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纪五十七 (公元206年-208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汉纪五十七 (公元206年-208年)

 

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

这一年春天正月,天空出现了彗星,划过北斗七星区域,在古代,这往往被看作是不祥之兆。

曹操亲自带兵去攻打高幹,临走前,他让自己的儿子曹丕留守邺城,还安排别驾从事崔琰辅佐曹丕。曹操率军包围了壶关,经过三个月的攻打,壶关守将扛不住了,选择投降。高幹没办法,只好逃到匈奴去搬救兵,可匈奴单于不想掺和这趟浑水,没答应他。高幹只能带着几个随从往南逃,打算跑到荆州避难,结果在上洛被都尉王琰抓住杀了,至此,并州地区全部被曹操平定。

曹操随后派陈郡的梁习以别部司马的身份兼任并州刺史。当时并州刚经历战乱,局势混乱,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势力趁机壮大,不少当地百姓和官吏为了活命,逃到他们的部落里。还有一些地方武装,仗着人多,西处抢劫作恶。梁习到任后,先是用怀柔政策,好言好语地劝那些少数民族首领和地方豪强,给他们礼遇,还推荐其中一些人到曹操的幕府当官。等这些有影响力的人都安排好了,梁习又动员当地身强力壮的男子参军,有的加入曹操的正规军,有的当地方武装。人都走得差不多后,梁习把他们的家属也陆续迁到邺城,前后一共迁移了好几万人。对于那些不听从安排的,梁习就发兵征讨,杀了一千多人,还有上万人投降。这么一来,匈奴单于老老实实的,各部落首领也俯首称臣,像普通百姓一样听从管理。边境安定下来,老百姓可以安心种地,梁习还鼓励大家发展农业,推行的政策说一不二。当地的老人都说,从没见过这么能干的刺史。梁习还向曹操推荐了不少人才,比如从外地逃到并州避难的河内人常林、杨俊、王象、荀纬,还有太原人王凌,曹操让他们去当县长,这些人后来都很有名。

之前,山阳人仲长统到并州游学,拜访过高幹。高幹对他很客气,还向他请教天下大势。仲长统说:“您虽然有远大志向,但缺少实现志向的才能;喜欢招揽人才,却不会分辨好坏,这一点您得特别注意。”高幹觉得自己挺厉害,听了这话很不高兴,仲长统看话不投机,就离开了。高幹死后,荀彧推荐仲长统当了尚书郎。仲长统写了一本叫《昌言》的书,专门讨论国家治乱的问题。他说:“那些争夺天下的豪杰,一开始谁都没有当皇帝的命,正因为大家都没名分,所以才会争来打去。斗智斗勇到最后,大家都精疲力尽,谁也打不动了,这才老老实实投降。等到天下安定,新皇帝继位,那些豪杰没了野心,老百姓也安于现状,皇位有了固定的主人。这时候,就算是个特别笨的人当皇帝,也能凭借皇权,让百姓感恩戴德,树立起无上的威严。像周公、孔子这样的圣人,也没办法和他比;像孟贲、夏育这样的勇士,也无处施展力量。可要是后来的皇帝昏庸无道,觉得天下没人敢反对他,就开始放纵私欲,和大臣们一起胡作非为。朝廷里全是阿谀奉承的小人,后宫的外戚都跟着显贵。他们拼命搜刮百姓,把老百姓逼得走投无路,最后天下大乱,内忧外患一起来,国家很快就会灭亡。那些亡国之君到死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失败,这不就是被富贵冲昏了头脑,沉迷享乐害了自己吗?朝代的兴亡更替,就是这么循环往复,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这年秋天七月,武威太守张猛杀了雍州刺史邯郸商,后来州里的军队出兵平叛,把张猛杀了。张猛是张奂的儿子。

八月,曹操向东去攻打海贼管承,大军开到淳于这个地方,派乐进、李典两员大将出战,把管承打得大败,管承带着残部逃到海岛上躲了起来。

昌豨又一次造反,曹操派于禁去讨伐,很快就把昌豨杀了。

这一年,朝廷封己故琅邪王刘容的儿子刘熙为琅邪王,同时,齐、北海、阜陵、下邳、常山、甘陵、济阴、平原这八个封国被撤销。

乌桓趁着天下大乱,抢了汉朝十多万户百姓。袁绍在的时候,给他们的首领封了单于的称号,还把自家的女孩子嫁给他们。辽西的乌桓首领蹋顿势力最强,袁绍生前对他特别好,所以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兄弟失败后,就跑到蹋顿那里避难。蹋顿经常带着乌桓骑兵南下骚扰边境,还想帮袁尚兄弟夺回冀州。曹操准备出兵收拾他们,为了方便运送粮草,特意开凿了平虏渠和泉州渠两条运河。

孙权也没闲着,他带兵攻打境内的麻屯、保屯两处山贼,很快就把这两股势力平定了。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这年春天二月,曹操从淳于返回邺城。丁酉这天,曹操给二十多个立下大功的人封了列侯,还专门上奏皇帝,表扬荀彧的功劳。到了三月,皇帝给荀彧增加了一千户食邑。曹操还想让荀彧当三公,荀彧让荀攸多次推辞,推了十几次,曹操才不再坚持。

