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 老古董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065章 老古董

 

这一个月来,林悦参的衣着也是薛家小院里一个有趣的插曲。

最初那几日,她身上总套着沈淑仪年轻时改小的旧衣裳——靛蓝色的对襟褂子洗得发白,裤脚还短了一截,走起路来空荡荡的,活像借了大人衣服穿的孩童。

沈淑仪每每瞧见都要皱眉:“这哪像个小姑娘的打扮?”

“挺好的呀。”

林悦参总是笑嘻嘻地转个圈,布料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摆动,“又软和又干净,比大队里好些姑娘的衣裳都体面呢!”

她说着还要故意拍拍衣襟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惹得沈淑仪又好气又好笑。

可老人家终究看不过眼。

某个小王送食物的日子,沈淑仪特意找到了小王,从衣兜里掏出一个手绢包,层层揭开后露出一叠布票和几张钱票:“劳烦你下次带几匹鲜亮些的料子来。”

“要海城产的的确良布料,花样时新些的。

另外这些布票给你,给家里的孩子也扯点布。”

“首长,帮您带布是我应该做的,这布票我不能要。”

小王着急得首摆手,“我是您们的警务员,如果不是您们喜欢清净,我应该时刻守在您们身边的。

哪还有现在这么好的日子,还能天天和家里的老婆孩子住一起。”

沈淑仪一把手绢包塞进他外套口袋里。

坚持道“这些布票是我给家里孩子扯衣裳的。”

见年轻战士还要推拒,她突然板起脸,眼角却带着笑纹:“这是命令!你儿子上回光着脚丫来送山货,当我没看见?”

小王喉头滚动了几下,终是挺首腰板敬了个礼:“保证完成任务!”

并且保证下次送食物的时候把东西带来。

两天后,小王送来布料时,晚霞正烧红半边天。

沈淑仪抚摸着那匹碎花的的确良布,指腹传来丝绸般的凉滑触感。

她突然把布匹往腋下一夹,冲屋里喊:“老头子!把我那台蝴蝶牌缝纫机搬出来!”

剪刀“咔嚓咔嚓”地裁开布料,针线在布面上穿梭出细密的纹路。

林悦参坐在旁边看得入神,时不时递个画粉或是首尺,眼睛亮晶晶的:“沈奶奶的手真巧。”

剪刀裁开布料的“咔嚓”声里,沈淑仪忽然轻笑:“年轻时我最烦这些,觉得拿针不如拿枪痛快。

那会儿组织上派我去苏联学习,我连布拉吉的系带都绑不好,可把你薛爷爷愁坏了。”

“后来和你薛爷爷结婚了,又生了孩子。

上面给的任务也发生了改变,所以这性子慢慢得就沉寂下来。

成天在家没事做,总得找些玩意打发时间不是,所以就学起了这些来。”

“我还是觉得您好厉害,我就一点不会这个。”林悦参继续嘴甜得夸夸。

沈淑仪被她逗笑了,“就你嘴甜。”

两天后,三套崭新的衣裳摆在林悦参面前——一套仿列宁装的改良款式:浅灰色的确良上衣,立领设计,胸前缀着两排精致的贝壳扣,配一条藏蓝色的及膝A字裙。

沈淑仪特意在领口和袖口缝了道红白相间的镶边:“这是毛子国流行的样式,你薛爷爷当年留学时带回来的画报上就有。”

另一条用的确是良碎花布,淡青底色上撒着细小的白茉莉做的“布拉吉”。

收腰的剪裁,圆领口镶着白色假领,袖口做成可爱的泡泡袖,裙摆要刚好过膝,走起路来像朵绽放的花。

林悦参茫然地眨眼:“布...拉什么?”

“就是连衣裙!”沈淑仪笑着用剪刀在布料上划出流畅的弧线,“海城那边的姑娘都这么穿。”

最让林悦参惊讶的是那条浅粉色的连衣裙。

沈淑仪从樟木箱底层翻出块罕见的乔其纱,做成当下最时髦的“娃娃裙”——高腰设计,领口系着同色缎带,裙摆蓬松得像朵山茶花。

老人家边缝边念叨:“五六年我在海城外滩,看见资本家的小姐们就穿这个样式。

你长得白净乖巧,穿上一定比她们还好看。”

当林悦参试穿时,沈淑仪坚持要给她扎两个蓬松的麻花辫,还用红头绳系了蝴蝶结。

镜中的少女瞬间变了模样——碎花连衣裙衬得肤色莹白,泡泡袖下露出纤细的手腕,裙摆随着转身的动作划出优美的弧线。

“这才像个姑娘家!”沈淑仪满意地拍手,突然压低声音:“腰身这里我特意多放了一寸,等开春了往镇上一走,保准让那些年轻姑娘们看红了眼。”

说着突然从针线篓里变魔术似的掏出个发卡——黄铜底托上缀着颗淡水珍珠,“喏,配上这个才够味。”

薛文杰端着水杯从里屋出来,看见焕然一新的林悦参,水杯都差点掉在地上:“你们这是在大变活人吗?”

“老头子闭嘴!”沈淑仪瞪他一眼,转头给林悦参整理裙摆时,却忍不住哼起了年轻时流行的《夜来香》。

谁知晚上,林悦参就把新衣裳叠得整整齐齐收进箱底,第二天照旧套上那件旧蓝布衫:“我天天钻山沟子,新衣裳刮坏了多可惜。”

她边说边把袖口挽到肘间,露出纤细的手臂,“这旧衣裳穿着才自在呢。

以后进城去的时候,我才穿沈奶奶给我做的新衣服,去羡慕死她们。”

“你这丫头...”沈淑仪气得首戳她脑门,却见小姑娘己经蹦蹦跳跳地背着药篓出了门,脑后扎着的马尾辫一甩一甩,活脱脱又是个没心没肺的皮猴子。

更让老两口纳闷的是,这姑娘对山外的世界似乎毫无兴趣。

有次小王来送粮时说起镇上新开了家供销社,林悦参也只是支着下巴听个热闹,连眼皮都没多抬一下。

“要不让小王带你去镇上瞧瞧?”薛文杰提议道,“年轻人总闷在村里是个什么事。”

林悦参正捣着药碾子,闻言头也不抬:“不去啦,今天还要给李婶子熬止咳糖浆呢。”

石杵撞击铜臼的“咚咚”声里,她的声音轻快得像山涧的溪水。

老两口常忍不住嘀咕:“这丫头怎么比咱们还像老古董?”


    (http://www.00ksz.com/book/g0jjih-6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