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时间都在船上度过,等到临安府下船时,卢鹤鸣踩在久违的土地上时腿都是飘的。
这一路行船再稳,总归是在水波里晃荡,没想到他在船上没晕,反倒是下船之后开始晕了。
好在郭坤眼疾手快,一把将摇摇晃晃的卢鹤鸣捞起来放在了背上,好在没被像拎鸡仔一样拎着后脖颈,可能这便是属于雇主的特殊待遇吧。
在客栈里躺了两天,卢鹤鸣才终于缓过神来。
这两天春生一首在客栈照顾他,在此期间郭坤兄妹也没闲着,将那个鸦儿胡同梅府中的情况给打听清楚了。
这兄妹俩既能当护卫,又能当探子,卢鹤鸣不得不在心中为自家老爹的慧眼识珠默默点赞。
这梅府没辜负卢鹤鸣的期望,确实来头不小,主人家乃是前户部尚书兼内阁议政大臣梅珣,也就是王拂春的前任上官。
这位梅尚书己于去岁五月上书致仕,但问题是这样一位位高权重的内阁大臣,圣上却并未挽留,折子一上便立马朱笔御批,允了此事,因此外界多方传言他是不知因何事得罪了圣上,失了圣心,这才“被迫”致仕的。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1]。
梅府煊赫时自然门庭若市,可一朝没落便乏人问津。
要知道当今陛下如今这性子喜怒无常得很,梅珣犯了他的忌讳,今日可以网开一面给他告老还乡的体面,保不齐哪一日改了主意,梅府满门便要大祸临头,其亲朋党羽说不定也会受到清算。
此时往日与梅府走得近的与之割席都来不及,又何谈有人会上门烧这冷灶?
“少爷,这梅尚书如今自身难保,连府上大少奶奶的娘家都与之断绝关系了,生怕受其牵连,王大人却推荐您拜他为师,不会是要害咱们吧?”
春生听了郭坤打听来的这些消息,不由得怀疑起王拂春的用意来。
卢鹤鸣摇头,出言否认了春生的想法:“你家少爷我难道是什么要紧人物?值得三品大员如此迂回的设计陷害不成?”
世人眼中的梅府此时是刀悬脖颈之态,但手握剧本的卢鹤鸣却知道,乾德帝虽喜怒无常,到底是念着一丝从前的君臣情谊,未对梅家起杀戮之心。
又或许是因为梅珣其人,官声极好,为官多年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极得民心,又颇受读书人推崇,乾德帝不好痛下此杀手,便将他远远地赶出盛京眼不见为净。
不过梅府沉寂五年,到秦太后掌权后,或是有惜才之心,或是展现其仁厚之意,秦太后曾三次传召复用梅珣,不仅官复原职,甚至加一品太傅衔,着其教导年幼的小皇帝。
但梅珣不知是否厌倦了官场沉浮,三次均以年事己高,精力不济,无法为朝廷分忧为由婉拒了秦太后的传召。
被拒绝的秦太后却不动怒,反而对梅府再三嘉奖施恩,引为一段佳话。
而秦太后此礼贤下士之举,也赢得了不少朝臣士子的忠心,进一步巩固稳定了当时处于权力更迭期的政权。
所以,成为梅珣的学生不是索命绳,而是青云梯。
春生本来是想劝自家少爷打道回府,不要趟这梅府的浑水,但见他一副吃了秤砣铁了心的样子,无奈只能去按他要求准备拜师礼。
-------------------------------------
[1]出自清代戏曲家孔尚任所作《桃花扇》中的一段唱词。
(http://www.00ksz.com/book/gb0bee-5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