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喋血归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七章、喋血归途

 

图特伫立在一旁,目睹着眼前的一切,内心仿若翻江倒海,久久无法平静。刘二为守护同伴与珍贵物资,不惜舍弃自己生命的壮举,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撞击着他的内心。他不禁忆起在军中目睹的种种暴行,那些无辜百姓的凄厉惨叫与绝望泪水,此刻与眼前场景重重叠叠,不断交织。刘二的牺牲精神,宛如一道强光,彻底唤醒了他深埋心底的良知。

在蛮族队伍里,并非所有人都盲目追随哈克那血腥的杀戮与掠夺式作战方式。一些年长的士兵,历经战争沧桑,深知过度杀戮只会滋生无尽仇恨与反抗,实非部落长久发展之道。然而,哈克凭借自身勇猛以及部落高层的偏袒支持,在队伍中拥有相当话语权,其激进观点占据了主导地位。图特虽一首对哈克的行径深感不满,却因身份低微,始终不敢公然反抗。

就在哈克几人再次高高举起刀,恶狠狠地准备对羽毛箱发起致命攻击时,图特终于鼓足勇气,下定了决心。他突然举着手中武器,迅猛地攻向哈克身旁的士兵,同时声嘶力竭地呼喊着,让众人赶紧逃离这危险之地。哈克见状,顿时怒目圆睁,指使其他蛮兵如恶狼般纷纷将矛头指向图特,对他拳打脚踢。但此刻的图特,脸上却浮现出一种视死如归的决绝神情,他毫不退缩,如同一头困兽般继续与蛮兵们展开殊死搏斗。他心中清楚,自己这一举动或许会将自己推向绝境,但他再也无法冷眼旁观无辜之人惨遭屠戮。

与此同时,小勇、小智、阿乐、江林、江墨几人在如狼似虎的蛮兵间灵活穿梭,顽强地进行反击。尽管他们动作敏捷,可面对凶残的蛮兵,还是不断有人受伤。张峰、李易甚至大个李勇的后背都被蛮兵砍了一刀,鲜血瞬间染红了衣衫。刘易、吕贤还有其他士兵也在激战中因不敌受伤。小慧、小强更是难以抵挡大个敌兵的猛烈攻击,连连败退。然而,他们眼中闪烁的勇敢与坚毅从未消失,即便身处绝境,也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就在众人感觉陷入绝境,命悬一线之时,远处忽然尘土飞扬,伴随着隐隐约约的喊杀声由远及近传来。原来是暗中护卫的援军在途中遭遇了蛮族小队的顽强阻击。但凭借着精湛的战术与顽强的战斗意志,他们巧妙地避开敌人的重重陷阱,成功突破了防线。此时,众人看到两支护卫的军队如救星般及时赶来,士气瞬间大振。李明迅速冷静地指挥,与援军里应外合,对蛮兵形成了强大的夹击之势。援军如同猛虎下山,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入敌阵,与众人一同奋勇杀敌。在激烈的交锋中,蛮兵终于抵挡不住,阵脚大乱,留下几具尸首后,仓皇逃窜。

小勇等人神情悲痛地围在刘二的尸体旁,一旁的图特脸上同样交织着悲痛与深深的敬意。陈念恩一下子扑在刘二的身旁,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下,眼神中满是悲戚与不舍。刘二为了保护羽毛,为了守护安澜城,就这样永远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天空仿佛也被刘二的牺牲所触动,变得愈发黯淡,仿佛是在为这位英雄默默默哀。赶驴车的几个村民纷纷围拢过来,有的默默流泪,泪水顺着脸颊缓缓滑落,浸湿了衣衫;有的则低声叹息,那一声声叹息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悲痛。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缓缓摘下头上破旧的草帽,向着刘二的遗体深深地鞠躬,口中念念有词:“孩子,你是安澜城的大英雄啊!”

众人在护送队伍的掩护下,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带着刘二的遗体、满身的伤痛与染血的羽毛继续前行。图特也随着人群,默默地走在回城的路上,整个队伍气氛格外沉重压抑。陈念恩紧紧握着刘二留下的物件,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仿佛要将心中的悲痛全部宣泄出来;小勇默默地低下头,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身体微微颤抖;阿强双眼红肿,如同熟透的桃子,他紧握着拳头,指节泛白,心中满是悲愤;阿慧轻抚着陈念恩的头,自己也忍不住抽泣起来,哭声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

当他们一行人拖着沉重如灌铅的步伐回到安澜城时,夕阳如血,余晖洒在城墙上,为这座饱经战火洗礼的城市蒙上了一层悲壮而又肃穆的纱幕。城墙上的士兵们远远望见他们归来,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欢呼声。这欢呼声,在平日里或许是胜利的欢歌,可此刻,却夹杂着几分对死里逃生者的庆幸,以及对逝去英雄的沉痛缅怀,显得格外复杂。

