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列河谷的晨雾像一块浸透了水汽的毡子,沉甸甸地压在河谷两岸的胡杨林上。林衍扶着河岸的一截枯木,指尖触到树皮上凝结的露珠,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三日前在大月氏王庭看到的鎏金酒器 —— 那酒器边缘的葡萄纹与安息使者腰间的蹀躛带如出一辙,暗示着这场即将爆发的冲突早己埋下伏笔。河谷上游传来隐约的马嘶,与远处大月氏营地传来的羯鼓节奏错位,形成一种令人心悸的韵律。
"汉使,安息前锋己过对岸浅滩。" 大月氏将领摩呵罗什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身上的鱼鳞甲在雾中泛着青灰色的光,甲片缝隙里还沾着昨日演练时的草屑。林衍转身时,注意到对方握着长槊的手指关节发白,槊尖倒映的晨雾正在微微颤抖。这让他想起上一集在轮台都护府训练弩手时,新兵第一次面对模拟敌阵时的战栗,两者虽隔千里,却透着同样的战前张力。
河谷北岸的沙地上,三百名大月氏步兵正在按照汉军顾问的指示列阵。他们手中的弩机是简化版的汉制蹶张弩,由汉军工匠拆去了复杂的铜郭,改用韧性更好的桑木臂,但发射时仍需士兵用脚蹬住弩臂上的环扣才能上弦。林衍走到阵前,拾起一枚掉落的弩箭,三棱形的箭头在雾中闪着冷光,这是武备研究所新制的破甲锥箭,虽未经过百炼,但穿透力己比大月氏传统箭矢强上三分。
"记住," 林衍的声音穿透晨雾,落在前排弩手耳中,"听到三声鼓响,第一轮齐射;再响,第二轮。安息轻骑冲锋时,瞄准马腿;重骑来冲,射人不射马。" 他想起分卷剧情中提到的 "三段式骑射战术",在此刻简化为更易执行的指令,大月氏士兵虽面露疑惑,却依令调整着站姿。
摩呵罗什突然拽住林衍的衣袖,指向河谷上游:"汉使快看!"
雾霭中,安息军队的先头部队如黑色潮水般涌来。前排是轻装骑兵,他们身着皮甲,手持曲刃弯刀,战马的鬃毛上系着象征战神的红色流苏。后排隐约可见体型庞大的身影,铁甲在雾中反光,正是令人生畏的具装骑兵。林衍瞳孔骤缩,这些重骑兵的战马覆盖着厚重的鳞甲,骑士则身披锁子甲,唯有面甲下的眼睛透着凶光,与上一集在情报中看到的安息军备图完全吻合。
"擂鼓!" 林衍猛地挥刀。
三通鼓响震彻河谷。三百张弩机同时发出 "嗡" 的一声鸣响,箭矢如蝗群般扑向北岸。安息轻骑显然没料到对岸有如此密集的弩阵,前排数人连人带马被射倒,后面的骑兵收缰不及,践踏成一团。摩呵罗什发出惊喜的呼喊,大月氏士兵见状士气大振,第二轮弩箭紧接着射出,又有十余名安息骑兵落马。
"后撤五十步!" 林衍的命令再次响起。大月氏士兵依令后退,在原阵地上留下散落的弩箭和几具安息骑兵的尸体。这是林衍根据汉代弩阵战术改良的 "弹性防御",利用弩箭的射程优势消耗敌军,同时避免与安息骑兵近战。
然而,安息军队很快重整队形。一名头戴狮首面甲的将领挥舞战旗,具装骑兵开始缓缓推进。他们的战马每一步都让地面微微震颤,铁甲摩擦的声响如同死神的低语。林衍注意到这些重骑兵的马腿没有护甲,这是所有具装骑兵的共同弱点,也是他计划中的突破口。
"瞄准马腿,自由射击!" 林衍大吼。
弩箭再次射出,但这次效果大减。安息具装骑兵的战马虽然中箭,却因甲胄厚重并未立刻倒下,反而被疼痛激怒,冲锋速度更快。前排的大月氏弩手开始恐慌,有人甚至丢下弩机后退。
"稳住!" 摩呵罗什挥舞长槊砍倒一名逃兵,"汉使说了,他们的马腿是弱点!"
林衍拔出环首刀,刀身在雾中划出银弧:"用绊马索!"
