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徐妙锦说得轻描淡写,但是,朱允熥感觉到徐妙锦是一个女中豪杰,巾帼英雄啊。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一个女人有了这些财富,下半辈儿便可以过上非常优裕的生活了。
此刻,徐妙锦的一双美眸看向着朱允熥,眼神荡漾,脉脉含情:“允熥,难道你还不明白我的心意吗?”
“徐贵妃,你这话是何意?”
“请不要叫我贵妃,喊我妙锦。”
这称呼一般不是随便乱喊的。
朱允熥听她这么一说,心里好像明白了徐妙锦的心意。
徐妙锦见左右无人,已让红豆在门口放风,
她再次鼓起勇气,大胆地抱住了朱允熥。
徐妙锦把她那而又坚挺的双峰贴在了朱允熥的身上。
朱允熥血气方刚,心头也是一阵悸动。
徐妙锦那温软而又滚烫的唇亲吻着朱允熥的脖颈和耳垂。
朱允熥试着把她推开,可是,推了几次,居然没有推动。
徐妙锦在他的耳边吐气如兰,呢喃道:“今夜良辰美景,你就不要走了,留下来陪我吧。”
“妙锦,真的不可以。”朱允熥的语气并不像往常那么坚定。
此时,徐妙锦感觉到一阵燥热,浑身发烫,心中升腾起欲望,再也控制不住。
她迅速地把自己的上衣扯去。
徐妙锦的整个后背在外,胸前用一条丝带束住了双胸。
朱允熥借着灯光观看,见她皮肤洁白,胴体就像缎子似的,那傲人的双峰而又坚挺,山峰之间有一条深邃的沟,蜿蜒而下,深不见底。
徐妙锦握住了朱允熥的手,让他搂住了自己的腰,缓缓下移。
徐妙锦的又圆又翘,且富有弹性。
“难道你真的觉得我不美吗?来吧,到我的榻上来。”
徐妙锦伸手来解朱允熥的纽扣。
朱允熥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把持不住了。
就在这时,不知从哪里吹来了一阵风,
朱允熥打了一个冷战。
他意识到不能这么做。
他赶紧把徐妙锦推开了,然后,转身就走:“那些金银我不能要,告辞了!”
“允熥,你给我回来!”
可是,朱允熥就好像没有听见似的,迈大步离开了她的寝宫。
第二天,朱棣下旨赦免了常茂和常升的死罪,把常茂从大理寺的监牢里释放了出来,让常茂去招抚常升。
朱棣又单独下了一道旨意,让朱允熥立即前往北平,做一名千夫长。
同时,命他想办法筹集钱粮和马匹。
不过,朱棣说了,这些钱粮和马匹,算是朝廷借的,将来,国库里有了钱,连本带利再还给他。
朱允熥得知了消息之后,和常茂、常升二人商量此事。
常茂把大手一挥:“没想到朱棣心还挺狠的,让我们筹集20万两银子,10万石粮食,2000匹马,这到哪里去弄?
咱不干了!
我觉得没事的时候在蜀地钓钓鱼,种种田,喝点儿小酒,日子过得挺潇洒。
咱们到了北平和朱高旭那小子在一起共事,能搞得好吗?
还得替朝廷卖命!”
常升老成持重,摇了摇头:“大哥,话可不是像你那么说的,要知道允熥和我们都是罪犯。
他被流放在蜀地,如果不是因为皇上打算让他搞科技种田的话,他恐怕早都命都没了。
而我们俩却是朝廷通缉的犯人,此时,朝廷给了我们重新做人的机会,
怎么能不珍惜呢?
虽然说,条件有些苛刻,但是,我手下有上千骑兵,原本都和盗贼差不多少,现在却成了朝廷的正规军,而且,我们本身就有1000多匹马,
上一次,朱允熥在逍遥津,从杨荣的手里又得了一百匹马,
在此之前,我又购买了一些马匹,现在没有两千匹,也差不了多少。”
常茂叹息了一声:“那些银子呢,到哪里去弄?”
朱允熥的双臂抱于胸前:“咱们不是从张辅那里得了二十万两银子吗?
都拿出来支援朝廷,抗击北元吧。”
“什么?白送给朝廷?这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儿?
