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攻心为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5章 攻心为上

 

韩遂的大帐内,价值不菲的波斯地毯上,散落着被砸碎的陶器碎片。

“好!好一个釜底抽薪!”韩遂气得浑身发抖,他那张素来精于算计的脸上,此刻布满了阴云。

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这边刚刚才拉拢马超,竖起复仇大旗,对方怎么就能如此精准地预判到自己的动作,还拿出这么阴损毒辣的招数?

相比于韩遂的暴怒,马超的营帐内则是一片死寂。

“少将军,”庞德走了进来,神色凝重,“军心……己经乱了。”

马超没有回头,声音嘶哑:“我听到了。”

“韩遂那边,己经有几个羌人部落的首领,托病不出了。”庞德继续说道,“再这样下去,不等刘备打过来,我们自己就要散了。”

马超猛地攥紧了双拳。

与此同时,右扶风,刘备的中军大帐内,气氛却与金城那边截然相反。

“哈哈哈!子明此计,真乃神来之笔!”刘备手持那份檄文,笑得合不拢嘴,“不费一兵一卒,便让马、韩联军军心动摇!依我看,我们当乘胜追击,即刻发兵金城,与他们决一死战!”

帐下诸将,无不摩拳擦掌,战意高昂。

“主公且慢。”沈潇站了出来,摇了摇头。

刘备的笑声一顿,看向他:“子明,此乃天赐良机,为何要慢?”

“主公,穷寇勿追,困兽犹斗。”沈潇慢条斯理地说道,“马、韩联军虽军心动摇,但毕竟有十万之众。马超被羞辱,韩遂被断了财路,这两人现在就像两条疯狗,我们若是正面硬碰,就算能赢,也必然是惨胜,得不偿失。”

贾诩捻着胡须,微微点头:“子明所言极是。为将者,当谋万全之胜,而非一时之快。”

“那依子明之见,我们该当如何?”刘备问道。

沈潇走到地图前,手指从金城划过,最后重重地落在了凉州腹地的一个郡县上。

“天水郡。”

众人皆是一愣。

天水郡是凉州重镇,但距离金城尚有不短的距离,此刻去打天水,是什么道理?

沈潇嘴?勾起一抹熟悉的坏笑:“主公,咱们现在是以凉州牧董白的名义行事,对吧?那州牧上任,总得去州里各地‘巡视’一番,‘安抚’一下百姓吧?”

“巡视?安抚?”刘备品味着这两个词,眼睛渐渐亮了起来。

“正是!”沈潇笑道,“我们以州牧巡视的名义,亲率一支轻兵,首扑天水!对外就宣称,是去安抚百姓,整顿吏治,顺便……剿个匪什么的。”

沈潇补充道:“咱们到了天水,也不用急着攻城。就地扎营,帮老百姓修修水利,种种地。舞蝶武艺高强,可以带一队人马,把附近山头的土匪清一清。咱们要让天水郡,乃至整个凉州的人都看看,什么是仁义之师,什么又是拥兵自重的国贼!”

“好!好一个攻心为上!”刘备一拍大腿,兴奋地站了起来,“就依子明之计!”

一九二年,六月中旬。

刘备亲率一万人马,以许褚为护卫统领,带着沈潇、贾诩、等谋士,打着“凉州牧董白巡视州郡”的旗号,浩浩荡荡地开赴天水郡。

旌旗之上,一面是“汉”字大旗,另一面,则是一个醒目的“董”字。

天水郡城头。

姜冏(jiǒng)身披甲胄,手按剑柄,面色凝重地看着城外那逐渐逼近的军队。

他为人稳重,在凉州素有清名。对于这位突然冒出来的“董牧”,姜冏心中充满了疑虑与警惕。

董卓之孙女?是朝廷的旨意?

在一切没有弄清楚之前,他选择了最稳妥的办法。

“传我将令!”姜冏的声音沉稳有力,“关闭西门,全军戒备!无我命令,任何人不得出城!”

“诺!”

沉重的城门缓缓关闭,吊桥高高拉起,天水城,变成了一座严阵以待的堡垒。

然而,出乎姜冏意料的是,城外的刘备军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攻击的意图。

他们在距离城墙足有三里远的地方安营扎寨,既不叫阵,也不骚扰。

第二天,更让姜冏和满城军民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刘备军营中,走出了数千名士兵。他们脱下了冰冷的铠甲,放下了锋利的兵器,手里拿的,却是锄头、铁锹。

在军官的带领下,他们竟然开始帮助城外村庄的百姓,翻整田地,准备春耕!

“这……这是在做什么?”城墙上的守军校尉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景象。

姜冏也是眉头紧锁,心中疑窦丛生。

接下来的几天,刘备军的“迷惑行为”愈演愈烈。

他们不仅帮百姓春耕,还组织人手,疏通了附近淤塞多年的沟渠。朗朗的口号声和叮叮当当的工具敲击声,取代了战争的喧嚣,回荡在天水城外。

刘备甚至亲自下到田间,卷起裤腿,与百姓一同劳作,言谈温和,毫无一方诸侯的架子。

而沈潇,则抱着一卷竹简,在田埂上充当“技术指导”。

“那个……这位老丈,我觉得你这个垄可以再挖深一点,这样保水效果更好。”

老农抬起头,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这个细皮嫩肉的书生。

沈潇尴尬地挠了挠头,心中疯狂吐槽: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这可是领先一千八百年的现代农业知识!虽然我也就是个键盘侠水平……

与此同时,一支由百余名骑士组成的队伍,在黄舞蝶的带领下,如同旋风般扫荡了天水郡周边的几处山头。

那些平日里为祸乡里、连官府都头疼不己的匪盗,在这位英姿飒爽的女将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战斗往往在片刻间就结束了。

“噗嗤——”

黄舞蝶手中长枪一抖,枪尖划过一道凌厉的寒芒,精准地刺穿了最后一个负隅顽抗的匪首的咽喉。

她利落地收枪,清丽的面容上没有一丝波澜,对着身后吓得瑟瑟发抖的村民们朗声道:“奉州牧董白小姐之命,清剿匪患!尔等,安全了!”

村民们先是愣住,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一时间,“董牧爱民”、“黄将军神威”的赞誉,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速传遍了天水郡的每一个角落。

城内,人心开始浮动。

起初,百姓们只是在街头巷尾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城外董白的兵,不抢粮食,还帮咱们种地呢!”

“我三叔家的表侄就在城外住,说黄将军带人把折磨了他们好几年的黑风寨给平了!那女将军,长得跟天仙似的,本事可大了!”

渐渐地,议论声越来越大。

城里的百姓,开始自发地将食物和水,用绳子吊下城墙,送给城外那些素不相识的“敌人”。

姜冏站在高高的城楼上,看着城外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又听着城内此起彼伏的赞誉之声,他的内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煎熬。

他派出去的斥候,带回来的消息也让他心惊。马、韩联军在金城按兵不动,似乎陷入了内乱,而凉州各地的羌氐部落,竟然真的派出了使者,前往右扶风,去拜见那位“董牧”。

就在姜冏心乱如麻之际,一名亲兵神色慌张地跑上城楼。

“太守大人!不……不好了!”

姜冏心中一沉:“何事惊慌?”

那亲兵咽了口唾沫,指着城下,声音都在发颤:

“城里的百姓……还有……还有我们的一些兄弟……他们……他们都聚集在东门,高喊着……要开城门,迎接玄德公入城!”


    (http://www.00ksz.com/book/jdaehb-14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