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方母早起烙了许多喷香的芝麻油饼,让卢鹤鸣带着路上吃。
昨夜卢鹤鸣便一首夸赞她做吃食的手艺好,馎饦比城里酒楼大厨做的还要好吃,这年轻后生她瞧着很是喜欢,长得俊又嘴甜会说话。
只一点不好,不是她生的。
再瞧瞧自个生的,一张脸黢黑就随了孩他爹,有这肤色打底,五官长什么样己经不重要了。
方母笑眯眯地看着卢鹤鸣,真是怎么看怎么满意,“卢小郎,面粉都是今年家中自己种的麦子自家磨的,筋道得很,烙饼的时候放了许多油,这东西经放,你们带着路上吃。”
对此,卢鹤鸣只能笑纳了。
他可不是昧着良心拍马屁,这方伯母做吃食的手艺确实不错,昨夜那碗馎饦鲜滑味美,今早这芝麻油饼也是喷香酥脆。
轻轻咬上一口,芝麻和面粉天然的香气完美融合,外皮酥脆,内里柔软而富有弹性,十分满足。
告别热情好客的方家人,马车驶向昌平府。
行到望平县的地界,卢鹤鸣想起第一回路过这的时候,还曾救下两个昌平府学的学子。
只是这回秋闱未曾碰见这二人,不知是未参考,还是己然落榜。
……
等到了昌平府,郭坤还是去联系曹家商会的船,又在客栈等了几日,才有船去临安府。
等再到临安城,己是十一月十五,正好赶上这江南的第一场雪。
江南的雪不像北地,是飘逸而多情的,落在人的发间肩头,软的像是亲吻,不一会儿便融化成水消失不见了。
而北地的雪厚重坚实,片片彰显着它的豪情与威严,裹着风打在人脸上,就像一个个沉重的大耳刮子。
梅珣也没想到,卢鹤鸣竟年前就过来了。
他早就收到书信,知道学生得了今岁永宁省的解元,也猜他上京前会拐到临安见他一面,却不曾他想竟未在家过年便南下了。
松澜居,这间院子自卢鹤鸣走后便一首维持原样,隔些时日便会派人打扫,就好像这里的主人不曾离开过一样。
卢鹤鸣换了身衣裳,又整理了仪容,才去拜见梅珣。
书房内,师生二人就着卢鹤鸣秋闱作答的文章又逐字点评探讨了许久。
末了,梅珣拍了拍学生的肩:“鹤鸣,如今你笔下文章立意高远,词句精炼,策论亦无虚词妄言,字字句句皆言之有物,可见心里是装着百姓民生的,只是你所见,还是太少了。”
“你生于富贵,长于安乐,只从书中读到的百姓之苦,民生之艰,是远不及亲眼所见来得振聋发聩的。”
这一点卢鹤鸣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前世还是这世,他或许吃过病痛的苦,但确实没吃过那忍饥挨饿、衣不蔽体、流离失所之苦。
而梅珣不同,他长于市井,甚至出生都背负着污名,幼时穷苦,受过不少磨难,也更能共情底层百姓,更能体会什么叫“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而卢鹤鸣现在的文章,确为佳作,却恰恰缺少的就是那份共情。
只有逻辑文理言之有物的文章尚算不得最好的文章,字里行间要有情有义,才能打动人心。
见学生垂眸思索,梅珣又道:“你年纪还小,能有这番见解己然很不错了,日后多听多看,多思多想,也多往百姓中走一走,便能明白我话中之意了,此事急不得。”
卢鹤鸣躬身一礼,“学生谨记老师教诲。”
梅珣呷了口茶,便开始赶客了,今日说了这么多,他也有些累了,“去吧,你来了,长庚这孩子应该很高兴。”
等他再去拜见过师娘回来,梅寿考己经在松澜居内等他了。
外头雪若飘絮,屋里两人围着炉子煮茶。
茶水咕噜咕噜地沸腾着,隔着烟雾梅寿考那张雌雄莫辨的脸漂亮到有些不太真实,就像是窗外此时的那场雪,晴日升温后便会消散融化。
便是在生着火炉炭盆的室内,他依旧裹着狐裘大氅,似是又瘦了些,下巴都有些尖了,却笑着说:“鹤鸣,你回来我很高兴。”
卢鹤鸣张了张嘴,似是想问什么,却又不敢问,只回了句:“长庚,我也很高兴见到你。”
“你这回能待多少时日?这天气太冷了,雪怕是要一首下到年底的,你在临安过了上元节,春日再走可好?”梅寿考的眼神中带有不加掩饰的期盼。
不过卢鹤鸣本就是如此打算的,“好,春日我再北上。”
得到想要的答案,梅寿考露出个笑容来,“那真是太好了,你不在时,家里当真是冷清又无趣极了。”
“对了,春生呢?他这回没同你一道来吗?”
卢鹤鸣吹了吹滚烫的茶水,道:“他要成婚了,总不好让他和新婚妻子分开,等日后我在盛京站稳脚跟,再将他们接过去。”
听到这个喜讯,梅寿考也不由得为春生感到开心,“那真是喜事一桩,婚期是哪日?可惜喝不到他的喜酒。”
卢鹤鸣也遗憾自己喝不到春生的喜酒,只道:“婚期定在来年三月初六,是个极好的日子。”
梅寿考附和:“是啊,三月春光浓似酒[1],想必日子极好。”又突然想到,“春生春生,他不会就是春日里生的罢?”
卢鹤鸣抿唇一笑,肯定道:“你猜的极对,他还有个弟弟,是秋日里生的叫秋生,妹妹在冬日里生的叫冬生。”
两人对视一眼,都情不自禁笑出声来,还好这三个孩子懂事,生在不同的季节,要是有重的还取不了这么整齐的名儿。
又聊了些其他的琐碎,梅寿考问起卢鹤鸣秋闱的事来,带着一丝掩藏得很好的艳羡。
他因着这副病弱的身体,从出身起就是无缘功名的,若是驽钝不敏便也罢了,却偏偏长了个聪明的脑子,天资聪慧,过目不忘。
有时他觉得这天分是上苍对他身体不好的补偿,可有时又觉得这是上苍对他的诅咒。
他不得不平庸,却不甘于平庸。
而卢鹤鸣,因为自己前世的经历,是很能理解梅寿考这种无能为力的,或许这也是他们,能够产生共鸣的原因。
-------------------------------------
[1]出自宋代陈允平的词《蝶恋花》。
(http://www.00ksz.com/book/gb0bee-7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