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将额头前面的“门帘”从中间掀开,艰难的嘘了口气。
“到底是谁发明的这个门帘子啊!
我都看不到路了!”
刘粟不客气的嘲笑道:
“我见父王戴着的,比你这个还要长呢,也没见挡住眼睛,是不是你太矮了?
扎心了!
刘盈大哭。
他的温柔阿姐去哪了?
快变回来啊!
“哎呦!”
努力和“门帘子”作斗争,不让它打脸,刘盈却忽略了脚下,被长长的衣摆一绊,瞬间就和大地来了次亲密接触。
“噗嗤!”
刘粟失笑,旋即又有些担忧。
“阿弟,大典可没几日了,你这般可不成呀,万一在册封礼上摔了跤,可如何是好?”
刘盈扯了扯身上的平地摔神器:
“到底是哪个想不开的,发明的这衣服?
简首造孽啊!”
叔孙通挠了挠越发稀疏的头啊,这几日,他是什么儒家的克己复礼都顾不得了。
教公子礼仪这活,谁干都得疯。
简首造孽啊!
叔孙通指了指“门帘子”:
“公子,此物为旒,也称作玉藻。平天冠和冕服,这些都是源自天子之礼。
据说从黄帝时期就流传下来,代代周天子都如此穿着。”
刘盈扭了扭身子,起名字就不能通俗易懂一点?
“可我没觉得有多天子,多隆重,只觉得快要累劈叉了。
里三层、外三层,里里外外又三层,处处都是在和自己过不去。
周天子的小脑那么发达,都不摔跤的吗?”
叔孙通不知道小脑是什么,和摔跤又有什么关系。只能底气不足,强撑着说道:
“郁郁乎文哉!
周之礼乐,垂范天下。
此乃贤君所为。
文化人的事,怎么能嫌弃繁琐?”
刘盈却敏锐的发现了华点:
“叔孙先生你只说周天子,那秦国呢,始皇帝呢?
始皇车同轨,书同文,服饰定然也有定制吧?”
叔孙通心下有些惴惴,公子这话——
听着风向不太对啊?
“公子,天子服章皆有典礼,暴秦灭去礼学,废六冕礼,乃蛮夷的粗鄙之举。
吾等既然鼎定新朝,自然要恢复周礼!”
儒家的老祖宗孔子很是推崇周礼,所以大王让他制定礼仪的时候,叔孙通自然激情满怀的把周礼掏了出来。
刘盈瞪大了眼睛,六冕?
一套就累屁了,六套?
那不是要了亲命了!
“我们为何要恢复周朝礼仪?
秦朝的祭服,是什么样子?”
不好,他怎么仿佛在公子身上嗅到了熟悉的味道。
无赖味儿!
叔孙通面色一僵,还来不及回答,就看到刘邦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身上的礼服扯得乱七八糟,平天冠随意的拎在手中。
刚进了殿门,就大声嚷嚷起来:
“叔孙通,乃公有事找你!
你这老小子要累死乃公吗?
乃公可不是没见识的小崽子,由着你糊弄。
寡人又不是没见过始皇帝,人家明明就穿的是袀玄,哪怕是祭服也是袀玄。
我就穿那个,给乃公换了!”
刘盈瞪大了眼睛,没见识的小崽子说谁呢?
刘邦将冕冠一丢,岔着腿往地上一坐,仿佛看不到叔孙通己经铁青了的面色。
“还有这帽子,你订的那个礼仪,要拜多少次你自己没点数吗?
三伏天,戴着这几斤重的平天冠,你瞧乃公像个自己找罪受的傻子吗?
改,改,都改了!”
这简首是在挑衅他们儒家的信仰!
叔孙通试图做着最后的挣扎:
“平天冠乃是源自黄帝,意味着我大汉乃中原正统,炎黄苗裔,暴秦乃蛮夷之君,大王万万不可效仿啊!”
“乃公仿佛记得,你这老小子还当过秦国的官呢!”
刘邦一句话,就绝杀了叔孙通。
刘盈昂起小脑袋,瞪着无辜的大眼睛,可可爱爱的补了一刀。
“叔孙博士啊,你学识渊博,我想出来两个成语。
一个叫“不堪重负”,还有一个叫“繁文缛节”。
你理解这是什么意思吧?”
叔孙通己经深切的理解了什么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公子变了!
再也不是和他并肩作战,一起搞大王的好队友了。
不,或者说,他就不该期待。
汉王这无赖能生出什么好东西来!
叔孙通心里仿佛在滴血,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能一口老血咽下肚子,扯出一个比哭都难看的笑容来。
“大王既然圣心己定,那也可以沿用秦朝的袀玄与通天冠。”
刘邦摇头:
“不好,不好,通天冠还是太高太重了,再简单些。”
刘邦努力比划起来:
“下面的底座,简化成个平板,上面也改成薄薄的一层,楚国的那种我看就不错,用竹子做内里,便宜还轻便。
通天冠就大朝会上戴吧。”
刘邦心说,反正大朝会他可以坐着不动弹。
至于大臣会不会累死,谁在乎!
刘邦甚至得意的捋了捋胡子:
“这新改成的帽子,就叫刘氏冠吧!”
至于身上的这套,刘邦摸了摸那细致的刺绣,华丽的绸缎,颇有些不舍。
“这么精致的,废了好多银钱,可不能浪费了。
嘿嘿,乃公留着往后赏人用。”
群臣:“……”
大王,你可做个人吧!
……
轻装上阵的刘盈稳稳的完成了册封礼。
脖子很轻松,脚下很轻松,面色也很轻松。
阿父这次终于干了回人事儿!
刘粟热泪盈眶,满心惆怅。
今日之后,阿弟便是太子了,身上担起了天下的重担,不再是她一个人的阿弟。
好吧,其实她想哭才不是因为上面那些矫情的想法呢!
就算当了太子,弟弟永远还是个弟弟。
她眼泪汪汪是因为头上的金冠好重,压的。
倒霉阿父,只顾着自己,怎么就不把女子的服饰也简化一下,造福她们这些女流之辈。
借着太子大典的余韵,刘邦连发六条政令:
大赦天下,赦免部分有罪之人;
征召诸侯国的子民,前往关中,守卫都城;
出兵章邯;
立北方黑帝,恢复祭祀;
征发关中士兵,戍守边塞,防卫匈奴;
从巴蜀汉中等地调集粮食,缓解关中饥荒。
(http://www.00ksz.com/book/dedggd-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