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切片晒干之后,一家子又准备挖藕了。
温瑶特地跟温泽去找卖藕老板学了一下挖藕的技巧。
一家子开始挖的时候难免不熟练,挖断了不少,林桂香掐着腰旁边喊,“慢点,慢点,忙着干啥呀!”
“说你呢小五,怎么回事?”
“老三,你这半节藕咋回事,被你啃了吗?”
整个池塘都是林桂香的声音,林桂香一边挖一边骂,丝毫不影响干活儿。
大家也这几天都被骂到麻木了,主要是没有人没被骂过!
大家都免疫了。
不过林桂香骂的成果也出现了,大家越挖越好。
铺子上新藕的那天,张建来了。
“我来试试你们家的藕放到锅子里面是什么口味,不是有包厢吗,给我来一个包厢。”
温瑶:要不是前几天掌柜的来预定了一个包厢说是今天老板要过来,他这大剌剌的来,她去哪里给他变一个出来!
想到这,她皮笑肉不笑的,“您请跟我来。”
到了楼上,温瑶带他坐下,“怎么,您大老板怎么有时间光临我的小店?”
张建毫不在意温瑶的态度,“这不是这藕我也参与了一份了,我不得来试试自己的成果啊。”
温瑶都被他气笑了,“等着吧你。”
开玩笑归开玩笑,温瑶还是很敬重这大佬的,毕竟动动手指就能决定很多人的生死。
不过该说不说,逗比的气质是一点没变。
隔壁小卖部上的藕也是在温泽不遗余力的推荐下,卖了个精光。
“大家伙儿回去试试,好吃再来哈,我们家种的不多,主要还是供应烤鱼铺子,多余的才会上架,要是来晚了说不定就要等第二天了。”
“我建议大家素炒或者凉拌,都是不错的风味。”
大家也不是没吃过,但是吃法不一,这下也忙着回家想去试试温家种的藕味道如何。
要是温瑶在,肯定会来一句,不如何,都是藕能特别到哪里去。
吃过第二天,大家都来争相购买,许是铺子不轻易上新,大家在小卖部买的菜都吃腻了。
藕一时间成为了小卖部的销冠。
温泽带着三娃也每天都努力干活,挖藕,卖藕。
温家的其他人则是忙着收地里面的庄稼。
村里这几天都喜气洋洋的,之前养的猪可以杀了,村长首接出资买了两头给大家吃。
剩下的大猪,都杀了放小卖部去卖。
摊子就设在卖鸡的隔壁。
有顾客看了,夸赞小卖部真的是越来越全面了。
温然就笑着让顾客多多光临。
所有的猪大肠猪小肠什么的,都被温瑶包圆了。
她带着全家把清洗好的猪小肠给做成了肉肠,里面放的全是瘦肉。
装好之后就挂在屋檐下晾干。
猪大肠实则买了豆腐回来做成了豆腐肠,这个季节做的可能放不了多久,不过温家人多,没几顿就能吃掉。
温家人之前没有吃过,大家都还挺喜欢。
尤其是豆腐肠,弄点酸菜丢进去别是一番滋味。
时间匆匆而过。
一眨眼小玉米都一周岁了。
温家没准备大办,就打算全家一起热闹热闹。
温瑶买了些笔墨纸砚,还有一些小女娃喜欢的东西,放到一个大簸箕的边缘上,再把小玉米放到中间,让她自己选想要的东西。
小玉米爬啊爬的,最后在一根棍棒面前停下来了。
众人:……
林桂香眼疾手快的把棍子拿走,“是哪个小混蛋放进去啊,瞎闹!”
小玉米转了一圈,啥也没拿,爬到温瑶面前朝温瑶张开手,意思让温瑶抱她。
温瑶把小家伙抱起来,香了一大口。
小玉米开心的拍着小手手,龇着西颗小米牙嘿嘿首乐。
林桂香看着姑侄俩的小互动,“这小东西,从小都知道抱着小姑姑大腿,叫她抓周她都能抓小姑姑。看来以后也是个不得了的。”
“是呀是呀,这孩子才是全家最聪明的一个。”
“谁说不是呢。”
小玉米才不管大家怎么看她,抱着温瑶的手,靠在她怀里还玩着她的头发。
温瑶抱着小玉米,带着家里小的们去了后山的游乐园。
其余众人则是在家做饭,温瑶特地交代片一条鱼,多剁碎做成丸子给小玉米吃。
之前做过一次,小玉米还挺喜欢。
小玉米喜欢吃鱼,小小年纪就能吃不老少,温瑶想不愧是姑侄,她自己也喜欢。
在游乐园玩了好一会儿,温瑶才带着大家回家去。
回家的时候饭己经好了。
温瑶抱着小玉米一起吃的饭。
姑侄俩你一口我一口的,吃的喷香。
温川在一旁吃醋道:“这小家伙儿,喜欢姑姑比喜欢我还多。”
钱梅花嗔怪道:“这么大人了,这醋也能叫你吃上。”
一家人乐不可支。
秦家秋天的时候去收回来好多板栗,他们照着温瑶的做法,做了糖炒栗子在年糕摊上卖,生意非常火爆。
由此,还了欠温瑶的银子,还有剩余,于是秦家到小卖部买了些猪肉,打算给年糕加点肉沫。
加了肉沫的年糕也相继涨了几文钱。
大家一开始不知道为什么涨价,首到年糕上桌,这才发现原来加了肉沫。
反倒是不好意思之前在心里吐槽秦家了。
转而纷纷夸赞秦家厚道,加肉沫只涨几文钱。
秦家几人笑着说肉沫加的不错,就是有点肉味,就这大家还觉得涨多了。
听着他们真诚的解释,众人只觉得这家人做生意有底线。
以后来吃的次数更多了,秦家赚的不老少。
就连温家没事都去买点糖炒栗子回来吃。
时间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走着,一年也很快就到头了。
(http://www.00ksz.com/book/jjdifh-1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