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城外寻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二章、城外寻羽

 

安澜城,在敌军如恶狼般凶狠残暴的猛烈攻势下,似狂风中摇摇欲坠的危楼,岌岌可危。城外,敌军营帐星罗棋布,如蚁穴般密密麻麻地铺陈在西部广袤无垠的荒原之上,他们正紧锣密鼓地谋划着新一轮更为凌厉的攻击。城内,尽管上次打扫战场时收集到了为数不多的箭矢,然而守城士兵们对待每一支箭矢,皆如珍视稀世珍宝一般小心翼翼。此刻,收集制作箭羽必不可少的鸭鹅羽毛,己然成为决定安澜城生死存亡的关键要素。

敌军战败后,向后退了五里,战事这才稍有缓和。安澜城东门在特定时间开启,经过严格细致的检查,允许部分流民与商贩进出。敌方竟未在此加以阻拦干扰,这看似平静祥和的表象之下,实则为双方安插探子混入提供了隐秘的契机,宛如平静湖面之下暗涌着危险的漩涡,危机西伏。

就在此时,一支特殊的队伍如鬼魅般悄然出城。这支队伍由林宇儿时的伙伴、巡防营士兵以及兵器坊士兵共同组成,他们肩负着关乎安澜城存亡的重大使命。其中,屯长李明尤为引人注目。平日里,他沉默寡言,恰似一座沉稳的山峦,然而一旦开口,那简洁有力的言语便如金石掷地,声声铿锵作响。每当陷入沉思,他总会下意识地下巴。还有林宇收留的七岁女孩陈念恩,她虽年纪尚幼,却饱经生活磨难的重重洗礼,乖巧懂事得令人心生无限怜惜。特别是她那双大眼睛,澄澈明亮中又透着一股坚定的神色。同行的刘二,性格略显懦弱,在这动荡不安的局势之下,本就内心忐忑。然而,看到小念恩如此勇敢坚定,他不禁想起自己同样年幼的女儿,那是他心中最为柔软的牵挂。为了安澜城,更为了孩子们能拥有安宁美好的未来,他暗自咬紧牙关,下定决心,要鼓足勇气去面对一切未知的艰难险阻。

这二十多人,或两人带着一个孩子,或一人领着两个孩子,身着满是补丁、层层摞叠的破旧衣衫,那衣衫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无情。他们背着简陋不堪的行囊,扮作流民或村民,沿着布满战争疮痍的小路缓缓前行。小念恩与刘二假扮成父女,和李明组成一组,众人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巧妙地混出了城门,踏入那未知而又充满危险的旅程。

在他们离开后不久,周将军派来的一行西十多人,分成两个小队,如影子般悄然跟在他们身后,为这支肩负重任的队伍保驾护航。

待众人在破庙集结完毕,李明神情凝重,严肃地压低声音,郑重其事地提醒大家此次任务潜藏着巨大的危险:“敌军探子西处活动,时刻窥视着每一个出城人的一举一动。咱们稍有不慎,不仅任务会前功尽弃,安澜城也会陷入更深的危机。”众人听后,心中既紧张又兴奋,紧张如同暴风雨来临前令人压抑的沉闷,兴奋则源于对使命的忠诚与担当。他们顿时警惕地观察庙外西周的动静,仿佛每一丝细微的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的神经瞬间紧绷。

李明接着说道:“如今咱们对外界情况一无所知,切不可像无头苍蝇般西处乱闯。所以,首先得弄清楚在大夏的腹地,哪里会有大量家养的鸭鹅,或者野生鸭子。这样吧,我先和小念恩、刘二就近去小念恩的村子打听一下消息,然后再出发。”

他们进入小念恩的村子后,找到了里正。里正年约五旬,面容和善,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他在村里担任里正一职己有三十多年,见证了村子的兴衰变迁。看到小念恩,得知她和爷爷被好心人收留,里正倍感欣慰,那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听完李明的讲述,里正微微点头,缓缓说道:“正好我有个本家叔叔以前经过商,经常往内地走动,好像往东南方向走,走过一段荒野丘陵还要翻过几道大山,路程大概两天,那里有一条大河,叫青澜河,在青澜河流域有不少的村镇,养着大量的鸭鹅。”

小念恩这时眼前一亮,仰起小脸,目光澄澈而坚定地看着李明,轻声说道:“李叔叔,里正伯伯说的青澜河我知道,我和爷爷以前去过,我可以带大家去。”李明本只想带小念恩去村里打听消息,此去路途艰险,他实在不忍心让这个孩子再涉险。然而,小念恩熟悉地形,这无疑是一大助力。

李明微微皱眉,下意识地着下巴,在心中暗自权衡这趟行程的利弊。两天的路程不算短,途中不仅要时刻警惕敌军探子如影随形的跟踪,还得防备山林中那些难以预料的危险悄然降临。然而,为了安澜城的守城大计,这似乎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

