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从文化大扫除到知识大劫难:秦始皇"脑回路清奇"操作翻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6章 从文化大扫除到知识大劫难:秦始皇"脑回路清奇"操作翻车

 

公元前213年的咸阳宫,本该是群臣举杯欢庆的庆功宴,却因一场激烈的辩论突然画风突变。博士淳于越当众开炮:"陛下,咱不能废分封制,老祖宗的规矩得守啊!"秦始皇的脸瞬间黑成锅底,李斯更是秒变"杠精本精":"这些酸儒天天引经据典瞎bb,不整点狠活,咱大秦的KPI还咋完成?"一拍即合之下,一场震惊古今的文化浩劫——焚书坑儒,就这么草率地拉开了帷幕。

一、焚书:一场失败的"文化断舍离"

李斯的建议堪称古代版"简单粗暴一刀切":除了秦国官方史书,民间私藏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统统上交焚烧!胆敢谈论《诗》《书》的首接砍头,借古讽今的满门抄斩。这政策一出台,咸阳城瞬间乱成一锅粥:书生们抱着竹简边跑边哭,藏书家把宝贝埋进地窖,还有人偷偷把书缝进棉被里——这场景,活脱脱古代版"知识大逃亡"。

更离谱的是焚书现场。咸阳城外的空地上,成捆的竹简堆成小山,随着火把一扔,火光冲天而起。噼啪作响的不只是竹简,还有无数珍贵的文化典籍。据说连围观群众都看傻了:"陛下这是要把老祖宗的智慧全烧了?以后拿啥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这场"文化大扫除",首接把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的思想成果,烧得只剩医药、卜筮、农书这些"实用教材"。

二、坑儒:从抓骗子到"伤及无辜"的魔幻操作

要说焚书己经够狠了,第二年的"坑儒"事件更是让人惊掉下巴。事情起因很荒诞:秦始皇痴迷长生不老,养了一堆方士炼仙丹。结果卢生、侯生这俩骗子拿了钱不办事,还到处吐槽秦始皇"刚愎自用",说完首接脚底抹油跑路。秦始皇气得暴跳如雷:"敢骗朕!把咸阳的书生方士全给我抓起来!"

这一抓不要紧,460多人被揪了出来。也不知道是屈打成招还是真有怨言,总之这些人被扣上"诽谤皇帝"的帽子,全被拉到骊山脚下活埋。更戏剧性的是,秦始皇的宝贝儿子扶苏看不下去了,劝了句"儒生们都读孔子的书,这样杀他们不合适",结果首接被老爹打发去北方修长城——这哪是劝架,分明是"火上浇油",扶苏自己也弄了个灰头土脸,从此与帝座无缘。

三、翻车现场:好心办坏事的典型案例

秦始皇本以为这两波操作能"以绝后患",没想到却翻车翻得彻底。焚书不仅没消除思想分歧,反而激起了天下读书人的公愤;坑儒更是让他背上了"暴君"的千古骂名。更讽刺的是,那些被他视为"无用之书"的典籍,反而成了后世最珍贵的文化遗产;而他一心追求的长生不老,最终也只换来了兵马俑陪葬的"阴间豪华套餐"。

这场闹剧还留下了不少未解之谜:被坑杀的到底是方士还是儒生?那些被焚毁的典籍,是否真的有"穿越秘籍"?有人甚至调侃:如果没焚书坑儒,中国历史说不定能提前进入"文艺复兴"。

司马光说:

臣光曰:秦之焚书坑儒,乃千古之暴行也!夫诗书者,先王之遗典,圣哲之精义;儒生者,天下之英才,治国之栋梁。始皇以一己之私,欲塞天下之口,焚百代之籍,坑忠义之士,此诚自毁长城之举也。虽曰欲以愚黔首,固国本,然失民心者失天下,秦之速亡,实肇于此。

作者说:

秦始皇这波"组合拳",堪称古代版"好心办坏事"的反面教材。本想通过焚书坑儒"净化思想市场",结果把自己搞成了历史课本里的"大反派"。都说知识就是力量,他倒好,首接把力量给烧了埋了,难怪秦朝二世而亡——这哪是在治国,分明是在给对手送经验包!

不过话说回来,这场文化浩劫也给后世提了个醒:思想的百花齐放,远比强制统一更有生命力。那些被焚毁的竹简,那些消逝的思想,就像历史长河里的一声叹息,时刻警示着后人:文化的传承需要包容,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断舍离"。秦始皇要是能穿越到现代,看到自己被骂了两千年,估计也得仰天长叹:"朕这是为大秦好啊!怎么就成千古罪人了?"


    (http://www.00ksz.com/book/jbebai-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