然而,城内百姓们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当他们看到满身血污、狼狈不堪的众人,很多人都伤痕累累,以及那静静躺在担架上己然没了生气的刘二的遗体时,原本喧闹嘈杂的街道瞬间安静下来,仿佛时间凝固了一般。随后,便是一片唏嘘与黯然落泪之声,悲伤的情绪如同阴霾般迅速笼罩了整个街道。

刘二的母亲,一位白发苍苍、身形佝偻的老人,在刘二媳妇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挤过人群来到近前。刘二媳妇,一个三十来岁的瘦小女人,眼睛红肿无神,满脸悲戚。老人那浑浊的双眼,在看到儿子毫无生气的尸体时,瞬间瞪大,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与极度的痛苦,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片刻的怔愣之后,老人发出一声悲恸欲绝的哭嚎,那哭声撕心裂肺,整个人仿佛失去了所有支撑,几乎昏厥过去。身旁的人急忙伸手扶住她,可她却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气,在地上。

她颤抖着伸出那双满是皱褶、如同枯树枝般的双手,缓缓地抚摸着刘二那早己冰冷的脸庞,哽咽着,泣不成声:“儿呀!你这是何苦啊……你怎么就这么狠心,撇下娘走了呀……”老人的声音,如同被风撕扯的破布,沙哑而又绝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无尽的悲痛,刺痛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而在小女人旁边,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儿,紧紧领着一个三西岁的小女孩。小女孩瞪着一双水汪汪、令人怜惜的大眼睛,带着哭腔问道:“哥哥,奶奶为什么哭呀!爸爸是不是病了,怎么不说话啊!要爸爸说话……!”小男孩强忍着满眼的泪水,嘴唇微微颤抖,紧紧握住小丫头的小手。他知道爸爸再也回不来了,以后他要挺起这个家,照顾奶奶,帮助妈妈,为妹妹撑起一片天。就像父亲那样做一个英雄,正是他的努力和坚韧的毅力,在后来,他成为了林宇手下的一名优秀大将——刘易威。

周围的百姓们,看着这一幕,无不眼眶泛红,纷纷背过身去,偷偷抹泪。老人深吸一口气,强忍着悲痛,继续说道:“娘知道,你是为了众人,为了咱安澜城啊……你这是舍生取义,娘虽心疼得像刀绞,可娘也为你骄傲啊,我的儿……”说完,她紧紧地抱住刘二的遗体,仿佛要将儿子再次融入自己的身体,永不分离。那哭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仿佛是对这个残酷战争的悲愤控诉,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陈念恩趴在阿慧的身上,哭得肝肠寸断,仿佛要将心中所有的悲痛都哭出来。李明等人紧紧握住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大声喊道:“刘兄弟放心,我们一定守住安澜城!”附近的百姓们纷纷附和,那声音响彻街道,守城的决心在这一刻愈发坚定,如同钢铁般不可动摇。

刘二的牺牲,如同一盏明灯,激励着每一个人。这些带着刘二鲜血的羽毛被迅速送到兵器坊,制成箭羽。在兵器坊中,林宇与王主事等人,满含热泪,怀着对英雄的崇高敬意、对敌人的满腔愤怒,用他们刚刚研制的新型火炮,对着天空连续三次发射。震耳欲聋的巨响过后,那隆隆的炮声在空中久久回荡……仿佛在为刘二奏响一曲悲壮而又激昂的赞歌。刘二的牺牲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众人坚守希望,期盼着和平的到来。正如诗篇所云:

乱世烽烟起,安澜苦难深。

乔装寻羽去,独向故乡奔。

狭谷蛮寇现,氛嚣似恶云。

刘郎心似磐,护羽不顾身。

目眦凶光绽,身如疾隼临。

拳风如霹雳,蛮众胆寒心。

赤膊迎凶蛮,血溅凝壮魂。

血洒荒郊处,英魂化霭泯。

义胆冲霄汉,悲绪满乾坤。

蛮酋畏英魄,风木悼义人。

壮怀融浩气,千载励斯民。

战鼓催云涌,援兵叱蛮奔。

敌酋狼狈遁,丢盔又弃幡。

丰碑铭伟绩,颂歌传万春。

祈愿得靖晏,史鉴警来人。

李明始终遵守着与刘二的约定,时常去看望刘二的老母。这段生死与共的经历,让众人守护安澜城的决心如磐石般坚定不移,在战争的阴霾下,绽放出人性的光辉,成为这座城市不屈的精神支柱。


    (http://www.00ksz.com/book/jdabbd-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