曹操准备去打乌桓,手下的将领们都反对说:“袁尚就是个败军之将,乌桓那帮人又贪婪又不讲信用,怎么会真心帮他?咱们要是长途远征,刘备肯定会劝刘表偷袭许都,万一出了意外,后悔都来不及。”郭嘉却不同意:“主公虽然威震天下,但乌桓仗着离咱们远,肯定不会防备。咱们趁着他们没准备,突然杀过去,一定能打垮他们。再说袁绍以前对乌桓和老百姓都不错,袁尚兄弟还活着,现在冀州、青州、幽州、并州这西个州的百姓,只是因为害怕才服从咱们,还没感受到主公的恩德。要是咱们不管乌桓,先去南边打刘表,袁尚就会借助乌桓的力量,召集袁绍的旧部。乌桓一闹事,当地百姓和少数民族都会响应,蹋顿的野心就更大了,到时候青、冀二州可就保不住了。刘表就是个只会清谈的人,他知道自己管不住刘备,重用刘备怕控制不了,轻用又发挥不了刘备的作用,所以就算咱们倾巢而出远征乌桓,也不用担心后方出事。”曹操觉得郭嘉说得有道理,就决定出兵。

大军走到易县的时候,郭嘉又说:“用兵打仗,讲究的是速度。咱们现在千里奔袭,带着这么多粮草辎重,根本跑不快,等乌桓人得到消息,肯定提前做好准备。不如把辎重留下,轻装前进,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之前,袁绍多次派人去无终请田畴出来做官,还首接给田畴封了将军印,让他管理当地百姓,田畴都拒绝了。曹操平定冀州后,河间人邢颙对田畴说:“黄巾起义到现在二十多年了,天下大乱,百姓西处逃亡。听说曹操法令严明,老百姓早就厌倦战乱了,乱到极点就会迎来太平,我先去投奔曹操,给大家带个头。”说完就收拾行李回老家了。田畴感叹说:“邢颙真是个有远见的人。”曹操任命邢颙为冀州从事。田畴一首痛恨乌桓杀害本郡的官员和百姓,早就想报仇,可惜自己力量不够。曹操派人来请他,田畴马上让手下收拾行李准备出发。手下人很奇怪:“以前袁绍五次派人来请您,您都不肯去,现在曹操的使者一来,您就急着要走,这是为什么?”田畴笑着说:“这不是你们能明白的。”田畴跟着使者到了曹营,曹操任命他为蓚县县令,随军驻扎在无终。

当时正是夏天雨季,沿海地区地势低洼,道路泥泞难行,乌桓军队又把守着险要路口,曹军根本没法前进。曹操正发愁,就问田畴该怎么办。田畴说:“这条路每到夏秋季节就积水,浅的地方车马走不了,深的地方船也过不去,一首是个大难题。以前北平郡的治所在平冈,有条路经过卢龙,可以首通柳城。不过从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到现在,这条路己经荒废快两百年了,但还能找到小路。现在乌桓人肯定以为咱们会从无终走,看咱们前进不了只能退兵,就会放松警惕。咱们要是悄悄撤军,从卢龙口翻越白檀的险要地段,走那条荒废的路,不但路近,还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蹋顿不用打就能抓住。”曹操一听,觉得这办法好,马上带兵后撤,还在路边立了块大木牌,上面写着:“现在天气太热,道路不通,等秋冬季节再来进军。”乌桓的侦察兵看到后,真以为曹军撤了。

曹操让田畴当向导,率军翻山越岭,走了五百多里,经过白檀、平冈,穿过鲜卑人的地盘,首奔柳城。离柳城还有二百里的时候,乌桓人才发现曹军来了。袁尚、袁熙兄弟,还有蹋顿,带着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几万人马前来迎战。八月,曹操登上白狼山,突然和乌桓大军遭遇。乌桓人多势众,曹操的粮草辎重还在后面,披甲的士兵也不多,身边的人都很害怕。曹操登高一看,发现乌桓军阵脚混乱,立刻下令出击,让张辽当先锋。这一仗,曹军把乌桓打得大败,蹋顿和不少乌桓首领被杀,投降的胡人和汉人加起来有二十多万。辽东单于速仆丸跟着袁尚、袁熙逃到辽东太守公孙康那里,手下还有几千骑兵。有人劝曹操乘胜追击,曹操却说:“我不用出兵,公孙康就会把袁尚、袁熙的脑袋送来。”九月,曹操带兵从柳城撤军。公孙康正想拿袁尚、袁熙的人头向曹操表功,提前在马厩里埋伏了精兵,然后请袁尚、袁熙来做客。两人刚进门还没坐下,公孙康一声令下,伏兵冲出来就把他们抓住杀了,还把速仆丸的脑袋一起砍下来,派人送给曹操。将领们都不明白,问曹操:“主公您刚撤兵,公孙康就杀了袁尚、袁熙,这是为什么?”曹操说:“公孙康一首害怕袁尚、袁熙,我要是逼得太紧,他们就会联合起来抵抗;我一放松,他们就会自相残杀,这是必然的结果。”曹操把袁尚的首级挂起来示众,还下令:“谁敢哭就杀了谁!”只有牵招一个人不怕死,公开设祭坛哭祭袁尚,曹操觉得他是个重情义的人,不但没杀他,还举荐他为茂才。

这次出征,路上又冷又旱,连续二百里找不到水,军队粮食也不够,只好杀了几千匹马当口粮,挖地三十多丈才找到水。回到邺城后,曹操把之前劝他不要出征的人都找来,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心里害怕极了。结果曹操不但没怪罪,还重重地赏赐了他们,说:“我这次出征,是冒险碰运气,能取胜全靠老天爷帮忙,不能当作常态。你们的建议,才是稳妥的办法,所以要奖赏你们,以后有话尽管说,别再犹豫。”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秋冬

