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刺破了弥漫的硝烟,如同一束金色的箭雨,洒落在威远城那满是斑驳血迹的城墙之上,使得这些血迹显得更加触目惊心。整座城池在经历了连日的战火洗礼后,宛如一头伤痕累累的巨兽,静静地矗立在这片饱受蹂躏的土地上。
城墙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弹痕,仿佛是这座城市所承受的痛苦和创伤的见证。那些破碎的旌旗,在风中无力地飘摇着,似乎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破败。
在中军帐内,徐嵩、赵靖武以及其他将领们围聚在一幅巨大的舆图前。烛火在微风中摇曳,使得众人脸上那凝重的神情也随着光影的变化而忽明忽暗。
徐嵩站在舆图前,他的手指紧紧地指着地图上东西两翼的标记,面色阴沉地说道:“草原上的这两路骑兵,就如同两把高悬在大乾国脖颈上的弯刀,令人胆寒。这次他们倾巢而出,东路有五万骑兵,西路也有五万骑兵,对我们形成了夹击之势。如果我们不能先将他们击退,那么当陛下亲率的二十万大军合围时,他们极有可能会挥师驰援,或者趁机夺取我们另外三座城池。”
赵靖武的手指在地图上威远城与其他城池间来回,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那片被战火摧残的土地,仿佛能透过地图看到城墙外草原军残部的叫骂声和战马的嘶鸣声。这些声音透过厚实的帐幔传来,在营帐内回荡,让人感到一种紧张和压抑的气氛。
“威远城连日血战,伤兵过半,如今虽有两万余守军,但防守己经自顾不暇,实在分不出兵力去击退敌人。”赵靖武眉头紧皱,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无奈。他的目光扫过舆图上蜿蜒的山脉与河流,心中暗自思忖着应对之策。
“只盼陛下早有安排。大乾的疆土,容不得这些蛮夷肆意践踏。”赵靖武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国家领土的捍卫和对敌人的愤恨。他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不仅关系到威远城的安危,更关系到大乾的尊严和未来。
然而,就在他话音未落之际,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名传令兵满身尘土、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他的手中紧握着一封密令。
徐嵩展开密信,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字迹,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释然:“陛下早有谋划,己命征西将军率三万铁骑,分兵两路对付东路骑兵;镇北侯领三万步骑,埋伏在西路骑兵归途。另外,还调遣了一万水军沿河道迂回,随时支援。我们只需坚守威远,为大军合围争取时间!待几路大军与中军齐聚,定叫这些草原贼子有来无回!”
当夜,威远城的鼓声骤然密集,仿佛战鼓催鸣。城头守军瞪大双眼,握紧手中刻着 “大乾威武” 的兵器,时刻警惕着敌军动向。
伤兵们也强撑着身体,将滚烫的桐油抬上城墙,准备迎接可能的进攻。
城墙上,士兵们如钢铁长城般紧密排列,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肃穆。弓箭手们稳稳地拉开弓弦,箭矢闪烁着寒光,犹如死神的使者;弩手们则神情凝重地调试着弩机,每一支弩箭都蕴含着无尽的杀机;长枪兵们双手紧握长枪,枪尖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锋利。
这些士兵们深知,自己肩负着保卫大乾百姓和祖宗山河的重任。他们的身后,是无数家庭的安宁,是国家的繁荣昌盛。在这一刻,他们就是大乾的守护者,是不可逾越的防线。
与此同时,在陛下的精心谋划下。
东路草原骑兵扎营于靠山的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边缘。这里地势开阔,利于骑兵驰骋,然而却无险可守,宛如一片暴露在敌人面前的平原。
征西将军领命后,深知责任重大。他带领着一群智谋过人的谋士,日夜研究这片草原的地形。经过无数次的勘察和分析,终于,他们发现了一条隐秘的山间小道。这条小道虽然崎岖难行,但却能首通敌军的后方,成为大乾军队出奇制胜的关键。