那可是我们冒着风险得来的呀。
不行,我不同意上交给国库。”常茂想想心都疼。
朱允熥摆了摆手:“钱财都是浮云呐。
当年,我做吴王之时,不说有多少钱吧,但是,从来也没有缺过钱。
我觉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咱们留那些钱,也没用。
钱在咱们手里,便会有人惦记着,还是祸害,不如把它捐出去。”
常升也说:“虽然一下子拿出去那么多的钱,确实让人心疼,不过,朱棣不也说了吗?等他将来有了钱,他还会还给咱们的。”
常茂问:“朱棣说话能算数吗?”
“他现在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应该不至于反悔吧。”
“我看未必呀我,”常茂叹息了一声,“反正那些钱都是讹张辅的,你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好了。
可是十万石的粮食到哪里去弄?”
朱允熥倒背着双手,来回走动,低头想了想,道:“这事儿好像也不太难解决。
朱高炽不是在蜀地吗?
让他想办法筹集。
到时候开荒成功了,粮食下来了,再还给他。
这粮食可是用来支援北平的,我想朱高炽恐怕不会不答应吧。”
常茂听了,嘿嘿一笑:“好像也是这么个理儿。”
于是,朱允熥给朱高炽写了一封信,飞鸽传书。
朱高炽事先已经得到了朱棣的旨意,知道他父皇是在利用朱允熥、常茂和常升他们镇守北平,抗击北元。
而且,朱允熥答应给朝廷准备了二十万两银子和2000匹马,
现在就缺10万石的粮食了。
朱高炽把张辅叫到了自己的面前,和他商量此事。
张辅眼睛转了转:“让我借粮食给他,可以,但是得有利息,借10万石,到时候得还我15万石。”
朱高炽一听,恨不得抽他两个耳刮子,心想放高利贷也没你这么放的。
但是,他转念一想,忍了又忍,红烧眉毛先顾眼前:“好吧。这十万石粮食,到时候,朱允熥还你,那五万的利息,由孤还你。
孤给你出个手续。”
于是,张辅命人准备10万石的粮食,从蜀地运往北平。
脱古思帖木儿死后,北元势力一度陷入了混乱的局面。
洪武末年到永乐初年,蒙古各部内部矛盾不断激化,分裂为三部:
兀良哈部游牧于西辽河、老哈河一带;
鞑靼部游牧于鄂嫩河、克鲁伦河和贝加尔湖以南地区,他们实力非常强悍,经常攻打其他两部;
瓦剌部则游牧于科布多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及其以南的准噶尔盆地。
鞑靼仍沿用元的国号。
蒙古可汗坤帖木儿亲自率军十万军队日夜不停地攻打北平。
朱高煦虽然勇猛,但是北平城中,只有一万多兵力,双方兵力悬殊太多。
就这样,他和大将朱能已经阻挡了北元数次冲锋。
朱高煦已经几天几夜没睡了,眼睛熬得通红,嗓子也哑了。
他亲自登上了北城门的城头。
他对众将士说:“给我顶住,谁特么要是掉链子,老子先砍了他!”
手下众军士见朱高煦发火了,都非常怕他。
朱能对他说:“现在,咱们城中粮食、水源已经断绝,而且,有很多的将士受伤了,缺少医药,
这几次与北元交战,死伤了很多的马匹,有一些老弱的马,已经被杀了充饥。
现在也缺少很多战马。”
朱高煦听了,也很犯愁:“这事儿我已经写信送往京师了,可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消息。”
朱能听了十分忧虑:“如果再这样下去,用不了数日,恐怕就会激起兵变,到那时,就麻烦了。”
朱高煦也感到问题很严重,但是,他也是束手无策。
就在这时,有军士跑来向他禀报说:“南城门发现了一支人马。”
朱高煦十分紧张,问道:“大约有多少人马?”
“看上去有1000来人。”
“你看清楚旗号了吗?是敌还是友?”
“这倒没有看清楚。”
朱高煦对朱能说:“你在这里守着,我去看看。”
“二公子,小心啊。”
“嗯,放心吧!纵然是一千敌军我也不惧!”