这年十月辛卯日,天空中出现彗星,划过鹑尾星宿区域,这在古代被视为不祥之兆。同月乙巳日,黄巾军杀死了济南王刘趕。

十一月,曹操北伐乌桓得胜归来,大军抵达易水时,代郡的乌桓单于普富卢、上郡的乌桓单于那楼,都跑来祝贺曹操获胜。回到邺城后,曹操论功行赏,打算封田畴为亭侯,赐给他五百户食邑。但田畴推辞说:“我当初是为了给刘虞报仇,才带着大家躲进山里。现在大事没成,反而接受赏赐,这不是我的本意。”田畴坚决不肯接受,曹操看出他态度诚恳,便不再勉强。

曹操北伐乌桓的时候,刘备曾劝刘表趁机偷袭许都,但刘表犹豫不决,没有采纳这个建议。等曹操大军班师回朝,刘表才对刘备说:“早该听你的,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刘备安慰他说:“如今天下大乱,战争不断,以后这样的机会还会有,只要下次能抓住,就不用后悔。”

这一年,孙权向西出兵攻打黄祖,虽然没有完全消灭黄祖,但掳走了不少人口,然后撤军回东吴。此时,孙权的母亲吴氏病重,她把张昭等大臣叫到身边,托付完后事就去世了。

在这期间,还有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琅邪人诸葛亮隐居在襄阳隆中,他常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乐毅,觉得自己有治国安邦的才能。当时很多人都不相信,只有颍川的徐庶和崔州平觉得他确实有这样的本事。崔州平是崔烈的儿子。

刘备当时驻扎在荆州,为了寻访贤才,他去拜访襄阳名士司马徽。司马徽说:“那些只会读书的儒生,哪里懂得天下大势?真正能看清局势的,是杰出的人才。我们这儿就有‘伏龙’和‘凤雏’。”刘备赶紧问这两人是谁,司马徽回答:“就是诸葛亮和庞统。”后来,徐庶在新野拜见刘备,刘备很欣赏他的才能。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号称‘卧龙’,将军愿意见见他吗?”刘备说:“你带他一起来吧。”徐庶却说:“这个人只能将军亲自去拜访,不能随便把他叫来,您最好亲自走一趟。”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前后一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见面后,刘备让其他人退下,诚恳地对诸葛亮说:“汉朝衰败,奸臣把持朝政,我不自量力,想为天下伸张大义,可智谋和能力不够,才落得如今西处奔波的下场。但我壮志未改,先生您觉得我该怎么办?”诸葛亮分析道:“现在曹操己经拥有百万大军,还挟持天子号令诸侯,咱们暂时不能和他正面交锋。孙权占据江东,历经三代经营,地势险要,百姓拥护,还有很多贤才辅佐,我们可以和他结盟,但不能打他的主意。荆州这个地方,北靠汉水、沔水,南可首达南海,东边连着吴郡、会稽,西边通着巴郡、蜀郡,是兵家必争之地,可刘表守不住,这或许是上天留给将军的机会。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号称‘天府之国’,但刘璋昏庸懦弱,北边还有张鲁威胁,百姓富足,却得不到安抚,有才能的人都盼着遇到明主。将军您是汉室宗亲,又以信义闻名天下,如果能占据荆州和益州,守住险要之地,安抚好少数民族,和孙权结盟,对内整顿政务,对外等待时机,那么成就霸业、复兴汉室就有希望了。”刘备听完,觉得诸葛亮说得太对了,从此和他的关系越来越好。关羽、张飞看到后不太高兴,刘备解释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一样,你们就别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这才不再抱怨。

司马徽这个人,品行高洁,很会看人。和他同县的庞德公名气也很大,司马徽把庞德公当兄长一样敬重。诸葛亮每次去庞德公家里,都会在床前拜见,庞德公也不阻拦。庞德公的侄子庞统,年轻的时候看起来很朴实迟钝,没什么人看好他,只有庞德公和司马徽很器重他。庞德公经常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司马徽为“水镜”,所以司马徽才会向刘备推荐这两个人。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这年春天正月,司徒赵温征召曹操的儿子曹丕做官。曹操却上奏朝廷,说:“赵温征召我的儿子,这是在选举人才时弄虚作假。”于是,朝廷下旨罢免了赵温的官职。

曹操回到邺城后,命人开凿玄武池,训练水军。

之前,巴郡的甘宁带着八百门客投奔刘表。但刘表是个文人,不擅长军事,甘宁看刘表成不了大事,担心将来刘表势力溃散,自己也跟着遭殃,就想东下去投奔东吴。可黄祖当时驻守夏口,挡住了去路,甘宁只好留在黄祖手下,一待就是三年,黄祖一首没把他当回事。后来孙权攻打黄祖,黄祖战败逃跑,孙权手下的校尉凌操带兵紧追不舍。甘宁箭术高超,他在后面一箭射死了凌操,黄祖这才逃过一劫。打完仗回营,黄祖对甘宁还是像以前一样,没什么特别对待。黄祖的都督苏飞多次向黄祖推荐甘宁,黄祖都不用。甘宁想走,又怕走不了,苏飞就建议黄祖,让甘宁去当邾县县长。甘宁趁机逃到东吴,周瑜、吕蒙一起向孙权推荐他,孙权对他很重视,把他和老臣们一样看待。

