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梅雨时节
建安六年五月,江淮大地。
细雨如丝,己经连绵下了十余日。
宛城外的官道泥泞不堪,几辆运送粮草的牛车陷在泥中。
车夫咒骂着抽打牲口,溅起的泥浆沾湿了铠甲。
张绣勒马驻足,雨水顺着斗笠边缘滴落。
他望着那些在泥泞中挣扎的民夫,眉头紧锁。
"传令,"张绣对身旁亲兵道,"调一队士卒来帮忙推车。"
"将军..."亲兵犹豫道。
"这些是运往边境的军粮,袁术大军随时可能..."
"这样的天气,袁公路不会来。"
张绣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百姓不易,能帮则帮。"
亲兵领命而去。
张绣继续沿城墙巡视,雨水在青砖上汇成细流。
冲刷着去年战火留下的焦痕。
城头哨兵披着蓑衣,像一尊尊雕塑矗立在雨幕中。
"将军。"一个温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张绣回头,见婶婶邹氏撑着一把油纸伞走来,身后侍女提着食盒。
"巡城辛苦,喝碗姜汤驱驱寒。"
邹氏今日穿着一袭淡青色深衣,在灰蒙蒙的雨幕中如同一株新竹。
张绣连忙下马:"婶婶何必亲自来?这雨天路滑..."
"将军日日冒雨巡视,妾身送些汤水算什么?"
邹氏递上瓷碗,热气在雨中氤氲。
"方才见将军命士卒助民推车,真乃仁德之举。"
张绣饮尽姜汤,一股暖流从喉头滑到胃里。
"不过是些小事..."他望向城外朦胧的村落。
"贾文和来信说,周默在关中推广新式犁具,又修水利,去岁大旱仍获丰收。"
邹氏眼睛一亮:
"妾身听闻长安太学如今有学子千余,无论寒门世家,只要有才,皆可入学。周使君确是个治世之才。"
张绣没有接话。
雨水打在伞面上的声音像远方的鼓点。
良久,低声道:"婶婶,若我投周默,宛城将士..."
"将军。"邹氏轻声打断。
"择主当以民为本。周使君治下百姓安居,这不正是乱世中最难得的吗?"
一滴雨水从伞骨滑落,滴在张绣手背上,冰凉。
##
襄阳,州牧府后院。
蒯越站在廊下,望着檐角连绵不断的水帘。
他从长安归来己三日,却仍未得刘表单独召见。
"异度(蒯越字)兄好雅兴。"
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蒯越回头,见是兄长蒯良持伞而来,鞋袜己被雨水浸透。
"兄长怎么冒雨前来?"
蒯越连忙迎上。
蒯良抖了抖衣袖上的水珠:"刚与主公议事回来。
蔡德珪又在鼓吹联曹抗袁,我特来与你商议对策。"
二人进入内室,侍女奉上热茶。
蒯越压低声音:"我在长安所见,周默确非池中之物。
其治下关中,路不拾遗,太学兴盛,新式农具、造纸术层出不穷。
"更难得的是..."他顿了顿,"此人不好虚名,一心务实。"
蒯良捻须沉思:
"刘景升(刘表)优柔寡断,若无人推一把,恐难决断。"
"报!"侍卫在门外高声道。
"主公登城观雨,请二位先生速去!"
蒯氏兄弟对视一眼,匆匆持伞出门。
襄阳城头,刘表独自立于雨中,远眺烟波浩渺的汉江。
江水因连日雨水而暴涨。
浊浪拍打着码头,几艘渔船在波涛中起伏。
"主公。"蒯良上前为刘表撑伞。
"雨水湿冷,当心着凉。"
刘表没有回头,只是指着江面:
"子柔,你看那艘船,明知风浪险恶,为何还要出航?"
蒯良顺着望去,只见一叶扁舟正与浪涛搏斗,时隐时现。
"为生计所迫罢了。"
"是啊..."刘表长叹。
"我又何尝不是?北有曹操虎视,南有孙策崛起,如今周默又...异度,长安之行如何?"
蒯越上前一步,详细汇报了在长安的见闻。
当说到太学中寒门学子与世家子弟同堂而学时,刘表眼中闪过一丝异彩。
"周默不怕世家反对?"
蒯越摇头:"周使君有言:'乱世用才,何分贵贱'。关中世家起初也有微词,但见农桑兴旺,商路畅通,也就默许了。"
刘表沉默良久,雨水打湿了他的衣袖。
"你们先回去吧,我再站会儿。"
蒯氏兄弟告退后,刘表从怀中取出一封信。
那是曹操昨日送来的,邀他共讨袁术。
江风骤起,吹得信纸猎猎作响。
##
太湖畔,细雨朦胧。
周瑜站在船头,任凭雨水打湿衣袍。
他手中令旗挥动,数十艘战船在雨雾中变换阵型,动作整齐划一。
"公瑾!"孙策的声音从岸边传来。
只见他一身渔夫打扮,赤脚站在浅滩上,手里提着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
"看我抓到了什么!"
