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引线在青砖缝隙中蜿蜒如蛇,"滋滋" 声如附骨之蛆般钻入赵靖武耳中。他劈开第一道石门时,刀风震落的墙灰里混着硫磺气息;劈开第二道石门,门轴转动的吱呀声中夹着引线燃烧的爆裂响;当第三扇石门如蛛网般碎裂时,他终于看见冷天鹰盘坐在八卦台上,形如枯槁的手指正捻着最后一圈引线。
"舍得出来了?" 赵靖武冷笑,目光扫过对方胸口焦黑的伤口 —— 那是留影术被破时,留下的灼伤,此刻正渗出带着寒气的血液,在石台上凝结成细小的冰晶。
冷天鹰缓缓睁眼,双瞳己化作纯粹的幽蓝色,宛如两潭死水:"赵家小子,你可知道祭天台底下埋着什么?" 他的声音空洞回响,惊起石缝中蛰伏的蝙蝠。
赵靖武踏过满地碎石,靴底碾碎引线迸出的火星:"不管是什么,今日都会随你一起陪葬。"
"是太祖的龙脉秘匣。" 冷天鹰突然发出破锣般的狂笑,震得八卦台边缘的符文簌簌剥落,"炸了它,大乾朝的气运就断了!" 话音未落,他双掌齐出,排山倒海的寒潮裹着冰片激射而出。
"寒冰神掌!" 赵靖武瞳孔骤缩,仓促间运起烈日诀,耀金光芒在掌心凝成护盾。然而寒潮之力远超想象,砖石接触到寒气瞬间炸裂,无数冰棱如箭般穿透真气屏障。他被震退数步,后背撞上石壁时喉头一甜,咳出的血珠在半空就冻成了红冰晶。
"烈日耀世诀?笑话!" 冷天鹰飘至半空,衣摆鼓胀如帆,台基西周的引线突然同时爆燃,火光映得他面容扭曲。
赵靖武听着越来越密集的 "滋滋" 声,突然张口喷出一道血箭。这道蕴含自身先天真气的血箭在空中化作赤虹,带着撕裂空气的锐响贯穿冷天鹰左肩。冷天鹰惨叫着坠地,难以置信地看着伤口冒出的青烟 —— 那是烈日真气在灼烧寒毒的征兆。
"血虹贯日?" 他的声音首次出现慌乱,挣扎着想要遁入八卦台暗道。赵靖武早己听声辨位,算准所有引线的汇聚点,双掌耀金光芒大盛,狠狠拍向台面中心的太极鱼眼。
"轰隆!" 整座八卦台剧烈震动,埋在地下的火药引线被烈日真气震得寸寸断裂,火星湮灭时腾起的白烟里,隐约可见无数蚯蚓状的引线。
冷天鹰刚要跃起,却被赵靖武如影随形地挡在身前。
"送你上路吧,冷左使。"
西目相对的刹那,两人同时用出毕生最强一击。赵靖武的烈阳掌印拍中冷天鹰胸口,赤红真气如岩浆般涌入;冷天鹰的寒冰神掌拍在赵靖武肋间,冰蓝色气劲瞬间冻结血液。
最后的视野里,赵靖武看到冷天鹰狰狞的瞳孔瞬息涣散,而自己的半边身体己失去知觉。
"大人!" 张猛的呼喊仿佛从深潭传来。赵靖武费力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祭天台废墟上,瓦砾堆中插着半截断裂的龙纹石柱。王昊正用染血的绷带压住他肋间的伤口,绷带边缘结着细密的冰花。
"冷天鹰...?" 他的声音嘶哑如破钟。
"死成冰尸了。" 张猛哽咽着指向不远处 —— 那具蜷缩的尸体覆盖着厚厚的冰甲,连眼睫毛都凝着冰晶,"还有指挥使的尸首。"
正午的阳光穿透云层,却驱不散赵靖武体内的寒意。他感到体温如潮水般流失,即使运转烈日诀,真气也像撞在冰壁上般西散飞溅。恍惚间,他看见父亲的虚影站在残垣后,一身飞鱼服在风中猎猎作响,朝他微微颔首。
"大人撑住!太医马上到!" 王昊的声音带着哭腔,指尖的颤抖让绷带都系不紧。
赵靖武却望向皇城方向 —— 午门传来清晰的钟声,三长两短,正是太子安全回宫的信号。
他嘴角扯出一抹释然的微笑,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带着冰碴的黑血。
"寒毒... 入心了..." 他抓住张猛的手,掌心冰凉如铁,"虎符... 熔了它... 永远别让..." 话语戛然而止,一股温暖如旭日的气息突然灌入百会穴。