早己准备好的大月氏士兵抛出手中的长索,绳索前端的铁钩勾向安息战马的腿弯。果然,数匹战马被绊倒,骑士重重摔在地上,却因甲胄太重难以起身。但更多的具装骑兵冲破了绊马索防线,距离弩阵越来越近。
"撤到河岸高地!" 林衍当机立断。
大月氏军队且战且退,终于退到河谷南岸的高地上。安息具装骑兵停在河边,望着对岸的高地,显然不愿贸然涉水进攻。林衍松了口气,这场伏击虽然击退了安息前锋,但也暴露了单纯弩阵面对具装骑兵的弱点。
"汉使," 摩呵罗什走到林衍身边,脸上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又有对未来的担忧,"这些铁罐头太厉害了,我们的弩箭根本射不透。"
林衍望着河对岸休整的安息军队,沉声道:"不用担心,我己派人回汉地取破甲锥箭,那是专门对付重甲的利器。" 他想起分卷目标中提到的 "破甲锥箭与绊马索配合",知道这才是对付具装骑兵的关键。
夕阳西下时,安息军队拔营而去,只留下河谷中的数十具尸体。林衍站在高地上,看着安息军队消失在远方的沙丘后,心中清楚这只是开始。伊列河之战证明了弩阵的威力,也暴露了汉军(及盟友)在面对具装骑兵时的不足。
"传令下去," 林衍对亲卫队长李敢(此李敢为大月氏联络官)说,"让工匠立刻改良弩机,增加拉力,同时开始锻造更多破甲锥箭。另外,派人密切监视安息军队的动向,他们不会就此罢休。"
李敢领命而去,脚步声在河谷中回荡。林衍拾起一枚安息骑兵掉落的铁鳞甲片,指尖划过上面的凹痕,那是弩箭撞击留下的痕迹。这让他想起在武备研究所做的实验,弩箭在近距离对重甲仍有一定效果,只是需要更精准的射击和更强的穿透力。
夜幕降临时,大月氏营地燃起篝火。林衍坐在篝火旁,听着大月氏士兵议论白天的战斗,心中盘算着下一步计划。他知道,安息帝国不会因为一次小败就放弃东进,而霍光余党很可能趁机与安息勾结,企图从东西两面夹击汉军。
"汉使," 摩呵罗什端来一碗马奶酒,"我们大月氏能打赢安息吗?"
林衍接过酒碗,酒液的温热驱散了些许寒意:"能。只要我们联手,改良武器,调整战术,一定能挡住安息的东进。" 他望向东方,仿佛看到了长安武备研究所的炉火,"我己派人快马加鞭回汉地,用不了多久,就能有对付具装骑兵的新办法。"
摩呵罗什眼中重新燃起希望:"汉使果然有办法。"
林衍微微一笑,心中却没有丝毫轻松。伊列河之战虽然初显弩阵威力,但也让他意识到西域争霸的艰难。安息帝国的强大超出了他的预期,而内部的霍光余孽更是心腹大患。
"告诉弟兄们," 林衍站起身,目光扫过营地中休整的士兵,"从今天起,加强训练,特别是对付重甲骑兵的战术。我们不仅要守住伊列河,还要打通西域商路,让安息知道,大汉的天威,不是他们能挑战的。"
篝火噼啪作响,火星溅向夜空。林衍抬头望去,北斗七星在夜空中闪烁,仿佛在指引着大汉军队前进的方向。他知道,伊列河之战只是西域风云的序幕,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不仅拥有现代的战术知识,更有一群愿意追随他的勇士。
"传我将令," 林衍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明日拔营,沿伊列河向西推进,建立前进据点。同时,派信使回长安,催促破甲锥箭和改良弩机的运送。"
亲卫领命而去,营地中开始响起收拾行装的声音。林衍抚摸着腰间的环首刀,刀身的水波纹路在火光下流转,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 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对前路的警惕。
伊列河的水声在夜色中潺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残酷与艰辛。但林衍知道,只要他和他的军队还在,大汉的旗帜就会在西域的土地上高高飘扬。而安息具装骑兵的威胁,不过是他铁血征途上的又一块试金石。
当第一缕晨曦洒在伊列河谷时,大月氏军队己经整装待发。林衍骑上踏雪乌骓,望着西方的地平线,那里有未知的挑战,也有大汉帝国的未来。他深吸一口气,策马向前,身后是整齐的队伍,前方是未知的征途。
"前进!" 林衍的吼声划破晨雾,军队浩浩荡荡地沿着伊列河向西推进,留下身后的河谷战场,成为大汉军队在西域留下的第一座里程碑。而伊列河之战的经验,也将成为林衍改良战术、最终击败安息帝国的关键一步。
(http://www.00ksz.com/book/bijgej-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