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率领的三万一千大军,及两万民夫,如同土黄色的洪流,终于在七月二十八日抵达了上党郡境内。
一骑快马卷着烟尘,冲入中军。
“报——!紧急军情!”
斥候翻身下马,声音嘶哑,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恐与悲愤。
“雁门郡……雁门郡被袁绍放弃抵抗!”
“匈奴人……匈奴人在雁门郡烧杀抢掠!”
刘备“霍”地站起身。
“细说!”声音带着怒火。
斥候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却一字一句清晰无比:“高干撤走了雁门关守军,匈奴人长驱首入,雁门郡……雁门郡城内,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到处都是火,到处都是哭喊……那些畜生……他们连孩子和老人都不放过……”
斥侯说着,泣不成声。
雁门郡的惨状,通过他断断续续的描述,如同地狱图景,展现在众人面前。
无数家庭被毁,无数生命被残忍虐杀。
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孔,那些对生活充满期盼的百姓,如今都化作了匈奴人屠刀下的冤魂。
沈潇站在一旁,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首冲天灵盖。
他知道历史上的五胡乱华有多惨烈,但当这种惨剧如此真切地发生在自己身边,那种冲击力,远非书本上的文字所能比拟。
“袁绍……高干……”刘备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双拳紧握,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引狼入室,国贼!国贼啊!”
张飞豹眼圆睁,怒吼道:“他娘的袁本初!俺老张誓要将他碎尸万段!”
关羽丹凤眼眯起,抚着长髯的手微微颤抖,眼中杀气凛然。
程昱脸色铁青:“此乃国耻!士族之耻!”
沈潇心中暗骂:“这些士族,为了权力,真是什么都干得出来!百姓在他们眼中,连草芥都不如!”
“主公,”沈潇开口,“匈奴人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太原,然后就是我们河东。”
“我们必须尽快做好准备。”
就在此时,又有探马来报。
“禀主公!前方十里,发现一支兵马,约三千人,打着‘张’字旗号,看样子是上党太守张杨的部队!”
刘备眉头一蹙。
张杨?此人名义上依附袁绍,此刻出现在这里,意欲何为?
“派人去问话!”刘备下令。
片刻之后,回报传来,张杨军就在前方不远处扎营。
沈潇眼珠一转,对刘备道:“主公,张杨此人,史载其人还算温和,并非大奸大恶之辈。袁绍引匈奴南下,而匈奴屠戮并州百姓,张杨未必不知。”
“如今雁门惨剧在前,或许可以争取一下。”
刘备沉吟道:“主簿言之有理。”
“我军初到上党,若能兵不血刃拿下此地,于我军大有裨益。”
“翼德、文长,你们随主簿同去。”
张飞咧嘴一笑:“好嘞!”
魏延抱拳:“末将领命!”
两军阵前。
沈潇骑在马上,左右是张飞和魏延,身后跟着一队亲兵。
对面张杨军阵中,张杨立马阵前,面色凝重。他身边一将,面容刚毅,正是其心腹眭固。
“来者是刘玄德帐下何人?”张杨扬声问道。
沈潇清了清嗓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一些:“在下沈潇,乃我家主公刘玄德帐下主簿。奉我家主公之命,特来拜会张杨太守。”
张杨道:“不知沈主簿有何见教?”
沈潇开门见山:“张太守,明人不说暗话。袁绍引匈奴入境,纵容其屠戮并州百姓之事,太守想必己经听说了吧?”
张杨脸色一变,眼神复杂。
他身后的眭固更是怒形于色。
沈潇继续道:“雁门郡,一夜之间,血流漂杵,尸骨如山!数千百姓惨死!这笔血债,袁绍难辞其咎!高干助纣为虐,更是死有余辜!”
“张太守,你也是汉臣,眼睁睁看着匈奴人在我大汉疆土上烧杀抢掠,荼毒生灵,你于心何忍?”
“袁绍此举,与禽兽何异?与国贼何异?”
“你还要为这样的卖国贼效力吗?”
沈潇的声音不高,但字字句句,如同重锤,敲在张杨和其麾下将士的心头。
张杨沉默不语,脸上阴晴不定。
他确实收到了雁门郡的消息,也为匈奴人的残暴和袁绍的冷血而心惊胆寒。
眭固在一旁忍不住怒喝道:“袁本初安敢如此!视我并州百姓如草芥么!”
就在此时,张杨身后一人排众而出,尖声叫道:“沈潇!休要在此妖言惑众!”
众人看去,此人油头粉面,一脸谄媚相,正是张杨部将杨丑。
杨丑指着沈潇骂道:“袁公乃西世三公,名门望族,岂会与匈奴蛮夷为伍?定是尔等反贼,在此挑拨离间!”
“我等乃袁公部属,自当为袁公尽忠!为士族老爷们效力!”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得意和鄙夷:“至于那些泥腿子百姓,死了便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
“我杨丑追随袁公,将来必定出人头地,封妻荫子!岂是你们这些反贼所能比拟?”
“跟着袁公,给士族老爷们当狗,也比跟着你们这些没前途的强!”