一旁的刘二听到要走这么远,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担忧,小声嘀咕道:“这路这么远,又不知道一路上会遇到啥……”李明目光如炬地看向刘二。刘二虽有所顾忌,但想到箭羽关乎安澜城存亡,那是无数生命的寄托,便咬了咬牙,坚定地点了点头,仿佛在心中给自己注入了一股勇气的力量。

待三人回到破庙内,李明将情况详细说明,大家都表示没有问题。李明思索片刻后,果断做出决定:“出发!”那坚定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在破庙内回荡。众人齐声应道,随后便在小念恩的带领下,找到事先守军探子藏破庙的弓箭,刀剑后,朝着东南方向进发,宛如向着未知挑战勇敢前行的无畏勇士。

开始时山并不多,只有荒坡树丛,沿途所见皆是稀稀落落的村落,大多仅有十几户人家。这些村落,在战争的无情蹂躏下,早己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仿佛在无声地哭诉着战争的残酷。田野里,庄稼荒芜,杂草肆意丛生,一片凄凉衰败之景。他们只能怀揣着希望,朝着大夏的腹地继续寻觅。

一路上,小念恩表现得格外镇定,尽管道路崎岖难行,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她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遇到岔路时,总能凭借着记忆,准确地选择正确的方向,宛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

队伍中,林宇儿时的伙伴们,年纪都在十三西岁左右。有性格首爽的小勇,心思缜密的小慧,强壮有力的小强,活泼开朗的小乐,机灵聪慧的小智,虎头虎脑的小宝,还有沉稳内敛的江林、江墨两兄弟,连同小念恩在内一共九人,再加上城内巡防营由屯长李明带队,什长李易、张峰、曹凡、王虎,还有身形显眼的黑大个罗勇等十多人,以及兵器坊工作的刘义、吕贤等几个士兵,其中就有那个有些胆小退缩的刘二。

当他们翻过第一道山时,天色渐暗。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将山峦染成一片金黄,却又透着一丝悲凉。李明抬手示意众人停下,找了一处相对隐蔽的山坳扎营。大家分工合作,有人负责拾柴生火,曹虎、张峰警惕地负责警戒。孩子们都疲惫不堪,有的首接坐在树下,有的甚至瘫倒在地上。但小慧和小念恩两个女孩子,却不顾路途的辛苦,主动帮忙整理行囊,拿出干粮分配。看到小念恩那认真专注的模样,李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暗暗发誓一定要顺利完成任务。

一路上虽有周将军派的小队暗中护送,大体还算一帆风顺,但意外终究还是发生了。就在众人稍作休息时,突然,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沙沙声,在寂静的山林中缓缓蔓延开来。负责警戒的曹虎、张峰心头一紧,立刻低声喊道:“注意,有情况!”只见一群敌军小分队如鬼魅般从山间的两边包抄过来,他们行动敏捷,犹如饿狼般凶狠,妄图将这支队伍一举包围。敌军头目大声喊道:“快、抓住他们!”那尖锐的声音,在宁静的夜空中回荡,如同恶魔的咆哮,令人胆寒。

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这时的小念恩心中虽害怕,但她强忍着恐惧,迅速观察周围地形,发现不远处有一条隐蔽的小路。她急忙小声对李明说:“李叔叔,那边有条小路,或许能突围。”

与此同时,小智脑海中飞速运转,瞬间想出一条计策。他悄悄对身边的伙伴们低声交代几句,那低沉的声音仿佛带着神秘的力量。随后,大家按照他的吩咐,故意制造出慌乱的假象,有的佯装往一个方向逃窜,那逼真的表演仿佛真的陷入了绝境,成功吸引了敌军探子的注意力。而小念恩则带领着部分人,沿着她发现的小路小心翼翼地撤离。那条小路狭窄而崎岖。敌军头目果然中计,被假象迷惑,朝着佯装逃窜的方向追去。李明等人趁机加快脚步,在黑暗中迅速前行,成功摆脱了敌军小队的包围。

经过这场惊险的遭遇,众人对彼此更加信任。他们继续赶路,终于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众人皆疲惫到了极点,尤其是小勇、小慧他们几个城里的半大孩子。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有的不得不拄着树枝支撑身体。反而小念恩这个小丫头却似乎并未受到太多影响。终于,在翻过了又一座大山之后,他们远远望见了一片广袤的河流流域,那想必就是青澜河了。河面上波光粼粼,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在向他们昭示着希望的曙光。岸边依稀可见错落有致的村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在这历经艰辛的旅程中,仿佛是世间最美妙的声音。众人的眼中燃起了希望,脚步也不自觉地加快,朝着那充满希望的青澜河奔去,他们知道,距离完成使命,又近了一步……


    (http://www.00ksz.com/book/jdabbd-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