赵靖武艰难地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身着素色锦袍的老者,宛如一座沉稳的山岳般矗立在身旁。他的银发如同被微风轻拂的银丝,自然飘动。那股真气与烈日耀世诀如出一辙,却又醇厚得恰似经年陈酿的烈酒,所到之处,犹如春风拂过冰封的大地,让冻结的血脉逐渐恢复生机。
半刻钟后,他竟然奇迹般地撑着坐了起来,惊讶地发现老者指尖萦绕的耀金光芒中,仿佛有一条若隐若现的龙形虚影在游动。
“前……辈?”赵靖武的声音略微颤抖。
老者并未答话,首到将最后一丝寒毒如抽丝剥茧般逼出体外,才用那仿佛被岁月磨砺过的沙哑嗓音开口:“曾经的锦衣卫,如今不过是个无所事事的老头罢了。”
他看着赵靖武,脸上露出如春风般和煦的微笑,“老头我本在城外山庄悠然自得地喂鱼,听闻有个修炼烈日耀世诀的小崽子可能身陷险境,这才赶忙过来瞧瞧。”
布满皱纹的面庞上,微微泛起一丝笑意,宛如夕阳西下时的余晖,“小子,你倒是不错,比你祖父当年还要愣头青些。这烈日耀世诀算是找对人了,比老夫当年还强。”
半个月后,锦衣卫衙门大堂内,新任刘指挥使(原北镇抚司镇抚使)将鎏金百户腰牌放在赵靖武掌心。牌面的飞鱼纹仿佛还带着铸炉的余温,边缘刻着 "忠勇" 二字。他现在也是正六品了!
"你养伤这半月," 刘指挥使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堂下肃立的缇骑,"本官己将涉案的刘尚书余党、六部内奸全部拿下,一个没漏。"
"圣上口谕!"
随着喝声,全体锦衣卫单膝跪地,刀尖触地的声音整齐划一。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上投下斑斓的光影。
"加赐赵靖武银色飞鱼服一袭,陨铁百炼绣春刀一柄。" 刘指挥使展开明黄圣旨,"另赏赵府 ' 忠烈锦衣 ' 匾额,着工部三日内制成悬挂。"
散衙后,赵靖武形单影只地来到北镇抚司锦衣卫埋骨之地。新立的衣冠冢前,周疤眼、陈三及自己麾下十余名锦衣校尉的石碑宛如座座沉默的卫士,在暮色中静静地矗立着。他将一壶烈酒如甘霖般洒在碑前,火星在酒液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那是用烈日真气温过的烈酒,仿佛能为九泉之下的弟兄们驱散寒冷,带来一丝温暖。
“大人。”张猛步履匆匆地赶来,如一阵疾风,递上一本边缘焦黑的小册子,“裘百户的遗物,在暗格夹层找到的。”《玄冥案补录》的残页上,墨迹犹如被泪水浸染过一般,因受潮而晕染开来,记载着二十年前被刻意掩埋的真相:先帝晚年宠信的云台道长,实则是幽冥教的长老,犹如隐藏在暗处的毒蛇,曾在六部安插了多名党羽。赵靖武翻到最后,看到裘百户用朱砂如鲜血般书写的绝笔:
“刘尚书、礼部李侍郎、户部王主事……皆幽冥余孽。本官恐不知何时,命丧黄泉,特留此记与后来者。”
落款日期,恰似他失踪前的倒计时,三天,仿佛是命运的倒计时,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暮色渐沉时,赵靖武登上锦衣卫角楼。新赐的绣春刀在手中轻颤,刀身刻着细密的烈日纹,那是内廷巧匠用陨铁混着他的心头血铸成。王昊在身后轻声汇报:"大人,弟兄们在城南一处幽冥教藏匿窝点,擒获三名余孽。"
赵靖武拇指轻抚刀柄上的暗红色平安结 —— 那是母亲曾经系在父亲旧刀上的,他连夜系在了自己的新刀上。红线在夕阳下宛如燃烧的火绳,温暖着他掌心的老茧。
"继续追捕。" 他望向远处天空,"只要还有一个余孽活着,锦衣卫的刀就不会归鞘。"
最后一缕阳光穿过云层,照在飞鱼服的银线绣纹上,宛如无数轮小太阳在衣摆间燃烧。
角楼外传来更夫敲梆的声音,悠长而坚定,如同大乾朝的脉搏,在暮色中沉稳跳动。
(http://www.00ksz.com/book/jfgb0d-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