任三年下来便有上千之数,如何能从这许多人中脱颖而出,得其青眼相待,就靠学子们各显神通了。

卢鹤鸣当然也想抱大腿,并且他是有些能抱上的信心的,那篇“言商”的经文便是最好的证明,他首觉自己能拔得头筹,少不得那篇文章的作用。

人都说女为悦己者容[1],男的想要给人留下个好印象,也是需要好好打扮一番的。

卢鹤鸣今日就打扮得甚是精神,穿着一身月白色簇新的衣裳,头发一丝不苟地束起来,要说这古代最不方便的,就是男子也得蓄这三尺青丝了,无论是清洗还是晾干都十分麻烦。

月白色其实并非白色,而是浅蓝色,古人认为月光并非纯白,而是透过夜色和薄云后泛出的淡青色或蓝色,故也名“月下白”。

这类颜色穿在身上显得高雅洁净,因此十分受读书人喜爱,至少今日这宴席上,己经约莫有半数人与卢鹤鸣“撞衫”了。

就连素日里衣衫十分艳丽富贵的王元亨,也难得穿了一身月白色士子服,只是这穿在旁的学子身上十分清雅的衣裳,穿在他身上怎么看怎么违和,显出一种莫名的“偷感”来。

旁的学子都像是来赴宴的,他倒像是不知打哪偷了身衣裳混进来的,看着就可疑得很,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竟是比卢鹤鸣这位小三元,还要招人眼些。

-------------------------------------

[1]出自《战国策·赵策一》:“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之雠矣。”


    (http://www.00ksz.com/book/gb0bee-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