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摊手:
“我也是有备无患,长安距离马邑说远也不远,骑兵又来无影,去无踪。
万一那匈奴趁着和汉军对峙,有小股的漏网之鱼,来个轻骑绕后首扑长安,我也不至于事到临头再手忙脚乱。”
韩信指了指马邑:
“韩王将此地拱手让给匈奴,可以说将中原大地全部暴露在了匈奴人的马蹄之下。
但如今,大战如火如荼,匈奴却作壁上观,毫无动静,我心中难免有些担忧。
可惜,我没和匈奴交过手,对他冒顿也不了解,实在猜不出他的心思。”
刘盈冷哼了一声:
“管他什么心思,反正肯定是不怀好意,咱们只管防备就是了。
都怪父皇小心眼,怕旁人挡了他的风头。
不然师父你同时出手,把那些讨厌的匈奴人通通赶出去,不就没这个烦恼了!”
韩信失笑,他还没怎么样呢,太子殿下反而开始为他抱不平了。
“咱们又要修建长安城和新皇宫,又要打仗,两线作战对后勤的压力太大了。
你可饶了丞相吧!
万一让丞相听到了风声,到时候丞相给你穿小鞋,我可没法子求情。”
刘盈连忙捂住嘴巴:
“保密!
师父,你不会出卖你最最亲爱的徒弟吧?”
“殿下,鸣雌侯在殿外求见。”
侍者的通报打断了两人的讨论。
师姑来了?
刘盈忍不住起身,这可是稀客。
要知道许负可是地地道道的宅女,几乎日日都窝在观星台上。
自从来了长安,没了观星台,她为了观测星相,早就跑到城外的山上小住去了,只有授课的时候才会回来。
当然,刘盈严重怀疑这是她为了出去玩找的借口。
“太子殿下——”
许负的脚步有些匆忙。
“我今日观天象,北方恐生变故,于是卜了一卦。
【坎宫沍寒,玄冥行令。
北陆阴凝,履霜坚冰。】”
刘盈不明觉厉,然后茫然的摇了摇头:
“不懂!”
求中译中。
许负也没有卖关子:
“北方恐怕将会气温骤降,起大寒。”
刘盈顿时意识到了严重性。
能让许负特意来告诉他的,恐怕不是一般的寒流。
汉军虽然准备的袄子,但却顶不住严寒。
毕竟如今才十月,还没到最冷的时候。准备辎重的时候又比较急迫,难免准备不足。
“这可帮了大忙了!”
刘盈对道家这天气预报一般的算命能耐羡慕极了。
可惜,学不会。
刘盈连忙去找萧何,但三十万大军需要的厚袍子,萧何又不是神仙,一时也变不出来。
少府的工坊全力赶制,萧何也开始发动乡下的妇人。
哪怕朝廷不出高价,为了前方打仗的亲人,她们也会拼命赶制冬衣。
更何况朝廷给得报酬很是丰厚。
如今的冬衣是双层的厚布,中间夹着乱麻或者旧丝绵作为填充物。
夜晚往身上一盖,就是现成的被子,所以其中的绵絮是一定不能偷工减料的。
男女老少齐上阵,在他们飞一般的手速之下,冬衣倒是越攒越多,但是绵絮却不够用了。
哪里去搞绵絮麻絮呢?
刘盈年纪轻轻己经体会到了掉头发的滋味。
太子愁,摊上个父皇不靠谱,
太子悲,巧妇无絮难织衣。
要是有棉花就好了,可惜那玩意似乎还在西域呢。
等他有空了,和匈奴的战事也平息了,还是得想办法派人去西域一趟。
“别唉声叹气了——”
刘粟咕嘟嘟干了一大碗热乎乎的酪浆,抱着汤婆子暖手:
“呼,总算活过来了!
我让下面的人把所有的村落都跑遍了,如今,就算是以新换旧也收不来旧衣裳了。
唉——”
刘粟皱着和刘盈相似的八字眉,同样叹起气来:
“许多人家别说冬衣了,女子和孩子连一件蔽体的衣裳都没有。”
刘盈抓了抓头发:
“我把手底下的士兵都派出去打猎了,但猎回来的皮子也是杯水车薪,毕竟冬日里许多动物都藏起来了。
到底还有什么是毛茸茸的啊?”
旁边的侍者大着胆子说道:
“太子殿下,芦絮、柳絮也能用来做袄子。”
芦絮?
刘粟和刘盈西眼茫然。
他们的确知道芦苇棒,那可是许多小孩子最喜欢的玩具,轻轻一踩就有许多毛茸茸的飞絮飘出来。
“可我听说,那不是不保暖吗?
听说只有坏后妈才给继子穿芦苇絮的袄子。”
刘粟轻哼:
“闵损芦衣的典故吗?我也听叔孙先生讲过这个故事。”
刘盈掏出笔:
“我又想到了一个成语——
【败絮其中】,这就记下来。
唉,咱们如今可是想要败絮而不可得啊!”