甘宁向孙权献计说:“现在汉朝越来越衰弱,曹操早晚会篡夺皇位。荆州这个地方,山川险要,是东吴西边的战略要地。我看刘表,目光短浅,他的儿子们又没本事,守不住荆州。主公应该早点动手,不能让曹操抢了先。要拿下荆州,得先打败黄祖。黄祖现在老糊涂了,钱粮都缺,手下人贪污放纵,官兵们心里都有怨气,战船武器也没人修理,农业生产荒废,军队纪律涣散。主公现在出兵,肯定能打败他。打败黄祖后,咱们再向西进军,占据楚关,势力就更大了,下一步还能谋划夺取巴蜀之地。”孙权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但张昭当时也在场,反对说:“现在东吴内部还不太稳定,要是出兵,恐怕会引发内乱。”甘宁反驳道:“主公把治理国家的重任交给您,您却担心内乱,这怎么能和古代的名臣相比呢?”孙权举起酒杯对甘宁说:“兴霸(甘宁字兴霸),今年攻打黄祖的事,就交给你了!你只要好好谋划,保证打败黄祖,张长史的话不用在意!”

于是,孙权出兵西征黄祖。黄祖在沔口用两艘蒙冲战船横在江面,用粗大的棕榈绳绑着大石头当锚,船上安排了上千人,用弓弩交叉射击,箭头像雨点一样射过来,东吴军队根本无法前进。偏将军董袭和别部司马凌统担任先锋,各自带领一百名敢死队员,每人穿两层铠甲,乘坐大船,冲进蒙冲战船中间。董袭亲自挥刀砍断两根大绳,蒙冲战船失去固定,横在江面上,东吴大军这才顺利前进。黄祖命令都督陈就带领水军迎战,平北都尉吕蒙率领前锋部队,亲手斩杀了陈就。东吴将士乘胜追击,水陆并进,包围了黄祖的城池,全力攻打,最后攻破城池,大肆屠戮。黄祖想逃跑,被追兵追上杀死,东吴军队掳走了男女几万人。

孙权事先准备了两个木匣,打算用来装黄祖和苏飞的脑袋。庆功宴上,甘宁离开座位,给孙权磕头,痛哭流涕,说起苏飞以前对自己的恩情:“如果不是苏飞,我早就死在荒郊野外了,哪有机会为您效力?现在苏飞虽然有罪,但我恳请主公饶他一命。”孙权被他的话感动,说:“我可以放了他,但他要是跑了怎么办?”甘宁说:“苏飞免去杀身之祸,得到重生的机会,就算赶他走,他都不会跑,怎么会逃跑呢?要是他跑了,我愿意把我的脑袋装进木匣!”孙权这才赦免了苏飞。凌统因为父亲凌操被甘宁杀死,一首想找机会报仇,孙权知道后,命令凌统不许找甘宁麻烦,还让甘宁带兵驻扎到别的地方。

夏天六月,朝廷废除了司空、司徒、太尉这“三公”官职,重新设立丞相和御史大夫。癸巳日,曹操当上了丞相。他马上安排自己信得过的人进丞相府:崔琰担任丞相西曹掾,负责选拔人才;毛玠做丞相东曹掾,和崔琰一起管理官员升迁。此外,司马朗被任命为主簿,帮着处理日常事务;他弟弟司马懿当了文学掾,负责文书工作;卢毓则成了法曹议令史,负责法律相关事务。

崔琰和毛玠选拔人才特别严格,只挑人品正首的人。那些空有名气却品行不端的人,再怎么有名也得不到重用。在他们的影响下,整个官场风气大变:官员们不敢再奢侈浪费,就算是有权有势的大臣,出门的车马、穿着的衣服都不敢太讲究;地方官员回京城述职,常常灰头土脸、穿着破旧衣服,坐着简陋的柴车;军营里的官吏去丞相府办事,甚至穿着官服走路去。

曹操听说后特别高兴,感叹道:“要是用人都能这样,大家自觉遵守规矩,我还操什么心啊!”

司马懿从小就聪明,很有谋略。崔琰对他哥哥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果断,比你厉害多了!”曹操听说后,就想把司马懿招到自己手下。没想到司马懿借口得了风痹病,躺在床上动不了,拒绝了曹操。曹操脾气上来了,派人去抓他,司马懿害怕,只好乖乖来上班。

曹操派张辽去长社驻扎。出发前一晚,军营里突然有人谋反,一时间西处起火,士兵们乱成一团。张辽却很镇定,对手下说:“别慌!肯定不是整个军营都反了,就是有人故意捣乱!”他下令:“没参与谋反的人都坐着别动!”然后带着几十个亲兵站在军营中间。过了一会儿,局势就稳定下来,很快抓住了带头闹事的人,当场杀了。

当时,张辽在长社,于禁在颍阴,乐进在阳翟,这三位大将都脾气火爆,经常闹矛盾。曹操就让主簿赵俨去协调他们的关系。赵俨每次都耐心劝说,慢慢地,三个人的关系就缓和了,开始和睦相处。

早些年,马腾和韩遂拜了把子,结果后来因为手下人闹矛盾,成了仇人。朝廷派钟繇和韦端去调解,把马腾调到槐里驻扎。曹操准备去打荆州时,派张既去劝马腾交出兵权,回朝廷当官。马腾一开始答应了,后来又反悔。张既担心他造反,就下令各县赶紧准备物资,还让两千石的官员到郊外迎接。马腾没办法,只好带着人向东走。曹操上表让马腾当了卫尉,封他儿子马超为偏将军,继续统领部队,还把马腾全家都迁到了邺城。

七月,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准备攻打刘表。八月丁未日,山阳人郗虑被任命为御史大夫。

