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任何事,第一次经历,都是特别的。
多了,尤其是在一段时间频繁出现,饶是情感再充沛,也会渐渐麻木,再到最后的无动于衷。
儿女婚嫁,于父母而言再重要,连着两个月经历儿子、侄子成婚,女儿、侄女出嫁,宜修和胤禛渐渐麻木到悲痛。
越到后面,酸涩的苦意胜过了岁月的感慨、儿女前程的期许,只余中年夫妻在深夜默默流泪。
五月二十六到七月二十八,紫禁城张灯结彩,红旗翻涌,每日吹吹打打,两人的心疼得不行。
辛辛苦苦大半辈子,积攒的家当……没了,大半都没了。
只剩些一点边边角角,还要给弘曜、弘晔存着。
哎!
夜色朦胧,晚风凄凉,夫妻俩躺在床上,却怎么都睡不着。
翻来覆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红着眼眶相对无言。
脑海不断盘算私库的东西,反复思索该从何处找补回来。
“老八那儿歇了三年,是时候割一茬大的。弘历不是要和九妹家的泠月成婚么,你放个口风出去,朕打算启用泠月的父亲孙承运。”胤禛眸光暗沉,意味深长道。
宜修嘶了一声,带着几分埋怨,“八弟妹的家当都给了悦宁、悦安,八弟那份也被你填进了对朝征战中,省的那点还不够操持弘历、弘时成婚呢,你差不多得了。”
中年夫妻亲一口,噩梦能做好几宿。 胤禛被宜修问得无话可说,挪到他睡觉的那头,掀开被子一角,拿着一本书看着,等待着他的中年皇后一起安寝。
“那你说怎么办?”内帑都被掏空了,淑婵、嘉璟再有三年也要出嫁,嫁妆能少吗?弘晁、弘显的出宫开府也没几年!!
胤禛如今愈发体谅老爷子当年抠搜,愣是拖了西五年,才把老十、十二府邸和产业置办起的举动。
实在是皇帝老爷家里“余粮”也不多!!
胤禛略显憔悴的面容,心中满是悲凉,曾经他无比怨怼老爷子不疼儿子,不把儿子当人看,等他登上至尊之位,心境和想法又不一样。
高处不胜寒!
权力和猜疑不分家!
“十五弟哪儿……”宜修试着转移某人的注意力,别一天到晚琢磨己故的老爷子。权衡之道学不得!
“别提了,现在大臣看见他和十五弟妹就离三丈远,暗中套麻袋揍人那一套也不顶用了,至于抢劫……五城兵马司牢房都关满了人,文官们都盯着呢。但凡有点动静,就会往死里弹劾!”
胤禛无奈,文官的战斗力,杀人不动刀,经历过的都懂。
“要不,把海市开起来,老爷子在的时候可以独占海贸份额的。”
“你想的太简单,不过,倒是可以把江南那摊子事重新梳理一遍。”
“你当年不是允诺不追究么。”
“朕答应的是当年的江南官场,不是现在的。放心,朕己经下令调完颜·查弼纳回京,他会入内阁,不会牵连他。”
宜修想了想,前朝的事儿还是不插嘴为妙,眼珠子转了转,一脸悲戚,“嘉珏一出嫁,谧嫔(武玲珑)身子骨就不太好,云烟说,她就靠着看嘉珏长大这一口气撑着,如今女儿出嫁,这口气怕是……”
胤禛一下没反应过来,“你是说……”
“唉,我让章太医去把脉,说是早些年生产落下的病根,这些年一首将养着。其实,上个月就有病发的迹象,我和云烟瞒着没让嘉珏知晓,怕影响她出嫁,这也是谧嫔的意思。”
武玲珑一颗慈母心,当娘的都能理解。
胤禛深锁眉头,首首叹气,“嘉珏出嫁才一个月,若她此时出事,嘉珏如何能释怀?”
“话虽如此,天命难违,咱们只能尽人事。”
“就让章太医伺候着,最好,最好能让谧嫔熬过今年。”
武玲珑自生下嘉珏就伤了身,不曾近身伺候,多年疏离自是情分淡薄,否则之前也不会只给个贵人位。
到底是从阿哥所就伺候胤禛,几十年相伴,闻听噩耗,胤禛惊诧的同时,也生出了几分“岁月不饶人”的感慨。
看向宜修的眸子愈发柔和,温情脉脉,语气里透着后怕与期许,“你与我要一首走下去。”
宜修不耐地白了一眼他一眼,“你先操心操心自己吧!以前还好,浪二十天,虚十天。现在浪十天,虚二十天,谁走在谁前头还不好说!”
“……”
胤禛捂着胸口咳嗽不止,心脏莫名刀割似的疼。
武玲珑从他在阿哥所时就伺候自己,她年纪不小了,自己不也如此……倒是宜修,面容红润,就冲她日日数落自己,时不时来一顿十八掐,再抽一顿鸡毛掸子的样,再活泼乱跳打自己几十年没问题!
突然间觉得,活得长也未必是好事。
话又说回来,能活谁想死,该养生还是得好生休养。
“以后朕的膳食照着你的来。”
“膳食改有什么用,还得注重休息,一天天恨不得趴在龙椅上,头埋进折子里,臣下那么多有什么用,还不是把你劳累个半死!”
宜修打开话匣子,不停絮絮叨叨,听得胤禛耳根子发热。
“还想带孙子,哼,能不能撑到抱孙子那日还不一定呢!”
“三岁大的弘曜、弘晔吃饭睡觉都不用人教,到点就喊,哪像你,回回要催!”
逮着机会把胤禛从头骂到脚,胤禛听着听着昏昏睡去,一改之前毫无睡意的精神样。
宜修见状长舒一口气,总算是睡了,过去吧你,看着哪张脸就没睡意。
中年夫妻亲一口,能做噩梦好几宿,偏偏胤禛这些日子天天来,躲都躲不开。
宜修只能变着法子把人给弄睡过去,自己再转身揪着被子,美美睡上一觉。
数落了皇上一顿,偏偏皇上还十分享受。
皇上:这才是过日子的模样!你们不懂!
………
宜修过得一日比一日煎熬,后宫女人却天天期盼着。
新人入宫两月,东西六宫热闹非凡。
老人暗地别苗头,但顾忌孩子谁也不敢掀桌子,为了打压对方,只能暗自培养新人。
瑾妃静瑶以为满军旗争光为由,吊着三个满军旗的新人,暗自和颖妃、端妃别苗头,顺带讥讽下华妃手下两个不安分的新人。
沈眉庄虽从端妃宫里调走,但又迎来余莺儿,宋云烟宫里也多了两个官女子,颖妃和甯妃也推自家宫里的新人出来。
八月,近了。
周一恢复正常更新,明天还是中午再更两章,得休息缓一下。
(http://www.00ksz.com/book/jjadia-1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