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风起赤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0章 风起赤壁

 

第二百章 风起赤壁

建安十年七月初三,乌林曹军大营。

曹操背着手站在江边高台上,望着对岸隐约可见的东吴水寨。

长江在此处宽达数里,浊浪滔滔,江风卷起他的猩红披风,猎猎作响。

"丞相,乐进败了。"

郭嘉缓步走来,脸色比平日更加苍白,手中竹简上沾着点点血迹。

"五千精骑折损大半,仅剩千余人逃回。"

曹操眼角抽搐了一下:"刘备竟还有余力设伏?"

"非但如此。"

郭嘉低声道,声音被江风撕扯得断断续续。

"细作来报,孙权己命周瑜为都督,程普为副,率三万水军西进,不日将抵赤壁。"

曹操猛地转身,腰间佩剑与铠甲相撞,发出清脆声响。

"来得正好!省得我一个个收拾!"

他大手一挥,甲胄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光。

"传令,全军备战,我要在这长江之上,一举歼灭孙刘联军!"

郭嘉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叹一声,目光扫过江面上密密麻麻的曹军战船。

-----

七月初五,曹军大帐。

众将齐聚,商议破敌之策。

烛火摇曳,将众将的影子投在帐幕上。

曹操意气风发地指着沙盘:"我军虽不习水战,但兵力十倍于敌。只需用铁索连舟,便可如履平地!"

帐中诸将纷纷称善,唯有郭嘉眉头紧锁。

曹操注意到他的异状,问道:"奉孝有何高见?"

郭嘉轻咳两声,指节敲击沙盘边缘:"丞相,连舟虽稳,但有一患。"

"哦?"

"若敌军用火攻..."

曹操哈哈大笑,笑声在帐内回荡:

"奉孝多虑了!如今正值盛夏,东南风盛行。周瑜若用火攻,岂不是烧他自己?"

"父亲,郭祭酒所言不无道理。"

曹昂突然开口,年轻的面庞在烛光下显得格外坚毅。

"我军多为北人,不谙水性。一旦火起,恐难应对。"

曹操笑容收敛,手指无意识地着剑柄:"那依你之见?"

"可分兵两路。"

曹昂微微思索后指着沙盘。

"一路水军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另一路从陆路绕道夏口,断其后路。"

郭嘉点点头,补充道:"可先派小股船队试探,观其应对,再做决断。"

曹操捻着胡须,来回踱步。

帐中一片寂静,只听得见他的靴子踩在地毯上的闷响。

良久,曹操终于停下:"就依奉孝和子修之言。先派于禁、毛玠率轻舟百艘,试探敌军虚实。"

------

七月初七,赤壁江面。

于禁率领的曹军船队顺流而下,首逼东吴水寨。

这些轻舟虽小,但行动灵活,船头皆包铁皮,适合撞击。

"将军,前方发现东吴战船!"

瞭望兵高声预警。

于禁眯眼望去,只见十余艘艨艟斗舰正迎面驶来,船头飘扬着"程"字大旗。

"是程普!"于禁冷笑,"传令,一字排开,准备接战!"

两军船队逐渐接近,箭矢破空声不绝于耳。

曹军轻舟灵活地穿梭于浪涛之间,铁皮船头狠狠撞向东吴艨艟。

一名东吴水兵被撞落江中,惨叫声很快被浪涛吞没。

"将军,程普旗舰在右翼!"

副将高喊。

于禁冷笑:"集中火力!"

数十支火箭划破长空,钉在程普旗舰的帆布上,顿时燃起熊熊大火。

曹军虽不善水战,但仗着人多势众,渐渐占据上风。

就在曹军占据上风之际。

突然,东吴船队后方杀出一支奇兵,为首的是一艘巨大的楼船,船头站着一位银甲白袍的将领,正是周瑜!

"周瑜在此!"

楼船上万箭齐发,曹军顿时死伤惨重。

"放火船!"

周瑜一声令下,数十艘满载干柴火油的小船顺风冲向曹军队列。

"转舵!快转舵!"

于禁嘶吼着,但火船己如离弦之箭。

一艘火船撞上于禁的副舰,火焰瞬间吞噬了整个甲板。

士兵们尖叫着跳入江中,不会水的北军在浪涛中挣扎沉没。

"快撤!"

于禁见势不妙,急令调转船头。

但为时己晚。

火船撞入曹军队列,顿时烈焰冲天。

曹军士兵惊慌失措,有的跳江逃生,有的被活活烧死。

烈焰映红了半边天空,黑烟滚滚。

于禁在亲兵拼死保护下,乘小舟狼狈逃回,身后是燃烧的战船和漂浮的尸体。

此战曹军损失战船七十余艘,伤亡三千余人。

当晚,曹军大营。

曹操脸色阴沉如铁,手指敲击案几的节奏暴露了他内心的怒火。

"损兵折将,你还有脸回来?"他盯着跪在地上的于禁。

于禁以头抢地:"末将无能,请丞相治罪!"

郭嘉咳嗽着劝道:"丞相,此败非于将军之过。周瑜狡诈,火攻之策防不胜防。"

"奉孝不是说此时不会刮东南风吗?为何今日..."

曹操余怒未消。

"天有不测风云。"郭嘉苦笑,苍白的面容在烛光下更显病态。

"不过经此一役,可见周瑜确有火攻之意。我军当加倍防范。"

曹昂趁机进言:"父亲,不如暂缓进攻,先巩固江夏防务。待秋冬季节,风向转变,再图进取。"

曹操沉吟良久,终于点头:

"也罢。传令,水军退守乌林,加强巡逻。另派夏侯渊率一万精兵增援夏口,防止孙权偷袭后路。"

同一时刻,赤壁东吴水寨。

周瑜站在楼船甲板上,望着西北方向隐约可见的曹军营火,眉头紧锁。

鲁肃走来,战袍上还带着烟火气息:

"都督,今日大胜,将士们士气高昂,为何反见忧色?"

周瑜长叹一声,指向江对岸:

"子敬请看,曹军虽败一阵,但主力未损。那些连在一起的巨舰,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都督不是己定下火攻之计?"

鲁肃不解道。

"火攻需借风力。"

周瑜摇头,手指轻抚过船栏。

"今日偶得东南风,实属侥幸。盛夏时节,多是南风或西风,对火攻不利。"

鲁肃恍然:"所以都督在等..."

"等一场东风。"周瑜仰望星空,眼眸中倒映着璀璨银河。

"一场足以烧尽百万曹军的东风!"

江风骤起,吹动周瑜的战袍。

远处长江奔流不息,仿佛在诉说着这场大战的莫测风云。

------

七月初十,长沙临湘城。

诸葛亮站在观星台上,手中羽扇轻摇,仰观天象。

刘备悄然走近:"孔明,可有发现?"

"主公。"诸葛亮收回目光,"三日内,当有东风。"

刘备大喜:"如此,火攻之计可成!"

诸葛亮却神色凝重:

"然此风持续时间不长,必须一击而中。亮需亲往赤壁,与周瑜商议具体部署。"

"太危险了!"刘备急道,"若被曹军发现..."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诸葛亮淡然一笑。

"主公放心,亮自有分寸。"

当夜,一叶扁舟悄然离开长沙码头,向赤壁方向驶去。

船头,诸葛亮迎风而立,衣袂飘飘,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长江两岸,两大阵营数十万大军严阵以待。


    (http://www.00ksz.com/book/gfdi0b-20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