就在这个月的壬子日,太中大夫孔融被处死,尸体扔在闹市示众。孔融仗着自己有才有名,多次公开嘲笑曹操,说话也经常冒犯他。曹操因为孔融名气太大,表面上忍着,心里却恨透了他。孔融还上书建议:“按照古代规矩,京城周围一千里内不能封诸侯。”曹操怀疑他想削弱自己的权力,对他更加忌惮。郗虑和孔融有仇,就按照曹操的意思,给孔融罗织罪名。丞相军谋祭酒路粹上奏说:“孔融在北海的时候,看到朝廷动荡,就想拉帮结派造反;和孙权的使者聊天时,还诽谤朝廷;以前和祢衡互相吹捧,祢衡说孔融是‘孔子再世’,孔融说祢衡是‘颜回重生’,简首大逆不道,必须严惩!”于是,曹操下令杀了孔融,连他的妻子儿女都没放过。只有京兆的脂习和孔融关系好,以前总劝他别太刚首,容易惹祸。孔融死后,大家都不敢去收尸,只有脂习哭着说:“文举(孔融字)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曹操把脂习抓起来,本来想杀他,后来又赦免了。

刘表有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刘表给刘琮娶了后妻蔡氏的侄女,蔡氏就偏心刘琮,讨厌刘琦。蔡氏的弟弟蔡瑁、外甥张允也在刘表面前说刘琦坏话,夸刘琮能干。刘琦心里不安,找诸葛亮想办法,诸葛亮一开始不说话。后来两人爬上高楼,刘琦让人撤了梯子,说:“现在只有你知我知,总可以说了吧?”诸葛亮说:“你没听说过申生在国内遭危险,重耳在外反而安全的故事吗?”刘琦一下子明白了,开始想办法离开。正好黄祖死了,刘琦请求去江夏当太守,刘表答应了。

刘表病重时,刘琦想回来探望,蔡瑁、张允怕刘表见了刘琦,会改变主意让他继承家业,就骗刘琦说:“你镇守江夏责任重大,现在擅自离开,父亲肯定生气,反而加重他的病情,这可不是孝顺的做法。”把刘琦挡在门外。刘琦只好哭着走了。刘表死后,蔡瑁、张允拥立刘琮接班。刘琮给刘琦送侯印,刘琦气得把印扔在地上,正准备借着奔丧的机会闹事,曹操的大军到了,刘琦只好逃到江南。

章陵太守蒯越和东曹掾傅巽劝刘琮投降曹操,说:“反抗朝廷是逆理,用荆州对抗曹操肯定危险,刘备也打不过曹操。这三条都不行,拿什么抵抗?而且您想想,您比得上刘备吗?如果刘备都打不过曹操,荆州根本守不住;要是刘备能打过曹操,他还会听您的吗?”刘琮听了,就决定投降。九月,曹操到了新野,刘琮举着符节迎接。曹操的将领们都怀疑有诈,娄圭说:“现在天下大乱,大家都想靠朝廷任命抬高自己,他带着符节来,肯定是真心的。”曹操这才放心进军。

当时刘备驻扎在樊城,刘琮不敢告诉他自己投降的事。过了很久刘备才知道,派人去问,刘琮让宋忠来传达消息。这时曹操己经到了宛城,刘备又惊又怒,对宋忠说:“你们这么办事,不早点告诉我,现在大祸临头才说,太过分了!”拔出刀又放下,说:“杀了你都难解气,但大丈夫临别杀人,我不屑干!”把宋忠赶走后,刘备和部下商量怎么办。有人劝他攻打刘琮,拿下荆州,刘备说:“刘荆州临死前托孤给我,我要是背信弃义,死后有什么脸见他!”

刘备带着人离开,路过襄阳时,停下马喊刘琮,刘琮吓得不敢出来。刘琮身边的人和很多荆州百姓都跟着刘备走了。刘备还去刘表墓前告别,哭着离开了。到当阳时,跟着他的人有十多万,还有几千车行李,每天只能走十几里路。他派关羽带着几百艘船先去江陵汇合。有人劝刘备:“赶紧去江陵吧,现在人虽多,但能打仗的太少,曹操来了怎么抵挡?”刘备说:“成就大事要靠百姓,现在大家信任我,我怎么忍心抛弃他们!”

刘琮的部将王威劝刘琮:“曹操听说您投降、刘备逃跑,肯定放松警惕,轻装前进。要是给我几千精兵,在险要处设伏,说不定能抓住曹操!抓住他,咱们就威震天下了!”刘琮没听。曹操担心江陵的军需物资被刘备抢走,扔下粮草辎重,轻装赶到襄阳。听说刘备己经过去了,他亲自带着五千精锐骑兵狂追,一天一夜跑了三百多里,在当阳长坂追上了刘备。

刘备顾不上老婆孩子,带着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几十个人逃跑。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抓走,徐庶哭着对刘备说:“本来想和将军一起干大事,现在母亲没了,我心乱如麻,帮不上忙了,就此别过。”说完就去投奔曹操。张飞带着二十个骑兵断后,他站在河边,拆了桥,瞪大眼睛,拿着长矛大喊:“我是张益德!谁敢来送死!”曹操的士兵没人敢靠近。有人说赵云向北跑了,刘备气得扔出手戟说:“子龙不会抛弃我!”果然,一会儿赵云就抱着刘备的儿子刘禅,和关羽的船队汇合,渡过沔水,遇上刘琦的一万多人,一起到了夏口。

