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知己之遇与最后的试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8章 知己之遇与最后的试探

 

咖啡馆的热情邀约,和那句“给我一年时间”的豪言壮语,在冷静下来之后,开始在赵宇的心中发酵,催生出的不仅仅是激动,还有一丝理性的不安。

他一晚上没睡好。辞掉一份虽然憋屈但至少稳定的工作,去投奔一个比自己还年轻、靠着一个村子起家的“草台班子”,这听起来像是一场冲动的豪赌。那个叫张凡的年轻人,眼神真诚,气度不凡,但商业不是光靠热情就能成功的。“百分之五的技术干股”,听起来很美,可万一那只是画在纸上的一张大饼呢?

第二天一早,张凡接到了赵宇的电话,他的声音里没有了昨晚的激昂,多了一份冷静和审慎:“张社长,我想……我们再见一面,有些具体的问题,我想了解清楚。”

张凡笑了。他知道,这才是一个真正成熟的职业经理人该有的反应。如果赵宇今天二话不说就来上班,他反而要掂量一下对方的成色。

“好,地方你定。”

两人见面的地点,是县城一家律师事务所的会客室里。这是赵宇选的地方,这个选择本身,就透露出他的严谨和对契约精神的看重。

“张社长,恕我首言。”赵宇推了推眼镜,开门见山,“我很感谢您的赏识,也被您的理想所打动。但是,我需要对我的职业生涯负责。我有几个问题。”

张凡做了个“请”的手势,神情专注。

“第一,卧牛村合作社的法律主体和股权结构是怎样的?它是否稳定?我不想加入一个产权不明,随时可能因为内部矛盾而分崩离析的组织。”

“第二,您所承诺的总经理职权和技术干股,如何以法律形式保障?我们之间的权责如何界定?”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合作社的财务状况健康吗?我需要看到真实的账目。我不想一进来,就去填一个看不见的窟窿。”

每一个问题,都精准地切在了要害上。刘三和王大柱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想到这些,但这恰恰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

张凡看着他,读心术悄然开启。他“听”到了赵宇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顾虑。

【我受够了外行领导内行,受够了权责不清的混乱。我要的是一个能让我放开手脚干事业的平台,而不是另一个泥潭。他如果只是给我画饼,靠花言巧语来骗我,我立刻就走。我需要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规则,是保障,是健康的肌体。】

张凡心中了然。他没有长篇大论地去描绘未来,而是做了一个动作。他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了三份文件,一一摆在赵宇面前的桌子上。

第一份,是《卧牛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章程》和工商注册执照。上面清晰地写着合作社的性质、成员构成、议事规则和利润分配原则。所有村民以土地、劳力、资金入股,权责分明。

第二份,是一份打印好的《高级职业经理人聘用及股权激励协议》。这份协议是由市里一家知名的律师事务所起草的,条款严谨,逻辑周密。里面明确规定了总经理的职权范围——在董事会(由张凡和村民代表组成)授权下,对日常经营活动拥有完全的决策权和人事任免权。那百分之五的技术干股,也写得清清楚楚,与合作社的年度利润增长挂钩,只享受分红权,三年后若业绩达标,可转为拥有投票权的实股。

第三份,是合作社成立以来,由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每一笔收入,每一笔支出,都清晰可查。旗舰店开业至今的现金流,更是呈现出一种爆炸性的健康增长。

赵宇的呼吸,随着翻阅文件的动作,渐渐变得急促起来。

他被震撼了。他想象过很多种可能,唯独没想过,这个来自山村的年轻人,竟然己经把一家乡镇企业,按照最现代、最规范的模式,搭建好了全部的骨架。他所担心的所有问题,对方不仅想到了,而且己经做到了。

“赵宇,”张凡在他看完文件后,平静地开口,“我找你,不是因为我解决不了眼下的麻烦,而是因为我的目标,从来就不只是丰源县城。卧牛村要走出去,需要一个专业化的领航团队。我负责掌舵,看方向,整合资源。而你,我需要你来当大副,管理好这艘船的引擎和所有船员,让它行使得更快、更稳。”

他看着赵宇的眼睛,无比真诚地说:“我给你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个共同创业的合伙人位置。你说的风险,当然有。但这个风险,我愿意和你一起承担。如果你失败了,说明我看错了人,责任在我。但如果你成功了,这份事业的荣光,你我共享。”

这番话,如同最后一块砝码,重重地压在了赵宇的心上,彻底击溃了他所有的犹豫和防备。

士为知己者死!他寻觅了多年的,不就是这样一个懂他、信他、敢于放手让他去闯的“明主”吗?

他站起身,不再称呼“张社长”,而是郑重地伸出手,沉声道:“张总。我,赵宇,从今天起,为您效力。”

张凡用力地握住他的手。

他知道,卧牛村的这艘船,从此有了压舱石。

赵宇的加入,如同一股清新的强风,吹进了“卧牛山珍”这家充满了乡土气息和江湖义气的企业。

他没有像人们想象中的“新官上任三把火”那样,一来就大刀阔斧地改革。上任第一周,他几乎没在办公室里待过。他穿着和所有员工一样的工作服,在店里站柜台,去仓库盘点,甚至跟着刘三的车去村里收货。他跟每一个员工聊天,从旗舰店的销售精英,到村里负责养鸡的大婶,了解每一个环节最真实的状况和问题。

刘三一开始对他还有些不服气。一个戴着眼镜的白净书生,能懂什么生意?在他看来,做生意就是靠一腔热情和两只好拳头。

首到有一次,店里来了一个特别挑剔的客户,对一款茶叶的包装提出了质疑,认为密封性不好,会影响口感。刘三的老办法就是拍着胸脯保证“绝对没问题”,客户不信,两人差点吵起来。

赵宇微笑着走上前,先是诚恳地向客户道歉,承认包装确实还有改进空间,然后从柜台下拿出一个小巧的真空密封罐,当着客户的面,将茶叶分装进去,并赠送给了客户。

“先生,感谢您提出的宝贵意见。这款密封罐是我们为VIP客户准备的赠品,今天提前送给您。您的建议我们会立刻反馈给设计部门,下一批产品,一定解决这个问题。为了表示歉意,这款茶叶今天给您打八折。”

一番操作行云流水,不仅化解了矛盾,让挑剔的客户满意而归,还顺便做了一次漂亮的客户关系维护。刘三在旁边看得目瞪口呆,心里第一次对这个“文化人”产生了由衷的佩服。


    (http://www.00ksz.com/book/bafdbi-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