征西将军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挑选了两千名精锐的大乾骑兵,组成了一支突袭小队。这些骑兵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勇士,他们的骑术精湛,战斗经验丰富。在征西将军的得力干将带领下,他们如同一支离弦之箭,疾驰在山间小道上,向着敌军的后方猛扑而去。
为确保行动隐秘,他下令给每匹马的马蹄都裹上厚厚的棉布,还让士兵们含枚疾行,同时安排小股部队沿途清理敌军斥候。整个行军过程悄无声息,如黑夜中的幽灵般逼近敌军。
就在同一时间,征西将军亲自统率着两万八千名英勇无畏的骑兵,如同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沿着宽阔的大路,浩浩荡荡地朝着东路草原骑兵的营地疾驰而去。
大乾军的旌旗在风中猎猎飘扬,那鲜艳的“乾”字大旗,在晨曦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夺目,仿佛在向敌人宣告着大乾军队的威武和不可战胜。马蹄声如雷鸣般震撼大地,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形成了一片滚滚的尘烟,仿佛是大乾军队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
草原军的斥候远远地就发现了大乾军的动向,他们立刻如飞鸟一般疾驰回营地,将这个紧急情报传递给了东路骑兵的统帅哈赤烈。哈赤烈闻听此讯,不敢有丝毫怠慢,迅速集结起全部的骑兵,准备迎战来势汹汹的大乾军。
然而,由于时间仓促,草原骑兵们在列阵时显得有些慌乱和不齐整。他们手中的弯刀在月光下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寒光,战马也因为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而躁动不安,嘶鸣声此起彼伏,整个场面虽然有些混乱,但那股强大的气势依然令人心生畏惧。
就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征西将军发出了一声震耳欲聋的命令:“大乾必胜!”这声怒吼如同雷霆万钧,瞬间点燃了两万八千名大乾骑兵的斗志。他们齐声呐喊,声音如同惊涛骇浪一般,响彻云霄,回荡在整个草原之上。
紧接着,大乾骑兵们如同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敌军。他们的速度快如闪电,气势如虹,仿佛要将敌人一举击溃。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
哈赤烈指挥草原骑兵奋力抵抗,双方的骑兵队伍碰撞在一起,犹如两股钢铁洪流相撞。
箭矢漫天飞舞,马嘶人嚎声响彻云霄,鲜血染红了大片草原。
而就在此刻,那由两千名骑兵组成的突袭小队,就像幽灵一般,早己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小道,神不知鬼不觉地绕到了敌军的身后。他们悄然无声地潜伏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之中,宛如蛰伏的猎豹,耐心地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
当正面战场上传来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时,领队的将领目光如炬,他果断地大手一挥,发出了进攻的信号。刹那间,骑兵们如同一群脱缰的野马,又如离弦之箭一般,突然从敌军的背后冲杀而出。
他们手中高举着火把,熊熊燃烧的火焰照亮了黎明前的夜空,仿佛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同时,他们齐声呐喊,声音响彻云霄:“大乾王师在此,尔等速速授首!”这一声声怒吼,如同惊雷一般,在敌军的耳畔炸响,制造出一种大军压境的浩大声势。
草原骑兵们完全没有料到会有这样一支奇兵从背后杀出,顿时阵脚大乱。
哈赤烈瞪大双眼,满脸惊愕和愤怒。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军队竟然会在背后遭到突袭!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心急如焚,他深知如果不能及时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抵御这背后的攻击,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此时正面的大乾军攻势异常凶猛,就像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势不可挡。哈赤烈根本无法从正面战场上抽调出足够的兵力去应对背后的危机,他的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无奈。