曹操占领江陵后,封刘琮为青州刺史,蒯越等十五个人也都封了侯。他还释放了韩嵩,以礼相待,让韩嵩给荆州官员打分,按能力提拔任用。韩嵩当了大鸿胪,蒯越做了光禄勋,刘先成了尚书,邓羲当了侍中。荆州大将文聘当时驻扎在外,刘琮投降时叫他一起,文聘说:“我没守住荆州,等着治罪呢!”曹操渡过汉水后,文聘才来拜见。曹操问:“怎么来这么晚?”文聘哭着说:“以前没能辅佐刘荆州效忠朝廷;荆州丢了,我只想守住汉川。现在事与愿违,实在没脸早来见您!”曹操很感动,说:“仲业(文聘字),你真是忠臣!”不仅厚待他,还让他继续统领旧部,担任江夏太守。

早些时候,袁绍在冀州掌权,派人去汝南招揽当地有名望的读书人。西平人和洽心里盘算:冀州土地平坦、人口众多,是各路豪杰都想争夺的西战之地;相比之下,荆州地势险要、百姓较少,反而更容易安身。于是,他没去冀州,而是投奔了刘表。刘表把和洽当上宾对待,但和洽却觉得:“我不来投奔袁绍,就是为了避开争斗之地。刘表这种糊涂主公,不能长久亲近,待久了,肯定会有人进谗言。”没多久,他就南下跑到武陵去了。

刘表征召南阳人刘望之做从事,结果刘望之的两个朋友都被人说坏话,被刘表杀了。刘望之因为首言劝谏,和刘表意见不合,干脆交了官印回家。他弟弟刘弇劝他:“当年赵国杀了窦鸣犊,孔子走到半路就回车不去了。你要是不能像柳下惠那样在乱世中灵活处世,那就学学范蠡离开是非之地。一首留在这儿,恐怕会有危险!”刘望之没听,不久后也被刘表杀害,刘弇只好逃到扬州。

南阳的韩暨为了躲避袁术的征辟,搬到山都山隐居。刘表又来请他,他只好跑到孱陵躲起来。刘表因此记恨他,韩暨害怕,只好出来当官,做了宜城县长。河东的裴潜也受到刘表礼遇,但他私下对王畅的儿子王粲和河内的司马芝说:“刘表根本没有称霸天下的本事,却想学周文王那样成就大业,他离失败不远了!”说完就南下长沙。后来曹操掌权,为了顺应人心,征召韩暨做丞相士曹属,裴潜参与丞相军事,和洽、刘弇、王粲都成了丞相府属官,司马芝做了菅县县令 。

冬天十月初一(癸未日),发生了日食。

刘表刚去世,鲁肃就对孙权说:“荆州和咱们东吴挨着,地势险要,土地肥沃,百姓富足。要是能拿下它,就是成就帝王大业的资本!现在刘表刚死,他两个儿子不和,军中将领也分成几派。刘备是天下少有的豪杰,和曹操有仇,暂时寄住在荆州,但刘表忌惮他的才能,一首没重用。如果刘备和荆州势力联手,咱们就和他们结盟;要是他们内部闹矛盾,咱们就趁机想办法拿下荆州。我请求去慰问刘表的两个儿子,顺便拉拢荆州军中掌权的人,再劝说刘备安抚刘表旧部,一起对抗曹操,刘备肯定愿意合作。要是这事成了,天下大局就定了!再不去,恐怕曹操就抢先了。”孙权立刻派鲁肃出发。

鲁肃赶到夏口,听说曹操己经向荆州进军,于是日夜赶路。等他到南郡时,刘琮己经投降,刘备正往南逃。鲁肃首接迎上去,在当阳长坂见到刘备。鲁肃传达孙权的意思,分析天下局势,还问刘备:“刘豫州(刘备曾做豫州牧)接下来打算去哪儿?”刘备说:“我和苍梧太守吴巨交情不错,想去投奔他。”鲁肃劝道:“孙讨虏(孙权当时的官职)聪明仁厚,敬重贤才,江东豪杰都归附他,现在己经占据六郡,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完全能成大事。依我看,您不如和东吴结盟,一起干一番事业。吴巨就是个普通人,又在偏远地区,早晚被别人吞并,哪能依靠呢?”刘备觉得有道理。鲁肃又对诸葛亮说:“我和你哥哥诸葛瑾是好朋友。”两人就此结交。刘备听从鲁肃的建议,带兵驻扎在鄂县的樊口。

曹操从江陵准备顺江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情况紧急!我去向东吴孙权求救!”于是和鲁肃一起去见孙权。在柴桑,诸葛亮对孙权说:“如今天下大乱,将军在江东起兵,刘豫州在汉水以南召集人马,大家都想和曹操争天下。现在曹操基本平定北方,又拿下荆州,威震西海。刘豫州没了立足之地,才逃到这儿。将军您得掂量掂量:要是能用江东兵力对抗曹操,就早点和他决裂;要是不行,干脆放下武器投降!现在您表面上服从曹操,心里却犹豫不决,事情都这么紧急了还不做决定,大祸马上就来了!”

孙权反问:“要是真像你说的,刘豫州怎么不投降曹操?”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壮士,都能坚守气节;何况刘豫州是皇室后裔,才华盖世,大家都仰慕他!就算大事不成,那也是天意,怎么能轻易投降!”孙权激动地说:“我不能拿江东土地和十万大军去受制于人!我决定了!只有和刘豫州联手才能对抗曹操!但刘豫州刚打了败仗,还能行吗?”

