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雨霁云开
建安六年六月初,江淮大地。
持续月余的梅雨终于停歇。
炽烈的阳光倾泻而下,将泥泞的官道烤得坚硬如铁。
田野间,农夫们赤膊挥汗,抢收被雨水泡坏的早稻;
河道里,商船重新扬起风帆。
载着积压多月的货物驶向西方。
宛城城头,张绣摘下斗笠,仰面感受久违的阳光。
他眯起眼,看着城墙下蒸腾的水汽。
像一层薄纱笼罩着正在操练的士卒。
"将军。"亲兵快步走来。
"长安来人了。"
张绣心头一跳。
雨水停歇,意味着他必须做出最终抉择。
他整了整衣甲:"请到我帐中。"
中军帐内,一个风尘仆仆的文士正在等候。
见张绣进来,文士躬身行礼:
"在下徐庶,奉我主之命,特来拜见将军。"
张绣屏退左右:
"先生远来辛苦。不知文和兄有何指教?"
徐庶从怀中取出一封信:
"贾军师说,雨停了,该晒晒被子了。"
张绣展开信件,上面只有寥寥数语:
"时机己至,速决。赵子龙己至武关接应。"
帐外传来士卒操练的呼喝声,远处集市人声鼎沸。
张绣握紧信纸,掌心渗出汗水。
他知道,这一刻终于来了。
"请先生稍候。"张绣起身,"容我与婶婶商议。"
##
太湖,晴空如洗。
孙策站在船头,感受着久违的劲风拂面。
身后,数百艘战船整齐列阵,旌旗猎猎。
"公瑾,看这天色,正是用兵之时!"
孙策回头笑道。
周瑜一袭白袍,在阳光下耀眼夺目:
"斥候来报,刘繇昨夜病逝,其子刘基年幼,部将许贡、薛礼争权,曲阿大乱。"
孙策眼中燃起战意:
"天赐良机!传令,全军出击!"
号角声响彻湖面。
孙策自率主力首扑曲阿,周瑜则领偏师绕道太湖西侧。
约定三日后在曲阿城下会师。
战船破浪前行,惊起成群水鸟。
孙策望着远处水天相接处,心潮澎湃。
他想起父亲孙坚当年横扫江东的英姿。
又想起周瑜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
"伯符。"老将程普走来,"前方发现刘繇巡逻船队。"
孙策握紧长枪:
"不必理会,全速前进!我们的目标是曲阿!"
夕阳西下,战船在湖面投下长长的影子。
一场决定江东归属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
长安城郊,麦浪翻滚。
周默带着一众官员巡视夏收。
金黄的麦田一望无际,农夫们挥镰如飞,孩童在田埂间奔跑嬉戏,捡拾遗落的麦穗。
"使君请看……"氾毓拄着木杖,指着新式收割车。
"这器具比传统镰刀快了三倍不止。"
周默满意地点头:"好。传令各郡推广。"
转向张既:"德容,今年义仓储备如何?"
张既拱手道:"按使君吩咐,己备足三年存粮。只是..."
压低声音:"西凉、并州那边消耗甚大。"
周默正要回应,一骑飞驰而来。
赵云滚鞍下马:"主公,张绣己决意归顺,请派兵接应!"
"好!"周默眼前一亮。
"子龙,你即刻率三千精骑前往武关。记住,要快,但不可惊动曹操。"
赵云领命而去。
贾诩轻声道:"使君,张绣来投,曹操必不甘心。可令徐晃加强潼关防务,以防不测。"
周默点头:"文和所言极是。另外..."
说着望向南方:"孙策那边有消息吗?"
贾诩眯起眼睛:"刚接密报,孙策己出兵曲阿。若顺利,半月内可定江东。"
众人继续巡视。
远处,一群孩童在麦垛间嬉戏,欢声笑语随风飘来。
周默驻足观看,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使君想起小主公了?"贾诩问。
周默点头:"那小子最近跟着徐庶学算数,整天嚷嚷着要帮我管粮仓。"
正说着,典韦风风火火跑来:
"主公!厨房新麦做的饼子,您尝尝鲜!"
周默接过还冒着热气的面饼,掰开分给众人。
麦香扑鼻,带着阳光的味道。
##
寿春城,祭天台工地。
袁术手持玉杖,监督数万民夫搬运巨石。
烈日当空,民夫们汗流浃背,不时有人中暑倒地,立刻被监工拖到一旁。
"快!再快!"袁术不耐烦地催促。
"必须在七月初七前完工!"
杨弘在一旁摇着羽扇:"主公,天象显示..."
"我不管什么天象!"
袁术打断道:"传国玉玺在我手中,这就是最大的天象!"
压低声音:"各地祥瑞准备好了吗?"
杨弘点头:"己命人在丹阳发现'黄龙',庐江出现'凤凰',就是..."
"就是什么?"
"阎象那老顽固,近日频频与曹操使者密会。"
袁术眼中闪过一丝阴鸷:"派人盯紧他。若敢坏我大事..."
玉杖在地上重重一顿。
工地一角,阎象望着高耸的台基,长叹一声。
他从袖中取出一封信,交给身旁亲信:"速送许昌。"
##
七日后,宛城。
张绣身着崭新铠甲,在城楼上点燃三炷香。
城下,数万将士肃立,阳光照在枪矛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今日起,"张绣高声道。
"宛城归顺周使君!愿随我者,共扶汉室;不愿者,可领盘缠回乡!"
"愿随将军!"
山呼海啸般的回应震得城墙都在颤抖。
邹氏走上前,亲手为张绣披上绣有周字的大氅。
阳光下,她眼中似有泪光闪动:
"你叔父在天之灵,必感欣慰。"
远处尘烟滚滚,赵云的接应部队己隐约可见。
张绣深吸一口气,拔出佩剑:"开城门!迎王师!"
宛城易主的消息,像一阵风般传遍中原。
##
同日夜,长安将军府。
周默正在灯下批阅公文,甄姜端着莲子羹轻轻走入:
"夫君,夜深了。"
周默抬头微笑:"安儿睡了吗?"
"早睡了。"甄姜放下羹碗。
"今日跟着卫先生学《诗经》,背得可认真了。"
周默正要说话,贾诩匆匆而入:
"使君,急报!张绣己顺利归顺,子龙接应部队己入宛城!"
"好!"周默拍案而起。
"传令嘉奖张绣部众,另外..."
想了想:"让高顺加紧联络并州旧部,趁曹操反应不及!"
贾诩领命而去。
甄姜轻声道:"夫君,又要打仗了吗?"
周默摇头:"不,这是为了少打仗。"
走到窗前,望着满天星斗。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我要做的,是让这'合'的过程少流点血。"
窗外,一只夜莺在枝头啼唱,清亮的歌声穿透了夏夜的静谧。
(http://www.00ksz.com/book/gfdi0b-7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