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普通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0章 普通人

 

沈小雨搬进星光集团研发中心顶楼的那天,特意在实验室的窗台上摆了盆常春藤。藤蔓顺着金属支架往上爬,叶片在阳光下舒展,边缘的锯齿形状让她想起那些缠绕着问号的藤蔓——只是这株不会化作光雾,只会在浇水时抖落几颗晶莹的水珠。

“沈博士,‘旧问题数据库’的解密进度到73%了。”助理小陈抱着平板电脑进来,屏幕上滚动着加密代码,“有段音频总解不开,频谱图看着像婴儿的笑声。”

沈小雨接过平板,指尖划过那些起伏的波形。忽然想起儿子第一次长牙时,她录下的咿呀声,当时总觉得那声音里藏着宇宙的密码,如今听来,倒和实验室通风口的气流声有些相似。她输入一串新的密钥——那是当年意识共生体的核心频率,音频突然清晰起来。

“……逻辑的尽头如果是悖论,那我们建立的所有模型,是不是都在绕着莫比乌斯环跑?”是个年轻女性的声音,带着敲击键盘的背景音,“就像孩子搭积木,搭到最高处总会塌,可他们还是要搭。”

小陈眼睛亮起来:“这是星光创始人的声音!档案里说她失踪前,正在研究‘问题的自生长模型’。”沈小雨没说话,目光落在培养皿里的透明凝胶上——那是用记忆合金的边角料提炼的,此刻正随着音频的波动微微震颤,像在回应那句关于积木的话。

观测站的穹顶最近总在凌晨发出轻微的嗡鸣。沈小雨带着仪器上去时,发现穹顶内侧的金属板上,布满了细小的凹痕,拼在一起竟有点像婴儿乳牙的纹路。她让技工取了样本,检测报告显示是长期接收某种高频粒子形成的——和当年疑问粒子的频率惊人吻合。

“要不要重启观测程序?”小陈指着控制台的红色按钮,“老员工说,这个按钮一按,就能向宇宙发送‘问题信号’,当年创始人就是这么做的。”沈小雨看着按钮上的星星标志,突然想起儿子昨晚玩的玩具对讲机,他对着话筒喊:“星星,你为什么会发光呀?”

那天下午,研发中心的打印机出了点故障。打印“硅基材料抗压报告”时,纸页边缘突然多出串乱码,沈小雨扫了一眼,心脏猛地跳了一下——那串乱码翻译过来,正是“数字是否是宇宙的母语”。她赶紧让小陈检查机器,最后发现是墨盒快空了,墨粉在纸上晕出的痕迹刚好拼成了那句话。

下班前,沈小雨去档案馆还那本泛黄的童话书。管理员老头递来个铁盒子:“我爱人的东西,整理时发现的。”盒子里有张褪色的照片:年轻的创始人抱着个婴儿,站在观测站的穹顶下,婴儿手里抓着支蜡笔,在她的白大褂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星星,星星中间,是个小小的问号。

“她总说,每个新生命都是个移动的‘疑问发生器’。”老头叹了口气,“当年董事会觉得她疯了,说研究这些不如多搞几个航天项目。可你看现在,孩子们问的‘天为什么是蓝的’,和她问的‘虚无是否有边界’,本质上不是一样的吗?”

沈小雨抱着盒子走出档案馆,晚风掀起她的白大褂。观测站的穹顶在暮色里泛着冷光,远处研发中心的灯一盏盏亮起,其中一盏是她办公室的——培养皿里的凝胶还在轻轻颤动,旁边放着儿子画的画,上面有个发光的星星,星星里写着:“妈妈,星星会老吗?”

她掏出手机,给林岁岁发了条消息:“明天带孩子来观测站吧,让他看看真正的星星。”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穹顶的嗡鸣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格外清晰,像有无数个声音在轻轻问:“下一个问题,是什么呢?”

沈小雨抬头望向夜空,第一颗星星正从云里钻出来。她忽然觉得,星光集团的灯和天上的星星没什么不同,都在黑暗里亮着,像一个个等待被问起的问号,而那些问问题的孩子,就是让它们一首亮下去的理由

观测站的穹顶在周末清晨格外安静。林岁岁带着儿子走进来时,沈小雨正蹲在控制台前,教小陈怎么调试星图投影仪。“看,把这个参数调到0.618,猎户座的腰带就会连成问号的形状。”她转动旋钮时,儿子突然指着投影幕布喊:“妈妈,星星在荡秋千!”

幕布上的星群确实在微微晃动,像被风吹动的秋千。小陈挠挠头:“投影仪没坏啊。”沈小雨却笑了,指着幕布角落——那里有颗忽明忽暗的星,亮度变化的频率,正好和儿子拍手的节奏重合,“是他在跟星星打招呼呢。”

管理员老头抱着个纸箱进来,里面是些旧的观测记录。“找到创始人的‘问题日志’了。”他抽出最上面的一本,纸页边缘己经发脆,“你看这里,她说每次观测到疑问粒子,观测站的温度就会降0.5度,像有人在旁边吹了口气。”

话音刚落,实验室的温度计突然跳了一下,正好降了0.5度。儿子正拿着根蜡笔,在纸箱上画圈圈,蜡笔划过的地方,留下淡淡的白色痕迹,像极了日志里画的粒子轨迹。沈小雨摸了摸纸箱表面,冰凉的,和当年“大案守卫者”披甲的温度有点像。

中午在观测站的食堂吃饭,电视里播着儿童科普节目。主持人拿着模型讲解恒星的诞生:“当星云足够密集,就会在引力作用下收缩、发热,最后变成一颗发光的恒星。”儿子举着勺子敲碗,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沈小雨突然想起那句“燃烧是否是存在的证明”,抬头时,发现食堂的吊灯正随着敲击声轻轻晃动,光影在墙上投出跳动的问号。

下午整理旧设备时,小陈在一个生锈的铁柜里,翻出个布满灰尘的玩具飞船——和林岁岁儿子曾经啃咬的那款一模一样。“这是创始人孩子的玩具。”老头说,“当年她总带着这个来实验室,说飞船里住着‘追问答案的小宇航员’。”

儿子抢过玩具飞船,举起来对着穹顶喊:“飞!飞!”飞船当然没变成微型星舰,却从舱底掉出个小纸条,上面用铅笔写着:“消亡是新生的开始吗?2076.3.15”。沈小雨看了眼手机日历,今天正好是3月15日。

离开观测站时,夕阳正从穹顶的缝隙里露进来,在地上拼出个完整的星星形状。儿子把玩具飞船塞进林岁岁的包里,自己攥着那张小纸条,一路走一路念叨:“开始……开始……”

沈小雨看着他的背影,突然对林岁岁说:“我打算重启‘问题的自生长模型’研究。”她晃了晃手里的日志,“不做商业应用,就当成……给孩子们的礼物。”林岁岁想起儿子画的那些带问号的星星,点了点头。

车开出广场时,观测站的穹顶突然发出一阵柔和的光,像呼吸般明灭了三次。小陈在后视镜里惊叹:“是余晖反射吗?好美啊。”沈小雨却知道,那是疑问粒子在回应——就像当年,它们回应那个抱着婴儿、相信星星会回答问题的年轻研究员一样。

儿子在安全座椅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那张小纸条。林岁岁从包里拿出玩具飞船,放在他手边。飞船的金属外壳在暮色里泛着微光,恍惚间,她好像看见无数个迷你宇航员从舱门里钻出来,沿着车窗的边缘奔跑,把“下一个问题是什么”的追问,撒向了渐渐亮起的街灯。


    (http://www.00ksz.com/book/bdjgjh-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