周瑜莞尔,令副将接管指挥,自己乘小舟靠岸。
"伯符又去体察民情了?"
孙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眼睛亮得惊人:
"你猜怎么着?那些渔民用的网,还是我父亲在世时推广的样式!回头让工匠改良改良。"
二人沿着湖边小径行走。
雨水在荷叶上聚成晶莹的水珠,又"啪"地坠入湖中。
周瑜低声道:"张纮从长安来信,周默答应派工匠传授造纸术,还赠了新式犁具图样。"
孙策踢开一块石子:"他要什么回报?"
"只求互通有无。"周瑜眯起眼睛。
"此人志向不小,但眼下与我们无首接利害。不妨虚与委蛇,学其长处。"
雨势渐大,二人躲进一处凉亭。
孙策望着湖面出神:"公瑾,你说这天下,最终会是谁的?"
周瑜轻笑:"得民心者得天下。伯符若能善待江东百姓,何愁大业不成?"
远处,一队骑兵冒雨而来,为首的是老将程普。
"主公!急报,刘繇病重,其部将内讧!"
孙策与周瑜对视一眼,同时看到对方眼中的光芒。
"天赐良机!"孙策一拳砸在亭柱上,震落无数水珠。
周瑜却按住他的肩膀:
"雨季未过,不宜大动干戈。可先派吕蒙率小股精锐潜入,伺机而动。"
孙策大笑:"就依公瑾!走,回营细说!"
三人的身影消失在雨幕中。
只余亭下一洼积水,映出灰蒙蒙的天空。
##
长安城,将军府书房。
周默正在审阅各地农情报告。
雨水敲打着窗棂,如同一首舒缓的乐曲。
典韦端着个炭盆进来:"主公,加些炭火,去去湿气。"
"放那儿吧。"周默头也不抬,"恶来,去请贾文和来。"
不多时,贾诩持伞而至,鞋边沾着泥水。
"使君唤我?"
周默推过一杯热茶:
"文和暖暖身子。刚接到消息,孙策可能要对刘繇动手了。"
贾诩接过茶盏,热气氤氲了他深邃的眼睛:
"雨季用兵,非智者所为。孙策有周瑜辅佐,当不会犯此大忌。"
"我也是这么想。"周默走到窗前。
"不过,这正是我们加强南方布局的好时机。"
转身道:"派往江东的工匠出发了吗?"
贾诩点头:"昨日己启程,由邓展护送。按使君吩咐,除造纸术外,还带了水车图样。"
"刘表那边呢?"
"蒯越返回襄阳后,刘表似有动摇。蔡瑁则加紧与曹操联络。"
周默正要说话,忽听外面一阵喧哗。
典韦匆匆来报:
"主公,那个...厨房檐角塌了,砸坏了新送来的鲜鱼!"
周默与贾诩相视一笑。
"走,看看去。"周默拿起油纸伞。
"顺便尝尝厨房新做的蒸饼。"
雨中,将军府后院一片忙乱。
仆役们正在清理坍塌的屋檐,几条鲤鱼在积水里扑腾。
厨娘满脸愁容:"使君,今日的鱼羹怕是..."
"无妨。"周默弯腰捡起一条尚在挣扎的鲤鱼。
"洗洗还能吃。倒是你们小心些,别被碎瓦伤了。"
厨娘感激涕零,连连称是。
贾诩在一旁看着,眼中闪过深思。
##
寿春,袁术府邸。
"啪"!一个精美的瓷盏被摔得粉碎。
"又是雨!天天下雨!"袁术暴跳如雷。
"我的五万大军就这么在营里发霉!"
谋士们噤若寒蝉。
良久,杨弘小心翼翼道:"主公息怒。雨季不利行军,张绣小儿暂且放他一马。不如..."
"不如什么?"袁术瞪眼。
杨弘硬着头皮道:"不如修缮宫室,广纳美人。待天晴再战不迟。"
袁术脸色稍霁:"说来也是。我这府邸确实配不上'西世三公'的威仪..."
突然压低声音:
"听说长安周默造了新式纸张,光滑如绢?派人去买些来,我要写...重要文书。"
阎象闻言色变:"主公,莫非是要..."
袁术挥手打断:"我自有主张!"
走到廊下,望着如注的雨水,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
"待我'顺应天命'之时,你们都是开国元勋!"
一道闪电划破长空,照亮了袁术扭曲的面容。
雷声轰鸣,仿佛上天发出的警告。
(http://www.00ksz.com/book/gfdi0b-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