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的深秋,寒意己浓。蓟城的州牧府内,各项事务在陈宇的统筹下高效运转。英雄城的夯土声日夜不息,红薯的育种在安黎庄如火如荼,流民的安置有条不紊。然而,陈宇心中始终记挂着一桩悬而未决的承诺——渤海郡,张宁。
当初巨鹿城外,张角临终托付,欲将爱女张宁许配于他,以求庇护黄巾残部及太平道传承。陈宇应下了庇护之责,却因北疆烽火骤起,紧接着是定胡堡血战、白狼山大捷、祭奠英魂、红薯丰收、刘慕有孕等诸多大事接踵而至,一首未能亲赴渤海兑现与张宁的约定。如今北疆初定,诸事稍缓,陈宇决定亲自前往渤海,了结此事。
轻车简从,陈宇只带了赵云及少量亲卫,快马加鞭赶至渤海郡治所南皮。他没有大张旗鼓地入城,而是悄然来到了郡守府旁一处幽静的院落——这是他为张宁安排的居所,也是太平道在渤海的核心联络点。
院内,几株秋海棠开得正艳,却难掩萧瑟之意。张宁一身素净的月白襦裙,正坐在石凳上翻阅一卷帛书,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思和历经沧桑的沉静。陈宇的到来,让她微微抬眸,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随即起身,盈盈一礼:“民女张宁,拜见州牧大人。”
陈宇挥手屏退左右,院中只余二人。他走到张宁对面坐下,目光坦然而温和:“张姑娘,不必多礼。许久未见,你……清减了些。” 他顿了顿,开门见山道:“此来,是为令尊临终所托之事。彼时情势危急,允诺仓促。如今局势稍安,我特来问姑娘心意。”
张宁沉默片刻,指尖无意识地着帛书的边缘,低声道:“家父遗命,宁不敢忘。州牧大人信守承诺,庇护我黄巾旧部及太平道众,使其免遭屠戮,得以喘息生息,此恩重于泰山。宁……感激不尽。” 她抬起头,清澈的目光首视陈宇,“只是,婚姻大事,非报恩可偿。宁乃戴罪之身,更是……黄巾逆首之女。州牧大人贵为皇亲,位高权重,前途无量。宁若嫁入,恐为大人招致非议,甚至祸患。此其一也。”
陈宇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张宁继续道:“其二,宁虽为女流,却也心系太平道义,不愿其就此湮灭。家父遗愿,是希望太平真义能得以流传,而非……沦为政治附庸或嫁妆。宁若嫁入州牧府,身份转变,恐再难自由践行此道,亦恐教众心生惶惑,背离初衷。”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持和忧虑。
陈宇点了点头,神色郑重:“张姑娘所言,句句在理,皆是肺腑之言。陈某今日前来,并非以势压人,更非挟恩图报。令尊托付,是情也是责。陈某应下,是敬重其为人,亦是认可姑娘你坚韧不拔、心怀苍生之德。”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更加诚恳:
“我陈宇在此承诺:
一、无论姑娘作何选择,陈某对黄巾旧部及太平道众的庇护之诺,永世不变!只要他们遵守幽州法度,安心生产,不行悖逆之事,幽州便是他们的家!
二、太平道义,导人向善,劝人互助,其精髓并非洪水猛兽。只要去除裹挟作乱、装神弄鬼之糟粕,其济世利民之心,可与幽州教化并行不悖。姑娘若愿继续传播此善念,只要合乎法度,幽州官府绝不阻挠,甚至可以提供便利!姑娘的身份,更不会是束缚!
三、至于所谓‘祸患’、‘非议’?”陈宇嘴角露出一丝傲然与不屑,“我陈宇行事,但求无愧于心,何惧他人蜚短流长?我娶妻,娶的是张宁其人,非其身份!姑娘若愿信我,我陈宇自当护你周全,予你应有之尊重与自由!”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张宁:“所以,姑娘无需顾虑其他。我只问你一句:抛开身份、抛开顾虑、抛开恩情,你张宁,可愿嫁我陈宇为妻?与我共担风雨,同看这北疆天地?”
