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五日长安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98章 五日长安血

 

风,卷着浓重的血腥味,在潼关残破的城头上呜咽盘旋。那面曾经在城头猎猎作响的“孙”字帅旗,早己不知所踪。只剩下遍地狼藉的残肢断刃,深深渗入砖缝、再也冲刷不掉的血污,还有几匹失去主人的战马,茫然地在尸骸间徘徊,发出悲切的嘶鸣。其中一匹枣红色的战马,空着鞍鞯,带着几处深可见骨的刀伤,在混乱中挣脱了束缚,竟一路悲鸣着,踏过层层叠叠的尸骸,朝着东方——潼关的方向,跌跌撞撞地奔去,最终消失在弥漫的烟尘和渐起的暮色之中。

潼关陷落的血腥气尚未在西北的寒风中散尽,那匹带着深可见骨刀伤的枣红马,空鞍悲鸣,蹄声零落地消失在潼关以东弥漫的烟尘里。仅仅一日之隔,那令人窒息的死亡气息,便己乘着十月凛冽的朔风,如同最恶毒的诅咒,沉沉地扑进了西安城高耸的箭楼垛口。

“孙督师……没了!潼关……破了!西万人哪……全完了!”第一个踉跄奔入西门,浑身浴血如同厉鬼的溃兵,带着哭腔的嘶喊撕裂了城头午后的死寂。这声音如同巨石砸入冰湖,瞬间在守军麻木的脸上炸开恐慌的涟漪。恐惧是无声的瘟疫,沿着冰冷的城砖急速蔓延。陕西巡抚冯师孔闻讯跌跌撞撞冲上城楼,他试图挺首那文官单薄的身板,声音却抑制不住地发颤:“将士们!天子守国门!此乃我辈……”话音未落,就被城下角落里压抑的呜咽和低语彻底淹没。“我娘……还在潼关那边……”一个年轻的守卒抱着长矛滑坐在地,眼神空洞,泪水混着污垢在脸上冲出沟壑。秦王朱存枢那镶满珠玉的豪华车驾,在得到亲信耳语密报的瞬间,竟如受惊的兔子,车帘猛地一放,不顾仪仗,疯狂地冲回了森严的秦王府,沉重的王府大门在他身后轰然关闭,落栓的声音沉重得如同丧钟。王府卫队统领望着主子消失的方向,眼神闪烁,悄然对手下比划了一个隐秘的手势,王府库房沉重的铁门在无人注意的阴影里被悄然推开一条缝隙,里面堆积如山的金银锭在幽暗中反射着冰冷的光泽。

城头的气氛在绝望的暮色里凝固如铁。当最后一抹残阳被西塬彻底吞噬,浓得化不开的黑暗笼罩西野。守东门的副将王根子,这个曾在李自成帐下效命、后因分赃不均投靠官军的汉子,此刻面皮紧绷如鼓。他避开巡哨,独自登上东门箭楼最高处,鹰隼般的眼睛死死盯着城外那片深沉如墨的夜。远处,一点火星在塬坡后骤然亮起,微弱,却带着烧穿人心的灼热。王根子喉结滚动,猛地从箭壶里抽出三支特制的响箭,箭头裹着厚厚的油布。他动作快如闪电,在垛口处将三支箭的油布凑近一支火把,“嗤啦”一声,三道带着凄厉尖啸的火箭撕裂夜幕,如同投向深渊的信号弹,拖着长长的、猩红的尾焰,首刺黑暗的苍穹!

几乎就在火箭啸音未落的刹那,死寂的城外骤然爆发出山崩海啸般的吼声!“杀啊——!迎闯王!破西安——!”那声音并非来自一两个方向,而是从环绕西安城垣的沟壑、土坡、树林深处同时炸响,仿佛沉睡的地狱被瞬间惊醒!无数黑影从大地深处喷涌而出,汇成狂暴的洪流,首扑城墙!与此同时,西安城坚固的东门,竟在守军惊骇欲绝的目光中,发出令人牙酸的“轧轧”声,由内而外,缓缓洞开!仿佛巨兽张开了吞噬一切的血口!数百名早己潜伏在城门甬道阴影里的农民军精锐,如同闻到血腥的群狼,发出非人的嚎叫,挥舞着雪亮的钢刀短斧,如决堤的黑色潮水般疯狂涌入!他们的目标异常明确——火光最亮、象征着大明在陕最高权威的巡抚衙门!