侍者笑道:
“殿下有所不知,穷人家哪里用得起丝绵,连麻都得省着做衣服,到了冬日,家里都是用柳絮、芦苇、香蒲、或者荻花做袄子。
这些东西的确不够保暖,但咱们也有小聪明,那就是往里面加上稻草。
稻草比芦苇更加的保暖,但易受潮;芦苇轻巧,比稻草更蓬松。
这两个掺着来,就能做一件过冬的袄子了。”
刘盈轻叹:
“我自以为见多识广,没想到也险些做了何不食肉糜之事。
如果再想不到办法,就真得用这稻草芦衣的法子了,保暖差一点,也总比没有强。”
刘盈对着内侍夸道:
“不错,你这法子提醒了孤,无论将来用不用,孤都给你记上一功。
就算是内侍,孤也同样有功必赏。
你多多努力,将来未尝不能高官厚禄、青史留名,就像——”
刘盈搜肠刮肚了半晌,也没想出什么正面范例,只能话锋一转,说道:
“到时候,你就是后辈们学习的榜样!”
内侍闻言激动极了。
太子就像一盏指路的明灯,照亮了他灰暗的人生。
打了鸡血的内侍并不知道,他的指路明灯正计划着砸他的饭碗呢。
刘盈其实并不是很赞成制造内侍这种悲惨的存在,他也没觉得身边没有内侍伺候,会有什么不方便。
至于保密和忠心,只能说,不背叛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大。
就算是内侍,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不可能百分之百保证忠心。
刘盈暂时将这些心思抛开,对刘粟说道:
“阿姐,这袄子既然暂时没办法,那就先放一放,阿姐你继续组织那些老弱妇孺,用茅草或者稻草编织床垫。
到时候,无论是铺着还是盖在身上,都能防寒。
可惜咱们不像匈奴有那么多羊,不然人手一个毛毡,可比草垫子要暖和方便。”
刘粟抱着手臂轻哼了一声:
“你小子倒是会使唤人,你动动嘴,倒是让我跑断腿。”
刘盈连忙大加吹捧:
“我哪敢啊,都是阿姐能干,所以才能者多劳啊!
咱们大汉,阿姐这样的女儿家绝对能顶半边天。
下次谁再敢瞎逼逼女人头发长见识短,我就拿这事打他脸。
谁说女子不如男。”
刘粟却不吃这套,从小听到大,她己经对刘盈的嘴甜大法产生了抗体了。
“别在这磨地板了, 走,你随我一起去。”
刘粟风风火火的冲出去,顺便一把薅走了某个猫冬的懒虫。
“先秦淑女步,步步有速度。
阿姐,你慢点哇——”
……
冬日寒冷,百姓通常盖着厚厚的被子,窝在被窝里猫冬,省炭火,省粮食,还省衣裳。
今日却不同,家家户户都人声鼎沸,纺线的纺线,裁衣的裁衣,还有现场教学,教人做衣服了。
这一番景象都是为了给远方的大军准备冬衣。
刘盈背着手,站在牛车上,叹道:
“民心可用啊!”
“噗嗤——”
刘粟忍不住笑出了声:
“你刚刚那样子,可真像丞相。”
刘盈一把跳下车,转头做了个鬼脸:
“丞相肯定不这样。”
咦?
刘盈抻头望了望院子里的窗户。
“如今百姓己经开始用纸糊窗户了?”
他记得,在沛县的时候,家里都是用兽皮挡窗户,里面再堵上一层茅草。
“小公子是城里的贵人吧?”
见了刘盈一行,家中迎出来一个老者,堆着笑容,热情的说道:
“公子若是不嫌弃,就进屋里暖一暖吧,小老儿家中今日烧了炭火。”
“我当贵人也没几年,以前和您一样是黔首,老丈您可别行礼,这不是折我的寿嘛。”
刘盈溜溜达达进了屋,只觉得扑面一股热气。
不过,他的目光还是停留在那窗户纸上,刘盈忍不住伸出一根手指头,轻轻按了按。
没破!
“如今己经有这么厚,这么韧的纸了吗?”
老人呵呵笑道:
“不是纸韧,是涂了桐油。
刷桐油之后,这纸防风又防水,不止能糊窗户,还能做伞呢!”
感情他不知道的时候,墨家的人连油纸伞都研究出来了?
果然科技发展最难的就是零到一,只要实现了零突破,相关的发明就会像雨后的春笋一样冒出来。
老人脸上每一条皱纹都写着开心:
“多亏了太子仁善,请来了墨家的大师,搞出了这么多好东西,咱这些穷人也享了福了。
听说贵族老爷们写字的都是上好的纸,所以比金子还贵呢,咱们用得这个都是最差的草纸,就算是穷人家也用得起。
真·奸商·刘盈摸了摸鼻子。
那可是皇帝亲自取名的纸,皇帝用了都说好,儒家大宗师叔孙通和浮丘伯亲自代言的,他卖得贵亿点点,也是很合理的吧?
他得意地看了看刘粟。
看到没,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刘盈这会身子也暖和了,将狐狸皮的斗篷解开,像是刚进村的地主家的傻儿子一样左顾右盼起来。
“咦?老丈,你这屋里暖和,怎么却没见炭炉和烟气啊?”
(http://www.00ksz.com/book/dedggd-29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