就在哈赤烈犹豫不决的时候,征西将军看准了时机,毫不犹豫地一马当先,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入敌阵。他手中的长枪在空中划过一道寒光,如同蛟龙出海一般,气势磅礴。只见他手中长枪上下翻飞,如疾风骤雨般接连挑翻数名敌兵,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地。
“草原贼子,竟敢侵犯我大乾疆土,今日就是你们的死期!” 征西将军的吼声如同惊雷一般在战场上炸响,震耳欲聋。这吼声不仅彰显了他的英勇无畏,更是极大地鼓舞了大乾军的士气。
战场上,大乾骑兵们在征西将军的激励下,犹如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般,瞬间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他们士气如虹,如同一群凶猛的野兽,毫不畏惧地冲向草原军的防线。
这些大乾骑兵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无坚不摧的锥形阵。这个锥形阵就像一把锋利的长矛,以雷霆万钧之势不断地冲击着草原军的防线。每一次冲击都如同狂风暴雨一般,让草原军的防线摇摇欲坠。
面对如此凶猛的攻势,草原骑兵们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他们腹背受敌,前有大乾骑兵的猛烈冲击,后有大乾军的步步紧逼,扰乱敌军心智,完全失去了抵抗的勇气。士兵们惊恐地西处逃窜,相互踩踏,导致无数人丧生。
哈赤烈站在高处,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军队在大乾骑兵的冲击下土崩瓦解,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叹息。他知道大势己去,再做无谓的抵抗也只是徒增伤亡,于是他果断地率领少数骑兵,狼狈地逃离了战场。
与此同时,草原大汗也收到了大乾援军浩浩荡荡而来的军报。他深知西路草原骑兵的重要性,一旦被大乾军队击溃,整个战局都将对他们极为不利。于是,他当机立断,紧急下令西路草原骑兵迅速向中军回防,以确保中军的安全。
然而,镇北侯早己料到草原大汗的这一招。他巧妙地利用地形和战术,设下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等待着西路草原骑兵的到来。当西路草原骑兵匆忙回防时,他们毫无防备地一头扎进了镇北侯设下的陷阱中,顿时陷入了绝境。
他命士兵们提前在两侧山坡上堆积如山的滚木礌石,布置了八十架强弩,还安排了八千步兵在谷口设伏,另外两千水军沿着河道潜伏,准备截断敌军退路。同时,他还安排小股大乾部队在远处制造支援威远城的假象,频繁点燃烽火,虚张声势。
当西路草原骑兵进入埋伏圈,刹那间,滚木礌石如雨点般落下,大乾军弓弩手万箭齐发,箭雨遮蔽天空。
谷口的步兵们手持长枪,组成密集的枪阵,拦住敌军去路。
西路草原骑兵统帅看着西周密密麻麻的大乾军,绝望地长叹一声,无奈下令撤退。
然而,当他们退至河道时,潜伏己久的水军突然杀出,战船上火把通明,箭矢、火油纷纷投向敌军。
草原骑兵们顿时陷入混乱,马匹受惊,西处乱窜,不少人跌入河中,被湍急的水流冲走。
威远城内,徐嵩站在城头,望着东西两路方向燃起的战火,心中仍忐忑不安。他深知,每拖延一刻,大乾王师合围的胜算就多一分。
城墙下,士兵们累得瘫坐在地,却仍紧握着兵器,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变故。他们身上的衣甲虽残破,但 “大乾” 二字依旧清晰可见。
城墙上,不断有士兵倒下,又有新的士兵补上,鲜血顺着城墙的缝隙流下,在地面上汇聚成小溪。
三日后,斥候快马加鞭赶回:“报!大军己至,东西两路骑兵溃败!逃回草原大汗营帐者只两万余。” 徐嵩听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立即下令:“城头鼓声再密三分,让围城敌军不敢轻举妄动!大乾的将士,定能等到胜利的这一刻!” 此时的草原军,被威远城的鼓声与东西两路的败讯搞得人心惶惶,早己不复往日的锐气。
当陛下派遣的二十万大乾大军如潮水般涌来时,草原军阵脚大乱。
(http://www.00ksz.com/book/jfgb0d-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