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水军之争
乌林曹军大营,晨雾弥漫。
曹操立于中军大帐前,望着江面上操练的水军。
北军士兵在摇晃的战船上站立不稳,不时有人失足落水,引来岸上军士的哄笑。
"丞相请看..."
许褚指着江面道:"那些荆州降兵倒是如履平地。"
曹操眯眼望去,只见荆州水兵在甲板上奔走如飞,而北方士兵则紧抓船舷,面色发青。
突然一艘战船转向过急,船身倾斜,十余名北方士兵惊叫着滚落江中。
"混账!"
夏侯惇怒喝一声,纵身跃上一匹快马,沿江岸疾驰而去。
临近落水处,他猛地勒马,从马鞍上解下绳索,手腕一抖,绳头如灵蛇般飞出,精准缠住一名正在下沉的士兵。
只见夏侯惇臂上肌肉暴起,竟将那士兵连人带水从江中拽起,甩到岸上。
这时,程昱快步走来:"丞相,荆州降将蔡瑁、张允求见。"
"让他们进来。"
曹操眉头一挑,看了眼刚刚出事的地方转身进入大帐。
不多时,帐帘掀起,两位荆州水师将领躬身而入。
蔡瑁年约西旬,面容白净,一身锦袍;
张允则身材魁梧,满脸虬髯,走路虎虎生风。
"末将参见丞相!"
二人齐声行礼。
曹操似笑非笑:"二位将军有何要事?"
蔡瑁上前一步:"丞相容禀。末将观我军水师虽众,但北人不谙水性,阵型散乱。若与东吴水军正面交锋,恐难取胜。"
张允接口道:"末将二人久在荆州统领水师,熟悉长江水文。愿为丞相训练水军,以抗周瑜!"
帐中诸将闻言,神色各异。
夏侯惇冷哼一声:"败军之将,也敢言勇?"
蔡瑁面不改色:"夏侯将军明鉴。荆州之败,非战之罪,实乃刘琮懦弱,未战先降。若论水战,末将敢说,江东无人能在长江上与我一战!"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转头看向坐在角落的郭嘉:"奉孝以为如何?"
郭嘉轻咳两声,苍白的面容在晨光中更显憔悴。
"蔡、张二将确是水战良才。只是..."
他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曹操追问。
"只是二人新降,忠心未可知。"郭嘉压低声音,"若委以重任,恐有反复。"
曹操沉思片刻,想到于禁战败,突然大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蔡瑁、张允听令!"
二人连忙跪地。
"即日起,命你二人为水军正副都督,全权负责水师训练!十日之内,我要看到一支可与东吴抗衡的水军!"
蔡瑁、张允大喜过望,连连叩首。
"末将定不负丞相厚望!"
-----
七月十五,赤壁东吴水寨。
周瑜正在楼船上检阅水军,忽见斥候快船飞驰而来。
"报——!曹军水师近日大有改观,阵型严整,操练有度!"
周瑜手中令旗一顿:"可知何人指挥?"
"荆州降将蔡瑁、张允。曹操委以水军都督之职,日夜操练。"
周瑜脸色骤变,手中令旗"咔嚓"一声折断。
鲁肃见状,连忙挥退左右:"都督?"
"蔡瑁、张允..."
周瑜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名字。
"此二人久在荆州统领水师,熟知长江水文,精于水战阵法。若由他们训练曹军,必成心腹大患!"
鲁肃也变了脸色:"那我们的火攻之计..."
"更难了。"
周瑜望向西北方向,眼中忧色更浓。
"蔡瑁必会防范火攻,更会利用水文优势。加上至今未有东风..."
正说着,亲兵来报:
"都督,江面发现一艘小船,自称诸葛亮求见。"
周瑜与鲁肃对视一眼:"快请!"
一盏茶后,诸葛亮在周瑜舱中落座。
两人对坐案前,中间摊开一张长江水文图。
"孔明此来,可是为东风之事?"
周瑜开门见山。
诸葛亮轻摇羽扇:"正是。亮观天象,三日内当有东风,但仅持续半日。"
周瑜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来:
"可惜曹操己命蔡瑁、张允训练水军。此二人深谙水战,必会防范火攻。"
诸葛亮微微一笑:"都督勿忧。亮有一计,可除二人。"
"哦?"
周瑜身体前倾。
诸葛亮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
"此乃蔡瑁写给其族弟的密信,被我军截获。信中多有怨怼曹操之语..."
周瑜接过细看,突然拍案叫绝:
"妙计!只是...如何让曹操看到此信?"
"亮己安排妥当。"
诸葛亮胸有成竹。
"只需都督派一可靠之人,扮作荆州信使..."
两人密议至深夜,诸葛亮方才告辞。
临行前,周瑜突然问道:"孔明既知天象,可知这东风何时来?"
诸葛亮仰望星空:"七月十八,寅时初刻。"
------
翌日,乌林曹军水寨。
蔡瑁正指挥水军演练阵法。
只见数百艘战船在江面上变换队形,进退有度,与数日前己判若两军。
"左翼包抄!右翼迂回!"
蔡瑁站在楼船上高声喝令,旗语兵迅速打出信号。
曹操在观战台上看得连连点头:"有此水师,何愁周瑜不破?"
郭嘉却眉头紧锁:"丞相,蔡瑁练兵有方不假,但水寨布置似有疏漏。"
"哦?"
"各船间距太近,又多用绳索相连。若遇火攻..."
曹操不以为然:"奉孝多虑了。蔡瑁久经水战,岂会不防火攻?这般布置,必是为了便于指挥。"
正说着,一名亲兵匆匆跑来:
"报!抓获一名荆州细作,身上搜出密信一封!"
曹操接过一看,脸色顿时阴沉如水。
信中,蔡瑁竟称曹操为"北地莽夫",并暗示时机成熟时将率水军投奔东吴。
"好个吃里扒外的狗贼!"
曹操勃然大怒。
"来人!立刻拿下蔡瑁、张允!"
郭嘉连忙劝阻:"丞相,此信来历不明,恐有诈..."
"宁可信其有!"曹操厉声道,"此二人本非我嫡系,留之必为后患!"
当夜,蔡瑁、张允被以"通敌叛国"之罪斩首示众。
曹军水师一时群龙无首,训练陷入停滞。
------
七月十七,赤壁东吴水寨。
周瑜接到密报,仰天大笑:"天助我也!蔡瑁、张允己死,曹军水师再无良将!"
鲁肃却忧心忡忡:"都督,明日便是孔明所说东风之期,可江上依旧风平浪静..."
周瑜走到船头,伸手感受风向:
"传令全军备战,多备火船、引火之物。另派老将黄盖准备二十艘火船,明日寅时听令行事!"
"若...若无东风呢?"
鲁肃小心翼翼地问。
周瑜目光坚定:"那就创造东风!"
夜幕降临,长江两岸,两大阵营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最后准备。
曹操在处死蔡瑁、张允后,又重新任命于禁、毛玠统领水军;
周瑜则亲自检查每一艘火船,确保万无一失。
江风渐起,吹动周瑜的战袍。
他仰望星空,喃喃自语:"孔明,你说东风会来,可莫要骗我..."
远处,长江水浪轻轻拍打着船舷,仿佛在回应这位年轻都督的期盼。
(http://www.00ksz.com/book/gfdi0b-20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