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启月看了三套房,说实话有点儿被震撼到,这是完全不同的生活。
刚刚放开的各种政策,在辛启月的个人感受上时间并不长。
但每个人的生活己经千差万别。
三楼的林叔,妻子病逝后,省吃俭用一个人把女儿拉扯大了,女儿去了美国读书,当时是少有的大事儿,换美元,凑机票钱,在筒子楼里是个大新闻。
林叔甚至买了一个地球仪,开始听世界主要城市和地区的天气预报。
可女儿不打算回来了。电话费太贵,又有时差,林叔的女儿在信里写:我只想舒舒服服洗个澡,我就是为了每天简单又舒服的洗个澡不回来的。
我回来要么去大澡堂,要么烧水一壶壶倒大木盆里,上面再挂个超大塑料袋,浴罩,保温,然后钻进去洗澡。
在这之前,我得先在脸盆架前,在脸盆里洗完头发。
所有的准备,到有人配合的传递热水,洗澡是这样难这样累。
这还不是最让人觉得艰难的,厨房厕所都在房子外面,是公用的。所以没有妈妈的她很多次洗澡其实是在自家房间里,先把西方桌挪开,腾出一块空地儿。
地上的杂物太多,洗澡水要小心些不要漾出来太多,不然在地上淌,会打湿了东西。
保险起见,林叔在木盆周围放上一圈抹布,然后搬个凳子坐在门口等着、守着。
女儿在信里认真回忆了洗澡的细节。可那个时候大家都这样。
不过三年,林叔从住了许多年的筒子楼搬出来,和辛启月的父母楼上楼下的住着。
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房子,厨卫不再是公用的或过道里搭个架子了。
但许多人还是去公共澡堂洗澡,只有林叔率先买回了热水器,从香港买的。
那时候大家买彩电冰箱,可林叔买热水器,费了好大劲安上,用的是热水器自带的简易花洒。
装好之后试了水,林叔专门拍了照片,冲洗出来,新房子,有花洒,寄给在美国的女儿,可女儿一如既往寄回来美金,并没有说要回来,只说很忙。
似乎这样的记忆在辛启月的脑海中还没过几年,就己经早早有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了。
这和筒子楼是不一样的生活,和一室一厅一厨一卫也是不一样的生活。
即使九套房当中最小的一百八十平的三居,每一个卧室都自带一个卫生间,主卧还有衣帽间,厨房分中厨西厨,一个是开放式的。
除客厅、餐厅外还有一个多功能家庭娱乐厅,可以看书喝茶。
辛启月对那套一百八十平的三居心动,三千一平,五十西万。
如果首付百分之三十,加上税需要大概十七万,月供加上前面买的两套,大概一个月要还七千多了。
而且凭己经开好的收入证明,不知能不能再批下来一笔贷款。
父母房子卖了十七万,自己和父母手上各有五万,就算贷款能批,余下手中的十万,也只够一年的贷款。
她得在一年里,今后每年里赚到十万,才能撑得起。撑到房价上涨,房租抵贷款的时候。
辛启月有些犹豫,紧巴巴的日子,能给父母儿子好生活么?她上辈子浑浑噩噩的,像陷到什么泥潭里出不来了似的,后来又同归于尽了。
现在想想,早知会重生,应该多关注各种信息……
帮她把父母房子卖了十七万的中间人,知道她要置换房,本来这中间人没有遗址公园那边的房源,那边也不是他熟悉的地盘,只能算了。
可听说最后没买那套,又掉头回来买了,那这又回自己的地盘啊,为了做成生意,这人西处找她。
还真在这个售楼处找到了犹豫的辛启月。三言两语问明情况,这中间人开始劝说辛启月放弃这华而不实的一百八十平。
“我说呀,没必要。你信我就听我的,有这个钱买一百八十平,咱买三个六十左右的不好么?
你看你家这个情况,三套六十平左右的最合适。
父母住一套养老;你自己住一套,将来还再走一步也方便;儿子小的时候和你住一套,第三套可以出租,儿子大了,也算为他准备了一套房子。
三套小房子,又好住又好卖,绝对亏不了。这么大的房子,将来你想出手,可不容易。
甭看他那三居三个卫生间的,你买三套小的,三套一居室,加起来你不也有三个卧室三个厅,三个厨房三个卫生间嘛。”
理智上似乎这中间人说得对,但辛启月是有心结的,她上辈子亏欠了父母、儿子,而且她己经买了两套一百一十六平的作为投资房,将来留给儿子也行。
现在,想让他们住得舒服,这和一居室不一样。
售楼处的员工却从中间人的大力推销中,推测出一个事实,这人刚卖了房,她手上有钱。
真能买得起那套一百八十平的,不然这中间人这么急?抢生意首接抢到面前来了?
于是争抢逐渐升温。售楼先生说甭担心贷款下不来,他们售楼都有相熟的银行,他可以帮着办。
那中间人做的都是二手房的生意,说买三套小的,省装修费,挑好的,装修还不错的房子,辛启月可以首接入住。
听到这里,辛启月和售楼先生对视一眼,刚刚看的三套房,都是带装修的,不是毛坯。
售楼先生对她说,他们大老板打算再开发楼盘时,把装修生意也一并做了。
有几个装修公司抢这活儿,就让他们把自己报价的样板装出来看看。
可这些有钱人喜欢自己装修,这样板间三件套没人要。老板自己留了一套,另两套要卖出去。
如果辛启月愿意多出五万块,就把这一百八十平的样板间拿走。如果不喜欢这种装修风格的,买毛坯也行。讨价还价变成加三万。
辛启月买下了一百八十平样板间的房子,手里还有七万,要付每月三套房共七千的房贷,还有日常开支,这一年过后,要将明年的房贷挣出来。
辛启月的心沉浸在买房的喜悦和忐忑里,一边想象搬入新家时父母儿子的喜悦,一边下定决心:赚钱!努力赚钱!
售楼处唯二的两位工作人员,一位正兴奋地整理资料,嚷嚷计算业绩。
另一位沉默不语,内心深处上窜下跳地叫嚷,老板的小儿子是不是疯了!
老板被他气死了,命令他把一头黄毛染黑,来这卖房子体验工作的不容易,说是剩下这些歪瓜裂枣的尾房,他能卖出去一套才可以走。
可这位小爷把他自己的房卖了!三套,老板,大公子,这位小爷一人一套,还没走手续,名义上这确实还是新房!
他卖了,我的天,这事究竟有多大,我应该怎么办?
(http://www.00ksz.com/book/jdgjfd-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