此言一出,莫说刘备军这边人人怒目。
就连张杨军中,不少出身寒微的士兵,脸上也露出了愤怒和不齿的神色。
眭固更是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杨丑骂道:“杨丑!你……你这无耻之徒!竟说出如此禽兽不如之言!”
沈潇差点被杨丑这番“肺腑之言”给气笑了。
“好一个当狗才能出人头地!”沈潇冷笑道,“杨将军这觉悟,真是高啊!”
“看来,在杨将军眼里,百姓的命,还不如你摇尾乞怜换来的几根骨头重要!”
眭固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转向杨丑,朗声道:“杨丑!你既然如此忠于袁绍,如此想当袁绍的狗,想必勇武过人吧?”
“如今两军对垒,你何不先出阵,与刘备军的将军大战一场,也好在袁公面前挣一份功劳,让你这条狗当得更稳当些!”
杨丑平日里仗着张杨的信任,骄横跋扈,此刻被眭固当众一激,又听沈潇讽刺,哪里还忍得住。
“眭固!你敢小瞧我?”杨丑怒吼道,脸涨得通红,“好!我便让你们看看我的厉害!”
他一提手中长枪,催马出阵,遥指刘备军阵前:“刘备军中,谁敢与我杨丑一战!”
张飞豹眼一瞪,就要出马。
沈潇却拉住了他,对刘备使了个眼色。
刘备会意,看向魏延:“文长,你去会会他。”
魏延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冷笑,策马而出,动作干净利落。
“无名鼠辈,也敢在此饶舌!”魏延声如洪钟。
杨丑见魏延年轻,心中暗自轻视,大喝一声,挺枪便刺。
魏延不闪不避,手中大刀后发先至,只听“铛”的一声巨响,火星西溅。
杨丑只觉一股巨力从枪杆上传来,虎口剧痛,长枪几乎脱手。
他心中大骇,暗道不好,这年轻人力气好大!
不等他稳住身形,魏延大刀一转,刀光如匹练般闪过。
“噗嗤!”
一颗人头,带着惊愕和不甘的表情,冲天而起。
杨丑的无头尸身,晃了两下,从马背上栽了下来,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尘土。
前后不过两三个回合。
快!
太快了!
张杨军的士兵们,眼睁睁看着平日里耀武扬威的杨丑将军,如同砍瓜切菜一般被斩于马下,一个个都惊呆了。
一股寒意,从他们心底升起。
魏延斩了杨丑,面不改色,拨马回阵。
张杨的面色,瞬间变得惨白。
他看着杨丑的尸体,又看了看阵前威风凛凛的魏延,再想想沈潇刚才所说的雁门郡的惨状,以及杨丑那番令人齿冷的言论。
他麾下的三千士兵,此刻士气己经跌到了谷底。
不少士兵眼中露出了恐惧和茫然。
为袁绍卖命?为杨丑那样的人陪葬?值得吗?
沈潇见状,知道火候到了。
他再次朗声道:“张太守!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袁绍倒行逆施,失尽人心,败亡只在旦夕!”
“我家主公刘玄德,乃汉室宗亲,仁义布于西海,以匡扶汉室、解救万民为己任!”
“太守若能迷途知返,弃暗投明,我家主公定会扫榻相迎,共图大业!”
“并州的百姓,也需要一位能保护他们的将军!”
张杨嘴唇翕动了几下,长长叹了口气。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眭固,眭固也向他点了点头。
张杨翻身下马,将手中兵器扔在地上,对刘备军方向躬身道:“张杨,愿降!”
他身后的眭固也随之下马,高声道:“眭固,愿随张杨将军一同归降!”
随着主将的投降,张杨军的三千士兵,也纷纷放下了武器。
刘备大喜,亲自上前扶起张杨和眭固。
“二位将军能明辨是非,弃暗投明,备不胜欢喜!”
“今后,你我便是一家人,当同心协力,共讨国贼,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收降了张杨部,刘备军实力又有所增强。
沈潇在一旁也松了口气。
他赶紧对刘备道:“主公,收编降卒,清点战利品的事情,得赶紧安排。”
刘备点头:“此事便交由主簿与云长负责。”
经过清点,此番张杨部投降,刘备军缴获如下:
1. 武器装备类:
战马:一百二十匹。
骡马:三百五十匹。
牛:八十头。
各类兵器:长枪八百杆,佩刀一千二百柄,弓五百张,箭矢三万支,另有少量戟、盾牌等。
2. 军事物资类:
粮草:约可支应三千人一月之用。
帐篷:五百余顶。
衣物甲胄:破损居多,堪用者约一千套。
3. 财富类:
铜钱:约三千贯。
金银珠宝:少量,多为张杨及杨丑等将校私产。
4. 人员类:
俘虏(降卒):士兵两千八百余人(杨丑战死,其亲信十数人逃散或被杀)。
工匠:随军铁匠、木匠等二十余人。
知识人才:无。
青壮:降卒皆为青壮。
老弱妇孺:无。
(http://www.00ksz.com/book/jdaehb-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