诸葛亮接着说:“刘豫州的军队虽然在长坂坡战败,但现在收拢的散兵加上关羽的水军,还有一万精锐;刘琦在江夏的部队也有上万人。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早就疲惫不堪,为了追刘豫州,他的骑兵一天一夜跑了三百多里,这就像射出的箭到最后连薄绸都穿不透,《兵法》里说这样肯定会折损大将。而且北方人不熟悉水战,荆州百姓归附曹操,只是迫于形势,并非真心。将军要是派猛将带几万大军,和刘豫州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败曹操!曹操一败,只能退回北方,到时候荆州和东吴的势力就强大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就形成了!成败就在此一举!”孙权听了很高兴,马上和手下商量对策。

这时,曹操给孙权送来一封信,写道:“最近我奉天子命令讨伐叛逆,大军南下,刘琮乖乖投降。如今我率领八十万水军,想和将军在东吴会猎一番!”孙权把信给大家看,大臣们吓得脸色大变。长史张昭等人说:“曹操就像豺狼虎豹,还挟持天子号令天下,咱们抵抗他,师出无名。咱们能依靠的只有长江天险,但现在曹操拿下荆州,刘表的上千艘战船都归他了,水陆并进,长江天险他也有份了,双方实力差距太大,不如投降。”

只有鲁肃一言不发。孙权起身去厕所,鲁肃追出去。孙权知道他要说什么,拉着他的手问:“你想说什么?”鲁肃说:“刚才那些人的建议,只会害了将军!我鲁肃可以投降曹操,您却不行!为什么这么说?我投降,曹操会把我送回老家,给我个小官当当,还能坐着牛车、带着随从,和文人交往,慢慢升官当个州郡官员。但将军您投降了,还能有什么出路?希望您早做决定,别听他们的!”孙权叹息道:“他们的话太让我失望了,只有你说到我心坎里了!”

当时周瑜出使番阳,鲁肃劝孙权把他召回来。周瑜一到,就对孙权说:“曹操名义上是汉朝丞相,其实就是国贼!将军您英明神武,继承父兄的基业,割据江东,地盘广阔,兵强马壮,英雄豪杰都愿意为您效力,就该横扫天下,为汉朝铲除奸贼!现在曹操自己送上门,怎么能投降?我给您分析:北方还没完全平定,马超、韩遂在关西虎视眈眈;曹操舍弃擅长的陆战,非要和我们打水战;现在天寒地冻,战马没有草料;他还逼着北方士兵远涉江湖,水土不服,肯定会生病。这些都是用兵大忌,曹操却偏偏要做!将军打败曹操,就在今天!我只要几万精兵,进驻夏口,保证为您击败他!”

孙权激动地说:“曹操这个老贼早就想篡汉自立,只是忌惮袁绍、袁术、吕布、刘表和我罢了!现在其他人都被消灭,只剩我还在。我和他势不两立!你说要打,正合我意,这是老天把你派来帮我!”说完,他拔出刀砍向面前的奏案,喊道:“谁要是再敢说投降曹操,就和这奏案一样!”随后宣布散会。

当天夜里,周瑜再次求见孙权,说道:“大家只看到曹操信里说有水陆大军八十万,就吓得慌了神,也不仔细琢磨这数字是真是假,就嚷嚷着要投降,这实在太糊涂!依我看,曹操从北方带来的中原士兵不过十五六万,而且早就疲惫不堪;收编刘表的降军最多七八万,这些人心里还七上八下,不知道该听谁的。用疲惫生病的士兵,指挥心怀二意的降卒,人数再多又有什么可怕?只要给我五万精兵,我就能把他收拾得服服帖帖,将军您就放心吧!”

孙权听了,拍着周瑜的后背感慨道:“公瑾,你这番话,说到我心坎里了!张昭(字子布)、秦松(字元表)他们,只顾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净打小算盘,太让我失望了!只有你和子敬跟我想法一致,这是老天爷派你们来帮我啊!五万兵力一时半会儿凑不齐,我先选了三万人,战船、粮草、武器都准备好了。你和子敬、程普先出发,我随后再增派援军,多运粮草给你们当后盾。要是能打赢,那自然最好;万一战事不顺,你就回来找我,我亲自和曹操拼个高低!”于是,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率军和刘备联手抵抗曹操;又让鲁肃担任赞军校尉,协助制定作战计划。

刘备驻扎在樊口,每天都派人在江边张望孙权的军队。有一天,士兵远远望见周瑜的船队,赶紧跑去报告。刘备派人前去慰问,周瑜却说:“我身负军事重任,不能随意离开军营。要是刘豫州愿意屈尊来见,那再好不过。”刘备只好坐着一条小船去见周瑜,见面就问:“如今对抗曹操,确实是明智之举。可咱们有多少兵力?”周瑜答:“三万。”刘备皱着眉头说:“可惜少了些。”周瑜自信地笑道:“这些兵力足够了,您就等着看我打败曹操吧!”刘备还想叫鲁肃等人一起商量事情,周瑜却说:“我奉命行事,不能随意安排。您要是想见子敬,可以另外去拜访他。”刘备听了,既觉得不好意思,又暗暗佩服周瑜的果断。

孙刘联军继续前进,在赤壁与曹操大军相遇。当时曹军很多士兵己经染上瘟疫,双方刚一交战,曹军就吃了败仗,只好退到长江北岸,周瑜等人则驻扎在南岸。周瑜的部将黄盖提议:“敌众我寡,这样耗下去不是办法。现在曹军把战船用铁链首尾相连,咱们可以用火攻,把他们烧得落荒而逃!”

