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林小荷的担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1章 林小荷的担忧

 

京城的小院里,槐花早己谢尽,结出了一串串嫩绿的荚果。林小荷的肚子又大了些,行动越发不便,但她坚持每天在院子里散步,说是对孩子好。

这日清晨,她正在林小竹的搀扶下慢慢走动,院门突然被叩响。许木白去开门,竟是周院判亲自来访。

"周大人!"林小荷有些慌乱,连忙整理衣衫行礼。

周谨摆摆手:"夫人不必多礼。老夫奉太后之命,来看看你的情况。"

他让林小荷坐下,仔细为她诊脉。那粗糙的手指搭在腕上,力道却异常轻柔。诊完脉,周谨又询问了些饮食起居的细节,最后满意地点点头。

"胎象平稳,夫人调养得宜。"他从药箱取出几包药,"这是安胎养血的方子,比寻常的温和些,适合夏季服用。"

林小荷道谢接过,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周大人,可有...南方的消息?"

周谨捋了捋胡须:"昨日收到飞鸽传书,沈大人己经抵达疫区,初步治疗方案见效,治愈了十几例重症。"

林小荷眼眶一热,连忙低头掩饰:"那就好..."

"太后很看重沈大人。"周谨突然说道,眼神锐利如鹰,"这次若立下大功,前途无量。夫人要有心理准备。"

林小荷不解其意,但还是点点头。送走周谨后,她反复琢磨那句话的含义,却想不明白。"心理准备"是什么?难道远山会有什么危险?

午后,她让林小竹和许木白陪着去了趟城隍庙,为沈远山祈福。香烟缭绕中,她虔诚地跪拜,祈求丈夫平安归来。庙里人来人往,多是京城百姓,衣着言谈都与乡下大不相同。林小荷默默观察,学习那些官家夫人的举止做派——她知道自己必须尽快适应,才能不给丈夫丢脸。

回程路上,经过一家书肆,她鼓起勇气走进去,买了本《千金要方》。虽然识字不多,但她想试着学些医理,将来或许能帮上沈远山的忙。

"姐姐要学医?"林小竹惊讶地问。

林小荷轻轻抚摸书皮:"远山说过,女子有些病痛,不好意思找男大夫看。我若懂些皮毛,或许能帮上忙。"

夕阳西下,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林小荷走得很慢,但每一步都坚定有力。她知道,等待的日子或许漫长,但她不能原地踏步。为了孩子,为了远山,她必须成长。

河口村的疫情比想象的更严重。沈远山带着医工挨家挨户排查,发现几乎每户都有病患,有些全家卧床,连个照料的人都没有。

"这样下去不行。"沈远山对当地里正说,"必须把健康的人迁出来,病患集中治疗,房屋彻底熏洗。"

里正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满脸愁容:"大人,村民们不肯啊。怕一离开,家当就没了。"

沈远山理解这种顾虑,但疫病当前,必须采取断然措施。"告诉他们,朝廷会有补偿。若不听劝..."他深吸一口气,"只能强制迁移了。"

当天下午,在官兵的协助下,健康村民被暂时安置到邻村的祠堂,病患则送往隔离营。沈远山亲自监督熏洗工作,每间房屋都用醋和艾草彻底熏蒸,被褥衣物则用沸水煮过。

忙碌到深夜,沈远山才回到临时住处——村口的一间瓦房。桌上放着京城来的家书,他如获至宝,立刻拆开阅读。林小荷的字迹稚嫩却工整,写了些日常琐事——周院判来看诊说孩子很好,她开始学认药材了,许木白钓到一条大鱼...

平凡的字句却让他眼眶发热。他仿佛看到林小荷伏案写信的样子,眉头微蹙,舌尖不自觉地抵着上唇——这是她专注时的习惯表情。

沈远山提笔回信,详细描述了河口村的情况,但隐去了最危险的部分。他不想让她担心,只说自己一切都好,治疗进展顺利,有望提前返京。

写完后,他走到院中。南方的夜空繁星点点,银河如练。同一片星空下,远在京城的林小荷是否也在仰望?他想起离家那晚的月光,想起她站在晨光中的身影,想起未出世的孩子...思念如潮,漫过心头。

"一定要平安。"他对着北方轻声说,仿佛这样就能穿越千山万水,传达到她耳边。

夜风拂过,沈远山深吸一口气,转身回屋——他需要休息,明天还有更多人要救治。


    (http://www.00ksz.com/book/jabefe-6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