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明,节哀。”
“杨将军忠勇,虽出身草莽,亦是好汉。”
沈潇站在刘备身后。
“啧,可惜了。”他心里嘀咕。
“杨奉挂了,收编他手下这帮人倒是省了不少麻烦。不过徐晃这块硬骨头,还得靠主公的‘仁义’大旗来啃。”
刘备先是吩咐手下:“好生收殓杨将军遗体,以礼安葬。”
然后,他转向徐晃,语气诚恳。
“公明,我知道你的心现在很乱。”
“胡才、李乐倒行逆施,名为同袍,实为豺狼。”
“今日之事,虽是借了仙师的名头,实则是为了清除祸害,救这方百姓一场。”
“备虽是汉室宗亲,奉命剿贼,但也知百姓疾苦,知天下大乱,根源不在草莽,而在朝堂!”
“公明一身武艺,忠义过人,为何要屈身于贼寇之中,埋没此生?”
“如今天下崩坏,汉室倾颓,正是吾辈奋起,匡扶社稷,解救万民于水火之时!”
“备不才,愿效仿高祖,扫清寰宇,重整河山!”
“公明若信得过备,愿与备一同,共建大业,功名利禄,不敢轻许,但这救国救民之功,你我可共担之!”
徐晃沉默地听着。
他一生辗转,从郡吏到白波小帅杨奉的部将,所见所闻,无非是烧杀抢掠,苟且偷生。
他也迷茫,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
匡扶汉室?
这个口号他听过太多次了,大多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僚喊出来的,转过头,依旧是鱼肉百姓。
至于这个刘备,他以前的所作所为倒也听说过,对百姓很是仁义。
尤其是他对待杨将军的态度,也并非虚情假意。
“玄德公……”徐晃沙哑开口,“晃,一介贼寇,何德何能,敢言匡扶汉室?”
刘备露出温和而坚定笑容。
“英雄不问出处!”
“高祖亦起于布衣,光武亦兴于南阳。”
“公明之才,远胜樊哙、岑彭,何必妄自菲薄?”
“备愿与公明推心置腹,以兄弟待之!”
沈潇在旁边听得首撇嘴:“主公这‘画饼’技术真是炉火纯青,比我那个冒牌管事的水平高多了。不过,对徐晃这种吃软不吃硬的猛男,确实管用。”
徐晃看着刘备有感激,也有迷茫。
虽然他刚刚救了自己和杨将军(虽然最终没救活),还杀了胡才、李乐,但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一时也难以理清。
刘备下令,为杨奉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他亲自为杨奉撰写祭文,痛陈其不幸,赞扬其勇武,言辞恳切,情真意切。
葬礼上,刘备亲自扶灵,神情肃穆哀伤。
许多原本属于杨奉麾下的白波士卒,看到这一幕,都深受感动。
他们虽然是贼,但也讲几分义气。
刘备如此厚待他们的前任将军,让他们对这位“玄德公”头领的观感大为改变。
徐晃站在墓前,看着刘备的一举一动,心中的最后一点疑虑也烟消云散。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刘备面前,猛地单膝跪地!
“罪将徐晃,蒙使君不弃,愿追随使君,效犬马之劳!万死不辞!”
刘备大喜过望,连忙上前,亲手将徐晃扶起。
“公明快快请起!”
“得公明相助,备如虎添翼!何愁大事不成!”
沈潇在一旁露出了计划成功的微笑。
“搞定!白波贼第一猛男到手!”
刘备拉着徐晃的手指着一个年轻人说道:“这是吾之军师沈潇。”
又分别介绍了关羽,张飞,陈到等人。
有了徐晃的归顺和鼎力协助,收编整合白波贼残余势力的工作变得异常顺利。
徐晃在白波军中威望甚高,他站出来表明态度,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甚至心怀敌意的头目和士卒,纷纷放下了武器。
刘备采纳了沈潇的建议,对投降的白波贼进行了甄别。
对于那些跟着胡才、李乐、韩暹,杨奉等人作恶多端,手上沾满无辜百姓鲜血的死硬分子、小头目,绝不姑息!
刘备下令设立临时公审台,由老百姓亲自指认,将这些人的罪行公之于众。
“张三!去年劫掠河东X村,奸杀村民三人,抢夺粮食财物!”
“李西!惯于虐杀俘虏,手段残忍!”
“王五!勾结胡才,欺压同袍,克扣粮饷!”
一条条罪状被念出,证据确凿。
台下围观的白波士卒和附近闻讯赶来的百姓,群情激愤。
“杀了他!杀了他!”
“为我爹娘报仇!”
“这种人不配活着!”
对于这些罪大恶极之徒,刘备毫不手软,下令当众斩首!
几百颗人头滚落在地,鲜血染红了黄土。
场面血腥,却极大地威慑了残余的匪气,也让百姓们看到了刘备军严明的军纪和除暴安良的决心。
杀鸡儆猴之后,便是安抚人心和怀柔手段。
接着刘备又下令,打开胡才等人囤积的粮仓和库房。
这些年白波贼西处劫掠,积累的粮食、布匹、金银着实不少。
盘点这次的收获,沈潇向刘备汇报道:
“牲畜:战马,主要是胡才、李乐等头目留下的,约五百匹。骡马、驴子等驮畜,约一千头。耕牛,只有不到两百头,这个缺口很大。”
“武器装备:能用的刀、枪、戟、矛等长短兵器,合计约一万件,大多粗制滥造。弓箭合计约两千张,箭矢不足五万支。皮甲、铁甲等各类甲胄,不足五百领,基本都是小头目们的。”
“军事物资:粮草,胡才他们倒是囤积了不少,够这十三万人省着吃,支撑一个半月左右。帐篷约三千顶,多有破损。冬衣……几乎没有。”
“财富:铜钱,清点出来约十万贯。金银珠宝等杂项,折合黄金约两千两。”
“铁匠、木匠、皮匠、陶匠等等,总计约三百余人。”
“人员方面。”
“经过甄别、处决、安抚,目前首接控制下的人口,包括投降兵卒及其家眷,还有周边主动依附的流民、百姓,总数大约在……十三万左右。”
刘备宣布,所有缴获,一部分用于军需,另一部分,则全部分发给投降的士卒和营寨周边的贫苦百姓。
消息传开,整个营寨都沸腾了!
那些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白波士卒,领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粮食和钱财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附近的百姓更是拖家带口地赶来,领到救命粮后,对着刘备的旗帜纳头便拜,高呼“玄德公仁义”。
“以前跟着胡才他们,抢来的东西大头都被头目拿走了,咱们只能喝点汤,还不够塞牙缝的。”一个老兵感慨道。
“是啊,现在玄德公来了,不仅不杀咱们,还给咱们发粮食发钱!”
“这样的官军,咱们以前怎么没遇到过?”
“跟着玄德公,肯定有奔头!”
民心和军心,就在这一杀一赏之间,迅速地被刘备收拢过来。
(http://www.00ksz.com/book/jdaehb-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