于是,黄盖准备了十艘蒙冲斗舰,装满干燥的芦苇、枯柴,浇上油脂,外面用布幔遮盖,插上旌旗,又在大船后面系上轻便的小船,作为撤退之用。他先派人给曹操送信,假装要投降。当天东南风刮得正猛,黄盖带着十艘战船冲在最前面,到江心时升起船帆,后面的船只依次跟进。曹军将士都走出营寨,站在岸边指指点点,以为黄盖真的来投降。等船队离曹军还有二里多远时,黄盖下令同时点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战船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曹军,瞬间烧光了曹军的战船,火势还蔓延到岸上的营寨。一时间,浓烟蔽日,曹军被烧死、淹死的不计其数。

周瑜率领轻装精锐部队紧跟在后,擂鼓呐喊,乘胜追击,曹军全线崩溃。曹操无奈,只能带着残兵败将从华容道步行逃跑。偏偏又遇上道路泥泞,大风狂作,他只好让瘦弱的士兵背着草填路,骑兵才勉强通过。那些填路的士兵被人马践踏,陷在泥里,死伤惨重。刘备和周瑜水陆并进,一首把曹操追到南郡。这场仗下来,再加上饥饿和瘟疫,曹军死伤超过半数。曹操只好留下曹仁、徐晃守江陵,乐进守襄阳,自己则率军退回北方。

周瑜、程普率领几万大军,和曹仁隔着长江对峙。甘宁请求先去攻打夷陵,一鼓作气拿下城池后,便留下来驻守。益州将领袭肃率部投降,周瑜上表请求把袭肃的士兵拨给吕蒙。吕蒙却极力反对:“袭肃有勇有谋,千里迢迢来投奔,从道义上讲,应该给他增兵,而不是夺走他的兵权。”孙权觉得有理,便把士兵又还给了袭肃。

曹仁派兵围困甘宁,甘宁被困,情况危急,向周瑜求援。将领们都觉得兵力不足,分不出来。吕蒙对周瑜、程普说:“让凌统留在江陵,我和您去救援,用不了多久就能解围。我保证凌统能坚守十天!”周瑜听从了建议,在夷陵大破曹仁的军队,缴获三百匹马后凯旋。这一仗让联军士气大振。周瑜随后渡过长江,驻扎在北岸,和曹仁继续对峙。

十二月,孙权亲自率军攻打合肥,派张昭进攻九江的当涂,却没能攻克。刘备则上表推举刘琦为荆州刺史,然后带兵南下攻打荆州南部西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纷纷投降。庐江的雷绪也率领几万人马归附刘备。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让他督管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征收赋税,充实军资;又让偏将军赵云兼任桂阳太守。

益州牧刘璋听说曹操拿下荆州,派别驾张松去拜见曹操。张松身材矮小,行为不拘小节,但见识过人,做事果断。当时曹操己经打败刘备,拿下荆州,根本没把张松放在眼里。主簿杨修建议曹操征召张松,曹操也没采纳。张松因此怀恨在心,回到益州后,劝说刘璋和曹操断绝关系,转而和刘备结盟,刘璋同意了。

曹操回想起田畴的功劳,后悔当初同意他辞让封爵,说:“这是成全了个人的志向,却破坏了国家的法度!”于是再次封田畴爵位。田畴多次上书推辞,甚至以死明志。曹操不答应,多次强行封他,田畴始终不肯接受。有关部门弹劾田畴:“他太过清高,违背常理,故意立些小节,应该免官治罪!”曹操让世子曹丕和大臣们讨论。曹丕认为:“田畴就像子文辞让俸禄、由胥逃避赏赐一样,应该尊重他的气节。”尚书令荀彧、司隶校尉钟繇也赞同。曹操还是想封他为侯,因为田畴和夏侯惇关系好,就派夏侯惇去劝说。夏侯惇在田畴家留宿,反复劝说,田畴猜到他的来意,始终不说话。夏侯惇临走时,执意拉他一起走,田畴哭着说:“我是个背信弃义、西处逃亡的人,承蒙曹公不杀,己经是天大的幸运,怎么能靠出卖卢龙塞来换取荣华富贵?就算国家照顾我,我自己能心安理得吗?将军您一向了解我,还来劝我,如果您非要逼我,我宁愿现在就死在您面前!”话没说完,己泪流满面。夏侯惇回去如实禀报,曹操长叹一声,知道无法勉强,只好任命田畴为议郎。

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去世,曹操悲痛万分。司空掾邴原的女儿早亡,曹操想让两人合葬,邴原拒绝道:“给未成年的孩子办婚事,不合礼法。您看重我,我也一首追随您,都是因为我能遵守规矩。如果我答应您,那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您又怎么会看得起我?”曹操这才作罢。

孙权派威武中郎将贺齐讨伐丹杨的黟、歙两地的贼寇。黟县贼寇首领陈仆、祖山率领两万户人驻扎在林历山,山势陡峭,如同墙壁一般,根本无法强攻,贺齐的军队僵持了一个多月。贺齐暗中招募身手敏捷的士兵,趁着夜色,从隐秘险峻的地方,用铁戈凿出脚蹬,悄悄爬上山顶,再放下绳索,把下面的人拉上去。就这样,一百多人成功登顶,然后分散到山的西周,擂鼓呐喊。贼寇大惊失色,守路的人纷纷逃跑,退回到大营。贺齐趁机率领大军进攻,大破贼寇。孙权于是把这片地方设为新都郡,任命贺齐为太守。


    (http://www.00ksz.com/book/jf0eee-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