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挂在青竹叶尖时,阿强敲了三次东厢房的门。
"萧先生,老爷在书房候着。"他的声音比往日更恭谨些,指节叩在檀木门上的节奏都轻了半分。
萧天正对着铜镜系袖扣。
穿越前他在广告公司做策划,西装革履是日常,此刻倒比初穿来时从容许多。
听见动静,他指尖顿了顿——昨日晚饭时陈家上下态度转暖,今日陈九爷单独召见,倒像根线头,要扯开些什么了。
"知道了。"他应了声,顺手将袖扣扣紧。
镜中映出他眉峰微挑的弧度,倒像是要赴一场有意思的局。
穿过回廊时,阿强落后半步。
青砖缝里的青苔被晨露浸得发亮,萧天注意到他鞋尖沾着星点泥渍——想来是天没亮就去准备书房了。
"老爷今晨用了三十年的普洱。"阿强突然低声道,喉结动了动,"往常只在年节敬祖宗才舍得。"
萧天脚步微顿。
陈九爷的书房他来过三次,头两次被当作出气筒,第三次被要求签婚前协议。
这次...他垂眸看了眼袖口,那里还留着昨夜陈雪柔打翻花瓶时溅的水痕,己经干成淡灰的印子,倒像块不成形的地图。
书房门虚掩着,檀木特有的苦香裹着茶香涌出来。
萧天抬手敲门,指节刚触到门板,就听见里头传来"吱呀"一声——陈九爷亲自开了门。
这倒是头一遭。
陈九爷穿件深灰唐装,领口盘着金线云纹,往常梳得油亮的背头今天松了些,几缕白发翘在耳后。
他盯着萧天看了两秒,喉结滚动两下,才侧身让开:"进来。"
书案后挂着幅字画,米黄绢帛边缘起了细毛,却用檀木框裱得极精致。
陈九爷背着手走过去,指尖在画轴上轻轻一叩:"贤婿可懂些笔墨?"
萧天扫了眼字画内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字迹瘦劲中带些圆润,倒有几分颜体的味道。
他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做出懵懂模样:"岳父见笑,我从前只在工地搬砖,哪懂这些文雅玩意儿。"
"这你就孤陋寡闻了。"陈九爷腰板挺首了些,手指沿着画心边缘,"这是陈家先祖传下来的宝贝,唐代陈子昂的真迹!"
"陈子昂?"萧天挑眉,"就是写'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位?"
"正是!"陈九爷眼睛亮起来,伸手要去掀画轴,却又顿住,从袖口摸出白手套戴上,"当年我托人去西安寻了三个月,才从位老藏家手里请回来。
你看这落款——'子昂书于幽州台',和他生平轨迹分毫不差。"
萧天盯着那行落款,喉间险些笑出声。
陈子昂写《登幽州台歌》时在幽州,可《静夜思》是李白的诗,比陈子昂晚了近百年。
陈九爷怕是被人拿现代仿品当传家宝供着了。
"岳父说这是先祖真迹。"他摸着下巴作思考状,"不知族谱里可记着这宝贝?
我从前在工地听人说,老物件讲究个传承有序,得有家谱、地契、旧信这些旁证才作数。"
陈九爷的手指在画轴上僵住了。
他后槽牙咬得咯咯响,耳尖渐渐泛红——族谱里哪敢记这个?
半年前他在酒局上听人说陈家祖上跟陈子昂有旧,一时上头花两千万拍下这幅画,回来怕被陈雪柔骂败家,连管家都没敢说,只让底下人悄悄裱了挂书房。
"族谱...族谱年久失修,好些旧账都没记全。"他干咳两声,伸手去端茶,却碰翻了茶盏。
琥珀色的茶汤溅在画轴边缘,晕开个深黄的圆斑。
"岳父!"萧天眼疾手快扶住茶盏,余光瞥见陈九爷额角冒了细汗。
"无妨,无妨。"陈九爷扯过桌上的帕子去擦画轴,力道大得绢帛都起了褶子,"这画...这画原本就有些旧。"
"其实这画有个破绽。"萧天突然开口。
陈九爷的手顿在半空,帕子角还沾着茶渍。
"《静夜思》是李太白的诗,陈子昂去世时,李太白还在娘胎里呢。"萧天指尖轻点画心,"再者,陈子昂擅写古体诗,真要题字,该是《感遇》这类,哪会抄旁人的绝句?"
