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秋闱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9章 秋闱二

 

等检查并无错漏之后,他草草用过午饭,沿着这小小的号舍内走了几圈权当是消食了。

过后便靠在墙上小憩了一会儿,一上午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使得他的头有些隐痛,急需放空思绪来休息缓解。

约莫一刻钟后,又爬起来继续握笔答题。

他本经治的是《周易》,五经义题便也只需答《周易》的西道即可。

《周易》是五经中公认最难的一经,还有其为众经之源的观点,但以《周易》为本经的学子却不少,秋闱分阅五经的十八房同考官中,《诗经》、《周易》便各占五房。

不过《周易》此书洁静精微,立意超绝,能够从哲学理论的高度概括事物的本质,就是卢鹤鸣一个接受过现代高等教育的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蕴藏的独属于先贤古人的智慧。

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1]。

等到号舍内日光渐渐西斜,落在矮墙上画下一个橘色的剪影,这第一个白日便要过去了。

考生们也纷纷染上蜡烛,秉烛作答。

卢鹤鸣写下最后一个字,选择收卷不答了,他白日答了一天的题,此刻神思倦怠,强撑着也写不出好文章来。

左右他只剩两道经义题和一道诗题,晚间琢磨琢磨诗题,明日上午将经义题答了,下午誊抄卷子,时间倒尚算充裕。

卢鹤鸣透过窗看外头的夜色,只觉有些不妙,天上不仅无一点星子,似是还起了风,这要是下起雨来,可就不妙了。

他将答卷卷好放入羊皮袋里,又将包袱里带的油布搭在头顶,取出一件厚实的袍子裹在身上。

将一切准备工作做好,才思索着诗文如何下笔,沉沉睡去。

到了后半夜,一阵“沙沙沙”地水声将他从与周公的相会中唤醒,他甚至睡梦中还在提笔作诗。

果不其然,下起了雨,这雨势还不小,凉意被水汽裹挟着若有若无地漫进一间间号舍内。

这一场雨,也不知会冲走多少人蟾宫折桂的美梦。

还好卢鹤鸣有一位参加过多次秋闱,有丰富应考经验的老父亲,将他之前踩过的坑,碰到的麻烦事都替儿子想到了。

有些经验不足的学子便没有想着要带防雨的油布,也没有能放水的羊皮袋子,甚至有些,都没想着带件厚实些的衣裳。

那些号舍内漏雨的,夜间未加衣裳着凉的,还有倒霉的考卷被雨水打湿了的。

西面都有咳嗽声、惊呼声传来,甚至有学子捂着被雨水打湿的卷子嚎啕大哭的,既是哭自己的粗心大意,也是哭又要浪费三年的时间。

三年又三年,少年郎考成白发翁,人生又有多少个三年可以浪费呢?

卢鹤鸣对面的那几个考生因看到了他搭油布,又添衣裳的举动,倒是跟着做了,得以幸免于难。

一时间心下感慨,原本以为这少年郎是来混次经验的,谁知他竟比那考过不知多少年的老手还准备充分。

-------------------------------------

[1]出自唐代白居易《感时》


    (http://www.00ksz.com/book/gb0bee-6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