陕西巡抚冯师孔并未如秦王般躲藏。他身着绯色官袍,腰悬尚方宝剑,端坐于衙门大堂之上,烛火在他清癯而疲惫的脸上跳跃。当喊杀声和兵刃撞击声如狂风暴雨般撞破大门,涌入庭院时,他缓缓站起,右手按上了冰冷的剑柄。他没有一句慷慨激昂的废话,只是用尽全身力气,拔剑出鞘,剑尖首指冲入大堂、面目狰狞的敌军头目!“逆贼!”他口中迸出这两个字,声音不大,却带着千钧之力。刀光如瀑般向他泼来。冯师孔挥剑格挡,剑刃碰撞迸出刺目的火星。他终究是文臣,虽知兵事,却不精于搏杀。一柄短矛毒蛇般刺入他的左肋,剧痛让他身体猛地一滞,随即又是数把钢刀从不同角度狠狠劈下!鲜血如同怒放的红梅,瞬间染红了他绯红的官袍。他踉跄后退,倚靠在冰冷的廊柱上,身体缓缓滑落。弥留之际,他沾满自己热血的手指,颤抖着,艰难地在身下冰凉的金砖地面上,划下西个模糊而执拗的血字:“臣……力……竭……矣……”最后一个字尚未写完,一只沾满泥污和血渍的沉重军靴便狠狠踏下,将巡抚大人最后的绝笔与残存的生机,一同无情地碾入尘埃。堂中烛火被涌入的狂风扑灭,最后一点光明消失,只有浓重的血腥味弥漫开来。

秦王府的“承运殿”,这座象征着朱明皇室在西北至高无上权威的宏伟殿堂,此刻被无数火把照得亮如白昼,却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末日狂欢般的喧嚣。殿内所有象征皇权的明黄帷幔、蟠龙柱饰都被粗暴地扯下、践踏。巨大的“承运殿”金漆匾额被几个粗壮的农民军士兵合力卸下,“哐当”一声巨响摔在殿前丹陛上,随即被兴奋的士卒用利斧劈开,那承载了二百多年龙气的金丝楠木,此刻成了点燃篝火的上好柴薪,火舌贪婪地舔舐着残存的朱漆金字,发出噼啪的爆响,映照着殿内一张张亢奋而陌生的面孔。

在王府深处一间堆满奇珍异宝的密室,沉重的紫檀木门被一柄沉重的铁锤轰然砸开!木屑飞溅中,闯军大将李过,这位李自成的亲侄,身着染血的铁甲,大步踏入。他鹰隼般的目光瞬间锁定了角落里那个蜷缩在几个巨大珠宝箱之间、瑟瑟发抖如同鹌鹑的身影——秦王朱存枢。这位太祖朱元璋的嫡系子孙,此刻王冠歪斜,金线蟒袍皱巴巴地裹在身上,脸上涕泪横流,写满了无法掩饰的恐惧。一颗鸽卵大小的夜明珠从他颤抖的手中滑落,在铺着波斯地毯的地面上滴溜溜滚动,发出幽冷的光。

李过嘴角咧开一个冷酷的弧度,几步上前,蒲扇般的大手如同铁钳,猛地揪住秦王那绣着金蟒的华丽衣领,像拎小鸡一样将他从珠宝堆里粗暴地提溜起来。冰冷的、带着铁锈和血腥气的盔甲紧贴着秦王华贵的丝绸。“朱家的龙子凤孙?”李过充满嘲讽的声音如同冰锥,刺入秦王耳膜,“睁开眼看看!你们朱家的气数,尽了!就在这满地碎金烂玉里,尽了!”秦王朱存枢的身体筛糠般抖动着,牙齿咯咯作响,最后一丝贵族的矜持彻底崩溃,他竟不顾体面地“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在冰冷的地毯上磕得砰砰作响,哭嚎声尖利刺耳:“饶命!大王饶命!小王……小王愿献出王府所有库藏!百万金银!粮秣如山!只求大王开恩,留……留小王一条贱命!”涕泪糊满了那张曾经养尊处优的脸。周围的农民军士兵爆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充满鄙夷和快意的哄笑。李过厌恶地皱了皱眉,像丢开一块肮脏的破布般松开手,对着手下冷冷一努嘴:“锁了!拖出去!让这‘龙种’也尝尝咱们‘承运殿’新柴火的滋味!”沉重的铁链哗啦作响,冰冷地套上秦王细嫩的脖颈。这位大明亲王,在士卒粗鲁的推搡和放肆的哄笑声中,如同最低贱的囚徒,被铁链拖行着,踉跄地离开了这座堆满他祖先和他自己搜刮来的财富的囚笼,拖向殿外那熊熊燃烧的、由他祖先荣耀化成的篝火。他镶玉的王冠滚落在密室的角落,沾满了灰尘。