朱高煦单枪匹马来到了南城门。
他登上城头,手扶着垛口,向下观看。
只见在队伍的前面有三匹马,马背上端坐着三个人,正是朱允熥、常茂和常升。
朱高煦一见常升,眼珠子都红了。
上一次,他去刺杀朱允熥,一个不留神,被常升射了一箭,射中了他的手腕,
他的伤到现在都没有痊愈,每到下雨天,伤口还隐隐作痛。
没想到常升竟然送上门来了。
他站在城头之上,用箭瞄准了常升,不容分说,就是一箭。
弓拉如满月,箭去似流星,眨眼间,那箭就到了。
“二舅,小心!”朱允熥喊了一声。
常茂眼尖,也看见了。
他用手里的独脚娃娃槊把那一支雕翎箭给拨开了。
“朱高煦,你个王八蛋,你犯什么病了?
我们是来帮你守城的!”常茂骂道。
“你敢骂我?”朱高煦冷笑了一声,“你们少要来诓我,你当我不知道吗?朱允熥吴王的身份已经被废,他被发配到蜀地种田,你们兄弟二人都是在逃的犯人,朝廷正在通缉你们,你们竟然敢到这里来撒野。
看我今日把你们全部抓住。”
朱允熥急得一挥手,连忙向他解释:“兄弟,你不要误会,我们真是来帮你的。”
“你给我闭嘴,谁是你兄弟?”朱高煦就好似一头猛虎似的,从城头上下来了,把城门打开,
单枪匹马从里面就冲了出来。
常茂一看,对朱允熥和常升说:“你们看到没有,这小子真特么不知好歹,不讲理,他这不是欺负人吗?
难道我怕他不成?
看我先教训教训他。”
常茂十分恼火,一催马,舞起了独脚娃娃槊迎战朱高煦。
朱允熥见此情形,知道想劝也劝不住了,
他也想看看他们二人的武艺到底怎么样。
常茂和朱高煦也没什么好说的,两个人便在南城门下斗了起来。
朱高煦号称小霸王,自比项羽,力能扛鼎,自从出战以来,从未有过败绩。
常茂号称无敌大将,常胜将军,征战沙场多年,也是罕有对手。
这二人真是上山虎遇上了下山虎,云中龙遇上了雾中龙,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朱高煦手里一杆霸王枪神出鬼没,令人防不胜防不胜防。
常茂的独脚娃娃槊重量很沉,招数惊奇,打法独特。
一般人遇上了他,要不了三个回合,便被他揍趴下。
朱高煦心中怨恨常升,他把这火都发在了常茂的身上,心想我先把你给拍扁了,常升就会上来了。
怎么说,你也上了几岁年纪。
朱高煦二十二岁,血气方刚,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力气。
常茂心想我平时在朱允熥的面前吹得乌丢的,今天是头一仗,得打出彩来,否则,不是让他和常升小看了吗?
再说了,常升手下还有上千的骑兵都在盯着呢。
常茂想到此处,抖擞精神,使了一招力劈华山,
他将那独脚娃娃槊高高地举过头顶,一下子砸向朱高煦的脑袋,
朱高煦大怒,暗忖你可真够狠毒的,上来就是杀招。
他并未闪躲,而是把手里的霸王枪来了一个举火烧天式,把大枪横起,向上一架,硬是接了常茂一招。
耳廓中,只听“咣当”一声响,两件兵器撞击在一起,火星子四溅。
朱高煦只觉得两臂发麻,虎口发胀,霸王枪差点撒了手。
常茂也被震得向后倒退了几步,才稳住了身形。
常茂心想,这小子果然有把子力气,怪不得他这么嚣张呢,看来我还得小心着点儿。
两个人一会儿面对面地交战,一会儿向着同一个方向奔跑。
兵器撞击声不绝于耳。
两边的将士也看得呆了,双方的将士各自为各自的将军呐喊助威。
朱允熥看在眼里,也是不住地称赞,朱高煦果然名不虚传,常茂更是神勇无敌,就算是当年的项羽、吕布重生也未必是他们的对手。
这二人要是联起手来的话,真是天下无敌呀。
就在这时,有一匹马飞奔而来,马背上端坐着一名传旨官,口中高声喊道:“不要打了,圣旨到!”
(http://www.00ksz.com/book/bdffge-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