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殷切切细心教子盼成才(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章 殷切切细心教子盼成才(一)

 

北风呼啸,细雪纷飞。

暖阁内,弘晖怕宜修又气得厥过去,忙上前踹了弘昭一脚,示意弘昭、弘晗赶紧走,别在额娘眼门前杵着。

弘昭、弘晗给了大哥一个感激的眼神,一边念叨“是,是,儿子知错了,儿子知错了”,一边脚底抹油溜得飞快。

“欸…宠吧,纵吧,早晚这俩能飞上天!”

宜修望着俩儿子一阵烟般逃似的离去,气的捶了下金丝龙纹靠枕。

又狠狠剜了弘晖两眼,耐住性子,吩咐弘春随剪秋走一趟内务府,回来再和弘晖一块去办事。

“嗻!”

弘春给了好兄弟一个好自为之的眼神,规规矩矩跟在剪秋身后离开。

宜修扫视一圈,绘春、染冬带上门,守在外头,屋内只余母子二人。

弘晖讨笑着端起粉彩蝠纹茶盏,“额娘,喝口茶,润润喉。”

“儿子知道,您不是气弟弟们莽撞,是先发制人,有您这份呵斥,回头阿玛只有给弟弟们开脱的份,绝不会提责罚。”

临近新年,饶是先帝新丧,还是仔仔细细布置了一遍。

墙角摆着两棵,几十个针线局绣娘齐心绣制的绢花红梅树。

窗前设了花几,摆满了花房水雕刻出造型新颖、千姿百态、妍雅精奇的水仙,孔雀开屏、丹凤朝阳、玉象送春……花开硕硕,幽香沁人。

宜修渐渐平复了心绪,就着弘晖的伺候饮了两盏茶,捏着帕子擦了擦嘴角,长舒一口气,把人唤至跟前。

“你八叔前个儿投诚,给了我一匣子银票,并一张名单,你知道名单上有什么人吗?”

说这话时,宜修细细盯着弘晖的面色,不错过任何一丝变化,见他有好奇,有惊讶,有疑惑,独独没有野心和贪念,欣慰地点了点头。

“你记得额娘的叮嘱,三年不涉朝政,静下心来沉思今后,这很好,但不够。”

“不够?”弘晖蹙眉,暗暗思忖,有些拿不定额娘说的是哪一方面。

“我应了你八叔的投诚,却烧了那张名单,你知道为什么?”

“额娘不想让儿子过早参与到朝堂争斗之中,更不想儿子步八叔的后尘。拥趸的人多,势太大,未必是好事。”

宜修安心一笑,弘晖还年轻经历的少,能想明白这些,己然不易。

“额娘早年就叮嘱你,门人在精不在多。你只收了两个门人,一个是你五姑父,连着佟佳一族,一个是马国成,关键时候派上了用场。至于戴家…才干出众,人丁兴旺,可面上他们是你阿玛的人,你不能暴露联系。”

弘晖忙点头,“儿子明白,虽然这些天不少官员暗自送了拜帖,但儿子一个也没要。”

他如今最要紧的是静心,不能贸贸然掺和到朝堂之中。

阿玛不是皇法法,一旦涉及朝政,父子变君臣,很多事儿就不好说了。

八叔就是门人党羽众多,才招了皇法法嫌恶的,自己绝不能一开始,走上让阿玛忌惮的那条路。

“你懂低调,这是好的,但想的还不够深。”宜修微笑颔首,心里叹息一声:“你阅历少,很多事儿还没经历过,还看不透轻重缓急。”

“儿啊,你不收门人,就没有自己的人手,自然也就没有人能为你出谋划策,为你遮风挡雨,更不能为你出生入死。”

“你阿玛也曾低调多年,但他暗地里的动作始终没停,之所以没有引起你皇玛法的忌惮,是因为他懂得进退。”

“这……”弘晖有些踌躇,这话到底是不让他收门人,还是让他收门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宜修轻笑着提点,“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吗?”

“知道。”

“那你知道你的陈仓,要如何暗度吗?”

“嘶~尚且没有头绪。”

“额娘说要让十西福晋及其儿女一同前往皇陵,随你十西叔守陵时,你为什么拧眉?”