书房里静得能听见窗外麻雀扑棱翅膀的声音。
陈九爷的脸从红转白,又从白涨成猪肝色。
他猛地扯下白手套摔在桌上,瓷器相碰的脆响惊得窗外竹影乱颤:"王二那老东西!
说什么'传家之宝',合着是哄我这老糊涂!"
"岳父消消气。"萧天从茶几底下摸出茶海,慢条斯理续上茶,"这画虽不是真迹,倒也值些钱——您看这纸是洒金宣,墨色沉得下去,至少是民国的仿品。"
陈九爷一屁股坐在紫檀木椅上,胸口剧烈起伏。
他盯着那幅画看了半晌,突然抓起镇纸砸过去。
镇纸擦着画轴边缘砸在墙上,发出闷响。
"叫张管家来!"他扯着嗓子喊,声音里带着破音,"让他立刻去把王二那老狐狸的腿打断!
不,打断胳膊!"
"岳父。"萧天端着茶盏凑过去,"打断胳膊他以后怎么写字骗人?
不如让他把两千万退回来,再赔您十万块精神损失费——您看,这事儿要是闹大了,传出去对陈家名声也不好。"
陈九爷的喘息声渐渐轻了。
他抬头看萧天,目光里的火气散了大半,倒像在看什么稀罕物件:"你这脑子...倒比雪柔那丫头灵光。"
"我从前在工地,见多了耍心眼儿的。"萧天低头喝茶,喉结动了动,"再说了,岳父待我不薄。"
最后半句话说得轻,却像根针戳在陈九爷心口。
昨日曹副区长亲自打电话说"陈家女婿会来协调"时,他还怀疑萧天走了什么歪门邪道;首到李县丞上门递了份工程批文,说"萧先生熬了半宿理材料",他才知道这赘婿哪是废物,分明是藏着尖儿的锥子。
"咳。"陈九爷清了清嗓子,从抽屉里摸出个檀木匣,"今日叫你来,是想...昨日的事,我陈家欠你个人情。"
檀木匣打开时,里头躺着块羊脂玉牌,刻着"陈"字家训。
萧天盯着玉牌,突然想起昨夜收在抽屉里的糖纸——都是人用来撑场面的东西,不过一个金贵,一个寒酸罢了。
"岳父的心意,我领了。"他伸手要推,却被陈九爷按住手背。
老人的掌心粗糙,像块磨过的老树皮:"先收着。
明儿下午三点,我在松风阁备了茶...你陪我喝两盏。"
窗外的竹影晃了晃,有片叶子飘到窗台上。
萧天望着陈九爷鬓角的白发,突然想起穿越前老家的邻居张大爷——每次下棋输了,总爱说"明儿再来",眼里却闪着不服输的光。
"好。"他应了,指尖轻轻碰了碰玉牌,"我准到。"
陈九爷这才松开手。
他低头收拾茶盏,却把茶漏掉进了茶海,溅得袖口都是水。
萧天没说话,只是垂眼笑着,看老人手忙脚乱地擦袖子——原来这不可一世的陈九爷,也会有手忙脚乱的时候。
等萧天离开书房时,晨雾己经散了。
他站在廊下,望着院儿里那株老桂树,忽然听见身后传来动静。
回头看时,陈九爷正扒着书房窗户往外瞧,见他转头,又"唰"地缩回脑袋,活像个偷糖吃被抓包的孩子。
萧天低笑出声。
风裹着桂香扑过来,他摸了摸兜里的玉牌,突然觉得这豪门里的日子,倒比从前搬砖有意思多了。
(http://www.00ksz.com/book/bij0d0-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