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列河谷的晨雾尚未散尽,铅灰色的云翳低悬在河谷两侧的峭壁之上,将最后一丝天光锁在谷底。林衍扶着腰间的环首刀,刀刃上尚未干涸的血珠顺着水波纹路缓缓滑落,滴在脚下暗红色的沙砾上,宛如绽放的寒梅。三天三夜的激战过后,河谷内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与硝烟味,与上游飘来的水汽混合,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气息。
他蹲下身,指尖拂过一具安息具装骑兵的尸骸,那身厚重的铁甲在晨曦中泛着幽冷的光,胸口处有一个碗口大小的破洞,边缘焦黑,显然是被汉军的破甲锥箭贯穿。这让他想起三天前战役最胶着的时刻,当安息具装骑兵如黑色潮水般冲来时,他下令发射改良后的破甲锥箭,箭头在阳光下划出无数道致命的弧线,精准地刺入骑兵们防护最薄弱的马腿关节与甲胄缝隙。
"将军,安息主力己向西北方向败退,我军前锋正在追击。" 亲卫队长李敢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甲叶摩擦的轻响中夹杂着未消的急促喘息。林衍转身,看到李敢胸前的护心镜上溅满了血点,右肩的甲叶有一道深深的刀痕,显然是经历了一番恶战。
林衍点点头,目光投向河谷深处,那里安息军队撤退时丢弃的辎重车辆和兵器散落一地,熊熊燃烧的营帐将天空染成一片橘红。"传令下去," 他沉声道,"命偏师继续追击,主力原地休整,清理战场,救治伤员。"
李敢领命而去,脚步声在河谷的碎石地上显得格外清晰。林衍再次望向安息败退的方向,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昨日黄昏时分的场景:当汉军的弩阵齐射撕开安息军的阵线,大月氏骑兵从侧翼迂回包抄,安息主帅苏雷纳在乱军中被流矢射中,整个安息军队顿时陷入混乱。那一瞬间,他仿佛看到了现代战争片中装甲部队崩溃的画面,只是眼前的一切更加原始,也更加残酷。
休整的营地中,伤兵的呻吟声与军医调配草药的捣药声交织在一起。林衍巡视着临时搭建的医帐,看到一名大月氏伤兵正在接受汉医的治疗,那位老医官用熟练的手法为他包扎伤口,旁边的学徒则用汉文记录着伤情。这一幕让他想起与大月氏结盟时的承诺,不仅要共同对抗安息,还要将汉地的医术传播到西域。
"将军," 一名军吏捧着一卷羊皮地图上前,"这是斥候刚刚绘制的安息败退路线图。"
林衍接过地图,摊开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地图上用朱砂标注着安息军队的撤退方向,箭头首指西北方的大月氏旧地。他的手指划过地图上一处名为 "鹰愁涧" 的峡谷,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安息军队撤退的必经之路。
"传我将令," 林衍沉声道,"命偏师统领务必在鹰愁涧设伏,截断安息退路。记住,只可追击,不可深入安息腹地。" 他想起张骞带回的情报,安息帝国幅员辽阔,深入追击很可能陷入重围,这与现代特种作战的 "打完就跑" 原则不谋而合。
军吏领命而去,林衍则走到河谷边缘,望着远方连绵的山脉。伊列河之战的胜利不仅重创了安息军队,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安息不可战胜的神话。他知道,这一战将彻底改变西域的政治格局,让那些原本在汉与安息之间摇摆不定的西域诸国重新审视大汉的实力。
果然,三天后,当汉军主力抵达大月氏王庭时,沿途的西域诸国使者己等候多时。龟兹国使者身着华丽的锦袍,献上一对和田玉璧,恭敬地说道:"龟兹王闻大汉天威,特遣臣等来贺大捷,愿与大汉永结盟好。"
莎车国使者则献上数十匹胡锦,语气谦卑:"莎车愿奉大汉为宗主,岁岁来朝,永无贰心。"
林衍坐在大月氏王庭的主位上,看着下方排列整齐的各国使者,心中感慨万千。从漠北龙战到西域风云,从孤军深入到结盟大月氏,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辛,如今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他想起在长安武备研究所改良兵器的日夜,想起在轮台推广耧车时的种种困难,此刻都化作了眼前这些使者恭敬的面容。
"诸位远来辛苦," 林衍的声音在王庭内回荡,"大汉向来以诚信待人,只要诸国真心归顺,大汉必将护佑诸国安宁,共享丝路繁华。"
使者们纷纷叩首谢恩,王庭内响起一片山呼海啸般的 "万岁" 之声。林衍注意到,大月氏国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显然这一战不仅解除了安息的威胁,也为大月氏在西域的崛起铺平了道路。
然而,就在一片祥和之际,一名亲卫突然闯入王庭,神色慌张:"将军,长安快马加鞭送来密信!"
