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树成的房间里,台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在这寂静的夜里,他眉头紧锁,目光在桌上的行动方案上反复游移。为了让这份方案更加缜密,他几乎一夜未睡,脑海中不断推演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昨天晚上,孙树成与郑大明的会面,成为了关键转折点。郑大明的建议,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原定方案中的重重隐患。原定计划打算在短时间内强行攻破犯罪分子的心理防线,可若对方是个亡命之徒,拒不交代案件信息,那么所有队友就不得不强行冲进犯罪团伙的窝点。队友们将面临巨大的伤亡风险,解救工作也会充满未知与困难。那些无辜的受害人,可能会在混乱中惨遭毒手,或者被犯罪分子当作人肉盾牌,让队友们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而且,一旦被控制的犯罪分子在规定时间内没有供出窝点的关键信息,行动也必将功亏一篑。而郑大明提出的“攻心为上”策略,恰好首击这些问题的要害。
郑大明与孙树成交流几句后,便起身离开了火锅店 。
于兴江看到郑大明离去的背影,指了指问道:“老孙,怎么没让你的朋友一起来吃,这张桌是你朋友帮忙先占的吧?”
孙树成回答:“他来的早,就帮咱们占了个桌,他己经吃完,不掺和咱们的事。”
他们心里都清楚,再过几个小时,一场紧张的行动就要开始。为了保持清醒和专注,西人没有要酒,只点了几罐热过的椰汁。于兴江率先举起椰汁,压低声音说:“小年己过,祝大家新年快乐,同时也祝我们一切顺利。”西人相互碰了碰手中的椰汁,仰头喝了一大口,眼神中满是坚定与期待。
吃了一会儿,孙树成放下筷子,同样小声说道:“兴江组长,我觉得我们的行动方案需要调整一下。”于兴江急忙放下手中的筷子,急切地说:“快说说看,怎样调整。”
“来场苦肉计如何?小型苦肉计……”孙树成简洁明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于兴江和另外两位队友听后,都觉得这个新方案更具可行性。于兴江当即给刘大队长打了电话汇报,刘大队长表示同意,并再三叮嘱这个小组,一定要在大规模抓捕行动前,尽可能弄清楚养殖厂犯罪窝点内的详细信息,以便从多个行动预案中选出最合适的方案。
凌晨五点,城市还在沉睡,第一行动小组便开始了行动准备。原本计划在第一个早市集合,由于行动计划的调整,时间也向后推迟,改为在养殖厂冷藏车送货的最后一个早市集合。
于兴江带着小李和另一位同事坐在车上,目光紧紧盯着早市上的一举一动。而孙树成此时并不在车上,他在另一台车上精心乔装打扮,即将以一位算命先生的身份登场。
当监视人员打来电话,告知冷藏车从养殖厂出发后,虽然距离冷藏车到达还有一个多小时,于兴江三人便己严阵以待。
此时的早市,摊主们正在摆放摊位物品,真正来逛早市的人还寥寥无几。
这个早市作为冷藏车送货的最后一站,通常在早晨五点半左右,会有早起的老人前来,他们不仅喜欢拣个开张价,挑选新鲜菜,而且围观兴趣浓厚,人数又不会太多,正好符合第一行动小组的方案要求。
五点一刻刚过,早市上渐渐出现了逛早市的身影。天色由暗转明,光线依然昏暗,天空和地面上的人影模糊不清,即便对向行走,也很难看清对方的神情。正值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人们裹着厚厚的防寒衣物,熟人之间也只能通过声音来辨认。
路上未清理干净的冰包不时给行人带来麻烦,有人被绊倒,有人趔趄,摔倒的人爬起来后,有的笑着拍打身上的冰土,有的则忍不住咒骂几句,看一眼摔倒的地方,跺跺脚便消失在昏暗的路灯光线下。附近好心的摊主看到这一幕,纷纷拿出空桶放在冰包附近,提醒过往路人。
这时,于兴江和小李同时注意到了孙树成一瘸一拐的身影。
孙树成走到冰包处时,脚下一滑打了个趔趄,虽然努力保持平衡没有摔倒,但腰却闪了一下。他站稳后活动了一下身体,一手拎着卦筒,一手拿着竹板,开始在早市街上慢慢来回走动。他一边熟悉环境,一边仔细观察,一旦发现需要特别报告的情况,就立即通过手机向于兴江简短汇报。
于兴江通过通讯设备,关切地问:“你的腿是真的受伤了么?这么像……”
“不是腿,是腰闪了一下,腿受了牵连,不过这下好,不用刻意去演了,原来,人生最好的演技是疼痛。”孙树成回复道。
于兴江急忙追问:“还能坚持吗?”
孙树成毫不犹豫地坚定回答:“请组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说完,他继续在早市上缓慢前行,眼神中透着坚毅,等待着行动的最佳时机。
(http://www.00ksz.com/book/jbgadb-1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