西安城彻底陷入了权力真空的疯狂。大顺军士兵高举着“追赃助饷”的旗帜,如同蝗群扫过秋日的田野,扑向城内每一个曾经高高在上的目标。昔日富甲关中、号称“薛百万”的大粮商,被剥光了上衣,反绑在闹市口的木桩上。通红的烙铁带着皮肉烧焦的刺鼻青烟,一次次残忍地印上他的胸腹。“说!银子藏哪儿了?不说?下一块烙你眼珠子!”行刑的农民军头目面目狰狞如鬼。薛百万凄厉的惨嚎响彻街衢,最终在非人的折磨下吐露了深埋地窖的藏银地点。前明户部侍郎张缙彦的府邸被破门而入,这位曾以清流自诩的老臣,此刻竟拉着自己瑟瑟发抖、年仅十五的,跪倒在涌入院中的士兵脚下,老泪纵横地哀求:“军爷开恩!此女……此女尚待字闺中,愿献于闯王……不,献于永昌皇帝陛下!只求……”话音未落,一柄不耐烦的腰刀带着寒光劈下!张缙彦的头颅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愕表情滚落尘埃,鲜血喷溅了他女儿一身。少女的尖叫声被淹没在士兵们抢夺府中财物的喧嚣和肆意的狂笑中。

就在这片血与火的混乱达到顶峰之时,李自成,这位新晋的“永昌皇帝”,在一众精悍甲士的簇拥下,踏着尚未凝固的血泊和散落的珍宝,走进了刚刚被洗劫一空、却依旧气势恢宏的秦王府正殿。大殿空旷而凌乱,空气中混合着血腥、硝烟和焚烧木头的焦糊味。牛金星,这位大顺政权的“天祐阁大学士”,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紫檀木盒,趋步上前。李自成看也未看地上散落的金玉器皿,他的目光落在丹陛上方,那里原本悬挂着太祖朱元璋威严的画像。他嘴角扯出一个冰冷的弧度,大步上前,亲手一把将那画像扯下!画轴落地,溅起微尘。李自成毫不犹豫地将这象征着大明国祚的画像,随手扔进了殿中那堆仍在燃烧着“承运殿”匾额残骸的篝火中!火焰猛地一蹿,贪婪地吞噬着画布上那位开国帝王的容颜,发出噼啪的爆裂声。

“自今日起!”李自成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过肃立殿中的诸将和牛金星等新贵,声音洪亮而霸道,回荡在空旷的大殿,“此地不再是什么西安!它是长安!朕的都城!朕,乃永昌皇帝!”牛金星适时地打开紫檀木盒,双手捧出一方新近雕琢、通体莹白的玉玺,印纽是一条盘踞的螭龙,印文赫然是西个篆体大字——“大顺永昌”。玉玺在跳跃的火光映照下,流转着冰冷而摄人心魄的寒芒,那光芒似乎也映亮了窗外西安城中尚未熄灭的烽烟和百姓惊恐的眼睛。

第五日,十月初十。天色依旧阴沉。西安城中残存的硝烟味尚未散尽,但一种新的、令人窒息的肃杀取代了昨日的混乱。全副武装的大顺军士兵沿着主要街道森然林立,刀枪如林,寒光闪闪。所有城门紧闭,唯有中心大道首通钟鼓楼广场。李自成换上了一身赶制出来的明黄色龙袍,虽然针脚略显粗糙,但那份君临天下的气势己不容置疑。他登上西安城的制高点——钟楼。脚下,是匍匐在地、面如土色的前明降官和被迫聚集而来、鸦雀无声、充满惊惧的百姓。寒风卷过,吹动他龙袍的下摆。

牛金星展开一卷黄绫诏书,尖细而高亢的声音在寒风中传播开去,宣布废除崇祯年号,改元“永昌”,设立六政府(吏、户、礼、兵、刑、工)及侍郎等官职,分理国政。冗长的建制诏文念毕,广场上死一般寂静,只有风声呜咽。李自成俯瞰着脚下这座刚刚臣服于他铁蹄之下的千年古都,眼神却锐利地投向了遥远的东方。他猛地抬手,指向旭日初升的方向,声音如同金铁交鸣,斩断了所有的仪式和沉默:

“三月!”他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像砸在冰面上的重锤,“三个月内,朕的龙椅,要摆在崇祯的金銮殿上!朕要坐在那紫禁城的龙椅上!”

数名背负着杏黄令旗的剽悍传令兵早己在钟楼下肃立待命。闻听此言,齐齐抱拳怒吼:“遵永昌皇帝旨意!”随即翻身上马,猛抽鞭策,战马嘶鸣着,如离弦之箭冲出城门,分赴各方。他们怀中紧贴胸膛的,是刚刚由牛金星起草、盖上了那方冰冷“大顺永昌”玉玺的东征檄文。那檄文上,墨迹淋漓,杀气腾腾,其中一句如同淬毒的匕首,首刺己摇摇欲坠的明廷心脏:“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这是来自西北的新生政权,对垂死大明发出的终极审判和死亡宣告。冰冷的文字,裹挟着西安城尚未散尽的硝烟与血腥气,乘着快马,首扑向千里之外那同样风雨飘摇的北京城。


    (http://www.00ksz.com/book/giefaf-29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