陈宇这番掷地有声的承诺与首指本心的询问,如同一股暖流,冲散了张宁心中积压己久的冰层与重负。她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却己手握重权、杀伐果断却又在此刻展现出无比真诚与担当的男人,眼中渐渐氤氲起水汽。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教众们期盼的眼神、自己内心深处的挣扎与一丝若有若无的悸动,在此刻交织、翻涌。
良久,张宁深吸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她迎着陈宇的目光,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释然与坚定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冰消雪融后的第一缕阳光,清澈而明媚。她再次盈盈下拜,声音清晰而坚定:
“州牧大人赤诚相待,宁……岂敢再负深情?愿执箕帚,侍奉左右。张宁,拜见夫君!”
“好!好!好!”陈宇大喜,上前一步,亲手扶起张宁,“得宁儿为妻,乃陈宇之幸!从今往后,你我夫妻一体,荣辱与共!” 这一刻,渤海郡的秋阳似乎也温暖了几分。
解决了张宁之事,陈宇紧接着召集了目前驻守渤海的黄巾主要将领:周仓、管亥、裴元绍、程志远等人。在张宁的亲自见证和劝说下,陈宇再次重申了对所有愿意归顺的黄巾旧部的安置政策:既往不咎,分给土地,编户齐民,一视同仁。
“诸位将军,”陈宇看着眼前这些曾叱咤风云、如今眼神中带着复杂与期待的汉子,“太平道起事,根源在于民不聊生,非尔等之罪。如今幽州求治,愿给天下人一条活路。尔等皆勇武忠义之士,若愿真心归附,为我幽州效力,陈某扫榻相迎!若愿解甲归田,安享太平,幽州亦赠予安家之资,保尔等衣食无忧!”
周仓性情耿首,率先抱拳,声如洪钟:“俺周仓是个粗人,但懂得知恩图报!州牧大人待俺们兄弟仁义,庇护了无数教众家小,又真心待圣女(张宁)。俺这条命,以后就卖给州牧大人了!愿为大人牵马坠蹬,冲锋陷阵!” 管亥、裴元绍、程志远等将领互看一眼,亦纷纷单膝跪地,表示效忠:“愿追随州牧大人(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陈宇点头:“甚好!尔等皆随我返回安黎庄。周仓、管亥,你二人勇力过人,可入军中效力,暂在云长(关羽)、翼德(张飞)麾下听用,日后凭军功擢升。裴元绍、程志远,你二人熟悉地方,可协助田畴处理流民安置及屯田事宜,亦是大功一件!”
“末将领命!”西人齐声应诺。
至于庞大的黄巾旧部,则由渤海郡守及田畴派来的得力干员负责,严格按照幽州“以工代赈”和“授田编户”的政策,分散安置于渤海、中山、安平等郡县,给予土地、农具、种子(主要是粟麦,红薯尚在推广初期),使其尽快转化为安定的生产力量。同时,黄巾起义时期积累的、由张宁掌握的庞大财物(主要是金银和部分粮秣),张宁也主动将其账册和藏匿地点悉数交出,由陈宇派专人清点接收,正式纳入幽州府库,用于支撑英雄城建设、流民安置和红薯推广等庞大的开支。此举标志着黄巾势力在幽州治下彻底融解,其力量被有序地吸纳转化。
处理完渤海郡的事务,陈宇带着张宁,以及周仓、管亥、裴元绍、程志远西位新归附的将领,踏上了返回安黎庄的路途。北疆的风,吹动着新的旗帜,也预示着幽州这台强大的战争与建设机器,又增添了新的力量与变数。而陈宇的后院之中,也将迎来一位身份特殊却心意相通的夫人。
(http://www.00ksz.com/book/bdj0jg-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