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巡览边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4章 巡览边城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柔和的阳光如金色的纱幔般轻轻地洒在临时百户所上,给这座建筑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使它看起来焕然一新。

赵靖武站在校场高台上,他身姿挺拔,神情严肃,目光如炬地注视着下方整齐列队的一百五十名校尉。这些校尉们身着崭新的甲胄,甲胄在晨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的光晕,仿佛他们身上散发着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

经过昨日的整顿,这些校尉们的精神面貌己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的身姿更加挺拔,步伐更加稳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新任务的期待和坚毅。

赵靖武深吸一口气,然后用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说道:“弟兄们,今日咱们要做的,是把威远城及周边摸个透!”他的声音在院落中回荡,仿佛整个百户所都被他的气势所震撼。

“威远城是边关重镇,周边地形复杂,充满了各种未知和挑战。只有我们熟悉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草木,才能更好地完成陛下交代的稽查和秋防重任!”赵靖武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任务的重视和决心,他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

他缓缓转过头来,目光如炬,落在了王昊、张猛和老周三人身上。这三个人,都是他手下的得力干将,此时早己严阵以待,等待着他的命令。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威严:“王昊,你带领三十名兄弟,立刻去熟悉城内的街巷布局。特别要留意漕运码头、集市以及各官署的位置,这些地方都可能是关键所在。”

王昊闻言,立刻抱拳应道:“遵命!”他转身离去,动作迅速而果断,带着他的队伍迅速消失在了街道的尽头。

接着,他的目光转向了张猛,“张猛,你也领三十人,去查看城防设施及布局。城墙的高度、厚度,城门的坚固程度,以及瞭望塔、烽火台等防御设施的分布情况,都要摸清楚。”

张猛同样毫不迟疑地领命而去,他的步伐稳健,显示出他的果敢和决断。

最后,他看向了老周,眼中闪过一丝信任和赞赏,“老周,你经验丰富,由你带领二十人,去寻找当地的百姓和老兵。从他们那里了解周边的山川地势,尤其是那些隐秘的小路,这对我们的行动至关重要。”

老周微微颔首,表示明白任务的重要性,然后带着他的人也迅速出发了。

待三人都离开后,他环顾了一下西周,对剩下的人说道:“其余人留守百户所,继续完善我们的驻地建设。这里将是我们的根基,必须要坚固可靠。”

众人齐声高呼领命,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云霄。紧接着,他们如离弦之箭一般迅速行动起来,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沓。

王昊身先士卒,带领着小队沿着青石板路大步前行。这条路虽然有些年头,但依然坚固平坦,显然是经常有人维护。道路两旁的商铺和民居错落有致,有的门庭若市,有的则略显冷清。

王昊边走边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时而驻足凝视商铺的招牌,时而与路人攀谈,询问当地的情况。他的问题细致而全面,从物价到民生,从风俗到治安,无所不包。

终于,他们来到了城内最繁华的集市。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曲独特的交响乐。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世界。

集市上的货物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有来自草原的皮毛、马匹,也有从中原运来的茶叶、瓷器,还有各种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王昊漫步其中,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他仔细观察着每一个摊位,留意着商贩们的交易情况。有些摊位前人头攒动,生意兴隆;有些则门可罗雀,无人问津。王昊将这些都一一记录下来,并特意标记出几家规模较大、交易频繁的商铺,以备后续深入调查。

张猛带领的队伍登上了威远城的城墙。厚重的城墙历经岁月洗礼,布满了斑驳的痕迹。他们沿着城墙缓缓前行,巡视着每一处垛口、箭楼。张猛用手敲击着城墙的砖石,仔细听着声音,判断墙体是否坚固;又查看了城墙上的滚木礌石储备情况。站在城墙上远眺,广袤的戈壁、草原和起伏的山峦尽收眼底,张猛不禁感慨:“这防线要是守不好,后果不堪设想啊!”

老周则带着人来到了城中的老兵茶馆。茶馆里聚集着不少退伍的老兵,他们围坐在一起,喝着粗茶,聊着往昔的战事。老周熟稔地和他们打着招呼,很快就融入其中。“老哥几个,给咱说道说道这威远城周边的地形呗!” 老周笑着递上几壶酒,“咱们新来乍到,得多跟你们取取经。”

老兵们打开了话匣子,纷纷讲述起来。“要说这周边,黑松林最是凶险,林子大不说,还常有狼群出没,以前就有商队在那儿遭了难。” 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兵说道,“还有后山的那条小路,虽然难走,却是通往草原的捷径,时不时就有小股的草原人从那儿摸过来。” 老周一边听一边点头,将这些重要信息都牢牢记在心里。

赵靖武自己也没闲着,他带着几名亲卫,沿着威远城的护城河巡视。护城河的河水不算深,但河面宽阔,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防御作用。他们查看了河上的吊桥,检查其升降是否顺畅;又观察了河岸的防护情况,发现有些地方的护堤出现了坍塌,需要及时修缮。

巡视完护城河,赵靖武又来到了城外的屯田区。大片的农田里,庄稼长势还算不错,农人们正在田间辛勤劳作。赵靖武与几位老农交谈,了解到这里的粮食产量、灌溉情况,以及是否会受到草原部落侵扰等问题。老农们纷纷表示,虽然平时还算太平,但一到秋高马肥的时候,就提心吊胆,生怕草原人来抢粮食。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飞快,转眼间己近正午。各小队陆续返回百户所,大家稍作休整,用过午饭后,便开始汇总信息。王昊详细汇报了城内的情况,指出漕运码头人员往来复杂,可能存在走私等不法行为;张猛将城墙布局做了详细的汇报;老周则讲述了周边地形的要点,强调黑松林和后山小路需要重点防范。

赵靖武认真听着,不时在纸上记录。等众人汇报完毕,他说道:“大家做得很好,这些信息对咱们接下来的工作至关重要。王昊,从明日起,安排人对漕运码头进行暗中监视;老周,绘制一份详细的周边地形图,把今天了解到的情况都标上去。”

随后的几天,百户所的众人依旧忙碌不停。在熟悉环境的同时,他们还与威远卫的将士们展开交流,学习边关防御的经验;与当地百姓建立联系,获取更多情报。赵靖武也多次拜访守将徐嵩,商讨秋防事宜,虽然双方最初有些隔阂,但随着交流的深入,渐渐有了合作的默契。

与此同时,百户所的建设也在持续推进。破损的房屋全部修缮一新,门窗都换成了坚固耐用的;库房里,装备物资摆放得井井有条,还新添置了不少兵器和粮草;校场上,每日都有训练,喊杀声震天,锦衣卫的士气愈发高昂。

又是一个清晨,赵靖武站在百户所的屋檐下,看着忙碌而有序的院落,心中满是欣慰。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他们己经在威远城站稳了脚跟,对周边环境也有了深入的了解。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加艰巨的任务,但赵靖武坚信,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握紧腰间的绣春刀,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那是草原的方向,也是责任与使命所在的地方。


    (http://www.00ksz.com/book/jfgb0d-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