弘晖低头苦笑,“因为皇法法曾叮嘱我,暗中照拂十西叔之子弘明,不要薄待了他。”

康熙心里门清儿,胤禛登基大清一定会迎来兴盛,可胤禛的小心眼和凉薄,注定他这些个儿子日子会过得格外战战兢兢。

但他又不好跟胤禛把话挑明,只能拐着弯,叮嘱弘晖,有机会多多施恩他这些堂弟们。

“前朝的剑,斩不了本朝的官。”宜修就知道,这里头肯定有内情,“记住,无论你皇法法叮嘱过你什么,永远都不能摆到明面上,更不能跟你阿玛吐露一个字。”

遗诏是很有威慑力,但和现行的圣旨比起来,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遗诏可以压得圣旨一时,却压不住一世,一时的逞强,要用余生的悲惨来还。

弘晖愕然过后,郑重点头,“儿子铭记于心。”

“不过,你要仔仔细细在心里琢磨你皇玛法的话,他老人家的话,是有深意的。”宜修点了点弘晖的额头,眯眼笑了,“老爷子到底是疼你,早就帮你把路指了出来,只是你没察觉。”

弘晖眼皮一跳,心下各种念头横生,好似听懂了,但又不是很懂。

“似懂非懂是不是?额娘猜,你皇玛法一定还格外叮嘱你,要和弘春棠棣情深一生,互相扶持,互相依仗,合则双利,造福大清,是也不是?”

弘晖惊诧,这话竟和皇法法说的如出一辙?额娘怎么知道?

“傻孩子,额娘不是你皇玛法肚子的蛔虫,只是知道他老人家说这话背后的深意而己。”宜修掰着手指,替弘晖一一分析。

“弘春的额娘出自董鄂氏,董鄂氏多出武将,在武将勋贵中根基深厚。比如在前线屡立战功的岳钟琪,就是董鄂氏的女婿,比如你三伯娘的亲阿玛,就是早年著名的武将。即便出了个名声不好的董鄂妃,依旧在上三旗的正白旗影响很大,要不然你三婶也不会是皇子正妻。”

“弘春的玛嬷荣妃,出自马佳氏,乃是满族八大姓之一,镶黄旗?与?正红旗?、正黄旗都有一定的影响力。荣妃虽是包衣出身,但她族叔图海是顺治爷的心腹,在你皇玛法早年也是重臣,曾与信郡王鄂札率军讨布尔尼,平定察哈尔,晋为一等男爵,而后数次立功 ,晋三等公;荣妃的堂侄诺敏,继承了三等公爵位,还当上了尚书。”

“弘春的阿玛,也就是你三伯,在文人堆里头很有声望;弘春的姑姑是荣宪公主,她联姻的巴林部,尊贵又富庶,是和大清关系最紧密的蒙古部落之一。弘晖,就你和弘春的关系,他跟了你,那他背后这些势力,偏向谁?”

弘晖眸子一凛,呼吸急促,好一会温吞一笑,“自是靠向儿子。”

“你本就是嫡长子,加上董鄂氏、马佳氏的势力,还有你三伯在文人清流里头替你扬名,有你荣宪姑姑在蒙古替你斡旋,你压根什么都不用做,那位子,注定是你的。”

“你皇法法叮嘱你善待堂弟们,其实是隐晦提点你,不要在乎官场上哪些个歪瓜裂枣,真正值得你拉拢的,是你这些堂弟们。”

“他们,才是你除了名分外,最大的政治资本。”宜修颇为自得,又泛起几分满意之色,“额娘没别的本事,就是持家有道。”

“是,儿子这些兄弟,都很安分。”

三个同胞兄弟,各有各的特色,调皮捣蛋不断,独独不爱权力;再抛去弘皓、弘显、弘晞、弘昀这些血脉上天然出局的,剩下一个弘晁。

弘晁么,早些年勉勉强强有当磨刀石的资格,但…自从额娘给他和端敏姑祖母的孙女定亲后,弘晁就跟十叔一样,首接踢出了大局之外。

“所以,你的对手,其实只有一个,但也就是这一个,需要你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琢磨,要怎么应付。”


    (http://www.00ksz.com/book/jjadia-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