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湖畔新钓话江湖
无锡城的重建渐渐步入正轨,通风仓立在了粮仓外,竹篾架子上码着金灿灿的谷物;井边的过滤器换了新的麻布,清甜的井水滋养着复苏的城郭。林砚难得偷得半日闲,带着王语嫣往太湖边去。
“你说的新钓鱼法子,到底是什么?”王语嫣坐在乌篷船里,看着林砚摆弄着一团细麻线。线的末端没系鱼钩,反倒绑着枚小小的铜片,铜片上还缠着几根彩色羽毛。
“这叫‘拟饵’。”林砚笑着将麻线缠在一根削尖的竹杆上,“普通鱼钩得用蚯蚓当饵,这玩意儿不用——你看这铜片,在水里会反光,羽毛会晃,鱼以为是小虫子,就会来咬。”
他将拟饵抛进湖里,慢慢往回拉。铜片在阳光下一闪一闪,果然没多久,水面“哗啦”一声,一条半尺长的鲫鱼跃出水面,被铜片上的倒刺勾住了。
“真的钓到了!”王语嫣惊喜地拍手。
林砚将鱼取下扔进鱼篓,正要再抛竿,却见远处岸边停着艘画舫,船头立着个熟悉的身影——竟是段誉。他正对着湖面唉声叹气,手里的鱼竿歪在一边。
“段公子怎么一个人在这儿?”王语嫣扬声喊道。
段誉回头见是他们,苦着脸招手:“林兄,王姑娘,快来救救我!我钓了一上午,一条鱼都没钓到,再这样下去,语嫣妹妹该说我没用了……”
林砚划船靠过去,见他的鱼钩上挂着块硕大的肥肉,忍不住笑了:“你用这个钓淡水鱼,它们可不认。”他把拟饵递过去,“试试这个。”
段誉半信半疑地接过,学着林砚的样子抛线。没过片刻,鱼竿猛地一沉,他惊呼着往后拽,竟钓上一条两斤多重的鲤鱼。
“哇!这法子也太神了!”段誉乐得合不拢嘴,“林兄,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怎么什么稀奇古怪的法子都想得出来?”
林砚正想打趣,画舫里忽然传来个清脆的声音:“段郎,钓到鱼了吗?”
王语嫣掀帘走进画舫,林砚也跟着进去,只见木桌上摆着棋盘,阿朱正托着腮看棋,对面坐着的竟是乔峰。
“乔帮主也在。”林砚拱手笑道。
乔峰放下棋子,指着桌上的陶罐:“刚煮了新茶,来尝尝。”他看向林砚手里的鱼篓,“收获不错?”
“托林兄的福,钓到条大的!”段誉兴冲冲地把鲤鱼拎进来,“今晚咱们煮鱼吃!”
阿朱笑着起身:“我去收拾,你们继续下棋。”
林砚坐下看棋,见乔峰执黑,己占了大半棋盘,段誉的白棋被围得只剩一小块活地。他忽然指着棋盘角落:“段公子,这里可以做个劫。”
段誉一愣:“劫?可我这颗子不是己经死了吗?”
“没死透。”林砚拿起一颗白子,“你看,你在这里落子,乔帮主若提子,你就往那边打吃,形成循环——这叫‘打劫’,能翻盘。”
他说着,用现代围棋的术语讲解起来,什么“劫材”“找劫”“粘劫”,听得段誉眼睛发亮,连乔峰也忍不住凝神细听。
“原来棋还能这么下!”段誉按林砚说的落子,果然盘活了那块棋,乐得首拍大腿。
正热闹着,阿朱端着茶进来,神色却有些凝重:“帮主,刚才听到岸上的人说,江湖上在传……传您是契丹人的事。”
乔峰捏着棋子的手顿了顿,脸色沉了下来。
“传就传呗!”段誉大声道,“乔帮主为无锡城立下大功,就算是契丹人又怎样?比那些缩头缩脑的宋人强多了!”
林砚点头:“江湖人向来只认恩怨,不认出身。不过话说回来,总有人想借这事做文章,我们得早做准备。”他忽然想起什么,“乔帮主,你知道‘身份牌’吗?”
“身份牌?”
“就是用木牌刻上姓名、籍贯、来历,发给丐帮弟子随身携带。”林砚解释道,“以后遇上不明身份的人,先看牌;若是有人冒充丐帮弟子惹事,一看便知。牌上还能刻个编号,方便统计人数,管理起来也方便。”
乔峰眼睛一亮:“这法子好!丐帮弟子遍布天下,确实该有个凭证。”
“还可以分等级。”林砚补充道,“比如长老用玉牌,舵主用铜牌,普通弟子用木牌,一眼就能分清身份,行事也更有序。”
段誉听得连连点头:“林兄这脑子真是厉害!不光会钓鱼、下棋,连管帮派都有法子!”
王语嫣看着林砚,嘴角噙着笑意。她发现林砚说这些的时候,眼神特别亮,像是在说很熟悉的事情。他从不提自己的过去,可这些奇思妙想,分明藏着一段她不知道的经历。
夕阳西下时,画舫靠岸。阿朱炖的鲤鱼香气扑鼻,几人围坐在一起,暂时将江湖纷争抛在脑后。林砚喝着酒,听乔峰讲丐帮的往事,看段誉眉飞色舞地说大理的风光,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也挺好。
只是他知道,平静不会太久。关于乔峰身世的流言,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己经荡开了涟漪。而他这个来自异世的“局外人”,怕是也终将被卷入更深的漩涡里。
晚风吹过湖面,带着水汽的清凉。林砚望着远处无锡城的灯火,默默握紧了腰间的短剑。不管前路有什么,他总得护着身边这些人,护着这座他用现代知识一点点点亮的城。
(http://www.00ksz.com/book/begadf-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