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后心神不定时,就会在宫中西处闲逛。
她脑海里无论如何也忘不掉,褒姒那张虽然苍白却又过分美丽的脸,实在让她忌惮。她若是如淑妃那样也就是了,可她偏偏不是!
突然,她听到前面假山处有两个小宫女叽叽喳喳的说话。
宫女甲:“真没想到褒姒夫人这么快失宠了!”
宫女乙:“她怀着大王的骨肉呢!等王嗣降生,大王一定会原谅她的。何况她还那么美! ”
宫女甲认同地附和道:“说得是。若非王后与大王青梅竹马,且育有太子。包斯夫人生的一定会被大王看中的,毕竟她可是被誉为神女的天下第一美人!神女之子,定不同凡响!”
宫女乙:“大王好似并未真的与褒姒夫人生气,若旁的娘娘触怒了大王,衣食供应都会降到最次一等。你看,鲍斯夫人,无一人敢怠慢他,所有进贡的新鲜瓜果,第一个由华阳宫挑选。”
申王后握着巾帕的手用力攥紧,他脑海里全是小宫女刚刚说过的话,那话如魔音般钻进她的耳朵,在脑袋里不断盘桓。
申王后脸色阴沉得可怕,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她心中暗忖,绝不能让褒姒生下这孩子,否则自己和太子的地位都将岌岌可危。她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悄然离开假山。
回到自己的宫殿后,申王后唤来心腹寺人。“你去查探一下,褒姒最近的饮食起居,还有她身边伺候的人,务必事无巨细地报给我。”
心腹寺人领命而去。申王后在殿中来回踱步,眼神中满是算计。她决定先从褒姒的饮食入手,只要在食物中动点手脚,神不知鬼不觉地让她小产,就能永绝后患。
可就在她谋划之时,一道密报传来,说太子在明堂与大王起了冲突。申王后顿时慌了神,原本对付褒姒的计划也被抛到了脑后,匆忙带人前往明堂。
明堂
姬宫湦看着跪在下面的蠢儿子,真不知道说什么是好。
“申国今年既无灾荒,又无战乱。你何以下令免除今年赋税?若非虎贲将军来禀,岂不是由你胡乱安排?”
事情要从几天前说起。
虎贲军主要负责保护帝王的安全和执行重要任务?。虎贲军的名称起于《周礼》,不仅要守卫王宫、护卫君主,并在王出行时随行保护?。此外,虎贲军建立之初也多次参与重要战役。
可近年来,大周少战,虎贲军也无甚出头的机会。且虎贲军乃天子亲卫,衣食、器械、甲胄凡军队供给之物,都是大周一顶一的。
攻打褒国之战。他们还请缨过。奈何大王不允。于是虎贲将军便奏请大王,领了今年征收赋税的差事。
虎贲军的成员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勇士,他们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还具备高超的武艺和军事素养?。
这些都没什么值得夸赞的。因为虎贲军自成立之初便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历代虎贲将军都是王之亲信。毕竟那个大王会把护卫自己人身安全的军队,交到外人手中呢?
虎贲将军正在挑选部众选派将士,看看大家都适合去哪些诸侯国征收赋税。
忽听闻太子传召,他还有些诧异。守卫王宫的差事是由他亲自执行的。对于大王的安危,他从不敢假手于他人。对于从小在王宫中长大的太子,他自然很熟悉,可两人并没有什么交集。只因大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位王储登基后,第一件事都会更换自己的亲信为虎贲军首领。
如今大王正值春秋鼎盛,他少说还有十几年的风光日子可过,若与太子走得太近,难免惹人非议。故而他一向与太子保持距离。
虎贲将军姓崔,乃是丰邑六大世家中崔家的郎君。若是给丰邑的世家排个位子,崔家可居第二。
崔家可谓底蕴深厚,自武王姬发建立大周开始,崔家便己存在。而大周的建立之初。在一众世家当中,崔家是第一个投效的。
像这种底蕴深厚的家族,之所以能历经几朝,不退反进。靠得就是家族传下来的“道”。
如今天下太平,那崔家的“道”就是只做保皇党。
崔将军换了一身衣衫,前去东宫拜见太子。
他一进入东宫,只见太子命人在庭院里放了榻,搭了个凉棚,叫人燃上驱虫的香,见他前来,连忙招呼他一起到庭中纳凉说话。
太子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美姬,都只着单衣,他们依偎在一起,吃着瓜果饮着美酒,见崔将军前来,他也不见外地亲一下这个,吻一下那个。
姬宜臼让寺人都站远了着,周围只剩下了两个美姬与崔将军。
“末将见过太子。”
姬宜臼示意一旁的美姬上前扶崔将军起身:“崔将军何必见外。说来你也算是看孤从小长到大的。快坐快坐。”
其中一个杏色衣衫的美姬,上前拉起崔将军坐在下首。
见此情形,崔将军一阵说不上来的无奈,他与太子关系并不亲近,一下子不太适应他的行事作风。
摸不清楚的什么药他葫芦里卖,崔将军打算开门见山:“不知太子殿下召末将前来,所为何事?”
姬宜臼用你真扫兴的眼神看着他:“日光正好,佳人在侧。莫非崔将军觉得此女不美?”
崔家既非诸侯,也非皇室,可他身为世家子弟,什么样的女色没见过?他连一个眼风也没留给旁边的女子。
回道:“此女甚美,只是末将性子无趣,天生古板,恐扫了太子殿下的雅兴。”
崔将军如此不识抬举,太子有些恼怒,不过他毕竟是父王的亲信,也不好撕破脸,重重地放下酒杯,摆了摆手,两位姬妾赶紧退下。
“崔将军可记得攻打褒国之时,申侯献上行军粮草?”
崔将军点了点头,这事儿他自然知道。只此一个问题,他大致己经明白了,太子找他所为何事。
“还请殿下明示。”
“申侯封地土地肥沃,粮产极丰。诸侯国中上缴赋税者,属申侯为首。申侯对我大周最是忠心,从不拖欠赋税。故而……”
(http://www.00ksz.com/book/jfbhjh-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