林衍心中一凛,接过密信,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凝重。信中写道,霍光余党并未因伊列河之战的胜利而收敛,反而趁机在河西走廊煽动西域贵族叛乱,意图切断汉军的后勤补给线。
"果然来了。" 林衍喃喃自语,将密信递给身旁的大月氏国王。
大月氏国王看完密信,眉头紧锁:"霍光阴谋己久,如今我等虽胜安息,却不可掉以轻心。"
林衍点点头,目光再次投向西域的地平线。伊列河之战的胜利固然威震西域,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霍光余党的暗流、安息帝国的反扑、西域诸国的内部纷争,都将是接下来必须面对的挑战。
"传我将令," 林衍沉声道,"命郑吉在轮台加强戒备,严防河西走廊异动。同时,派使者前往长安,向陛下奏明西域近况,并请求增派援军。"
亲卫领命而去,王庭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林衍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伊列河之战的胜利只是掀开了西域风云的新篇章,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更加谨慎,更加果断。
他站起身,走到王庭外,望着夕阳下连绵的山脉,心中默念着张骞带回的西域舆图。从龟兹到莎车,从大宛到康居,每一个名字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重生的战神,他不仅要赢得每一场战争,更要为大汉帝国在西域奠定万世基业。
夜幕降临,大月氏王庭的篝火在夜空中燃起,如同天上的繁星。林衍坐在篝火旁,擦拭着环首刀,刀刃在火光下闪烁着寒芒。他知道,只要这把刀还在手中,只要大汉的旗帜还在西域飘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征服不了的土地。
远处,负责追击的偏师传来捷报,在鹰愁涧成功伏击了安息断后部队,缴获了大量辎重。林衍听着捷报,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但他也清楚,安息帝国底蕴深厚,这次败退只是暂时的,未来必有更强大的反扑。
"将军," 李敢端来一碗热汤,"夜深了,您也早些休息吧。"
林衍接过汤碗,暖意从指尖蔓延开来。他望着跳动的篝火,仿佛看到了长安的万家灯火,看到了武备研究所的炉火熊熊,看到了轮台屯田的稻浪翻滚。这一切,都是他为之奋斗的理由。
"告诉弟兄们," 林衍沉声道,"好好休息,养精蓄锐。接下来,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李敢应声而去,林衍则继续望着远方的星空。伊列河之战的胜利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大汉在西域站稳了脚跟,但这仅仅是开始。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比任何时候都要沉重,不仅要面对外部的敌人,还要清理内部的隐患,为大汉帝国在西域的霸权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第一缕晨曦洒在大月氏王庭的穹顶上时,林衍己经穿戴整齐,准备迎接新的挑战。他抚摸着腰间的环首刀,刀刃上的水波纹路在晨光下流转,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 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对未来的凝重。
"出发!" 林衍一声令下,汉军将士们整齐列队,踏上了新的征程。伊列河之战的胜利果实需要巩固,西域的霸权需要确立,而霍光余党的阴谋也需要彻底粉碎。
随着大军的开拔,西域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林衍骑在踏雪乌骓上,望着前方辽阔的土地,心中充满了必胜的信念。他知道,只要坚持下去,大汉的旗帜终将飘扬在西域的每一个角落,而他的铁血征途,也将成为流传千古的传奇。
(http://www.00ksz.com/book/bijgej-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