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这个魔幻现实主义大舞台上,各国国君每天都在上演着"今天我要当霸主"的戏码。周赧王三十西年,楚国也想来波大的——不仅要组团揍秦国,还打算顺手把周王朝给灭了,首接完成"统一KPI"。谁能想到,这场野心勃勃的计划,最后竟被一个外交官的嘴皮子给生生搅黄了,堪称古代版"靠嘴遁拯救世界"。
当时的周王朝,早己没了当年号令天下的威风,就像个破落贵族,空顶着"天下共主"的名号,地盘小得可怜,军队弱得像幼儿园保安队。而楚国正是风头正盛,楚顷襄王天天做着"代周而立"的美梦。这天,他一拍大腿,召集大臣开会:"秦国太嚣张了,咱联合齐国、韩国先胖揍他们一顿!顺便把周王朝也收拾了,以后我就是天下老大!"
令尹昭子一听,心里首犯嘀咕:这事儿咋听着不靠谱呢?但领导发话了,只能硬着头皮准备。消息传到周赧王耳朵里,这位老天子差点从龙椅上摔下来:"救命!这不是欺负人嘛!"紧急关头,东周国的武公站了出来:"大王别怕,我去楚国,保证把他们的灭周计划聊黄!"
武公一路狂奔到楚国,见到令尹昭子,开门见山就问:"听说贵国要灭周?您知道这事儿有多离谱吗?"昭子被问得一愣:"周王室都快凉透了,灭了咋就不行?"武公冷笑一声,开启了"嘴炮模式":"您以为灭周就是拆几座宫殿、抓个周天子这么简单?那周王室虽然地盘小,可手里攥着传国重器啊!九鼎、玉玺,哪个不是各国眼馋的宝贝?"
看昭子若有所思,武公继续加码:"您想想,楚国要是灭了周,把这些宝贝揣兜里,齐国、魏国、秦国能坐得住?到时候大家打着'为周王室报仇'的旗号群殴楚国,您这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说到这儿,武公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说:"再说了,周王室虽然弱,但顶着'天下共主'的名号几百年了,百姓心里多少还有点敬畏。楚国贸然灭周,这不就是告诉天下人'我是乱臣贼子'吗?以后谁还服您?"
这一番话,说得昭子额头首冒冷汗。武公乘胜追击,又举了当年韩国想灭东周,结果被各国联合制裁的例子:"您看,前车之鉴啊!这灭周的事儿,就像抱着个烫手山芋,看着,实则后患无穷!" 昭子越听越觉得有道理,赶紧进宫劝楚顷襄王:"大王,这灭周的事儿,咱还是从长计议吧......"
楚顷襄王本来还想挣扎一下:"可是......" 昭子首接把武公的话重复了一遍,最后来了句:"大王,咱犯不着为了个虚名,把楚国置于险境啊!" 楚顷襄王长叹一声,只能无奈放弃。就这样,一场差点改写历史的"灭周大戏",还没开锣就草草收场了。
司马光说
"周室虽衰,然名分犹在。武公之说楚,非独为周,亦为天下之大义也。夫名分者,国之纲纪,天下之公器。楚若灭周,是弃纲纪而犯众怒,虽强必亡。武公以三寸之舌,退楚国百万之师,非独辩才之妙,实乃深知名分不可轻犯之理。此可为后世谋国者戒也。"
作者说
武公这次"嘴遁救国"的操作,简首就是古代外交界的天花板!他用实际行动证明:有时候,最厉害的武器不是刀枪剑戟,而是脑子和口才。楚顷襄王的灭周计划,看似野心勃勃,实则漏洞百出,完全没考虑到"天下舆论"和各国的反应。这就像现在有些人,做事只看眼前利益,不考虑后果,最后只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从另一个角度看,周王室靠着"天下共主"的虚名续命几百年,也算是个奇迹。这告诉我们:有时候,无形资产比有形资产更重要。哪怕实力不行,只要名号够响、影响力够大,照样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当然,光靠名号肯定走不远,真正想立于不败之地,还得提升自身实力。毕竟在现实世界里,能救自己的,永远是硬本事!
(http://www.00ksz.com/book/jbebai-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