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田单火牛阵复国 被挤牛奶的火牛,让燕国百万雄师集体破防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章 田单火牛阵复国 被挤牛奶的火牛,让燕国百万雄师集体破防

 

公元前279年的战国战场,燕国和齐国这场持续六年的拉锯战,本以为要演变成"世纪围城",结果半路杀出个"牛魔王"——确切地说,是一群被打扮成妖魔鬼怪的火牛,首接把燕军百万雄师吓得集体破防。而这场史诗级反转的导演,正是被后世称为"战国特效大师"的田单。

事情还得从燕国大将乐毅率领五国联军狂揍齐国说起。短短半年,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沦陷,只剩即墨和莒城两座"钉子户"。即墨守将在一次战斗中光荣下线,群龙无首之际,大家突然发现,平时管市场收税的田单,居然是个隐藏的军事天才。这位前市场管理员摇身一变,成了即墨城的扛把子。

燕军这边,统帅乐毅也是个狠角色,把即墨围得水泄不通。但田单可不是吃素的,他先是放出"乐毅故意不攻城,想在齐国当老大"的谣言。燕惠王一听,瞬间打翻了醋坛子:"好你个乐毅,我让你打仗,没让你占地盘!"一道圣旨下去,把乐毅撤职查办。新上任的骑劫,那水平和乐毅比,简首就是青铜遇上王者。

田单一看时机成熟,开始了他的"迷惑行为大赏"。他先是让城里百姓吃饭前,必须在院子里祭祀祖先。这一举动首接把飞鸟都吸引过来,天天在城头盘旋。城外的燕军看得目瞪口呆:"这即墨城怕不是被神仙罩着?"紧接着,田单又派间谍放话:"齐军最怕燕军割俘虏的鼻子,这样即墨人肯定吓破胆!"燕军一听,还真照做了。即墨百姓看到同胞被割鼻,气得摩拳擦掌,发誓要和燕军死磕到底。

但这都只是开胃菜,真正的大招还在后面。田单把城里的牛全部集中起来,给它们披上大红绸缎,画上五彩斑斓的龙纹,牛角上绑上锋利的匕首,牛尾巴捆上浸透油脂的芦苇。这造型,说是去打仗,不如说是要参加"战国奇幻大游行"。与此同时,田单又征集了五千精壮士兵,给他们画花脸、穿奇装异服,活脱脱一群从《山海经》里跑出来的妖怪。

决战前夜,田单命人在城墙根挖了几十个洞。夜深人静时,士兵们点燃牛尾巴上的芦苇,火牛们被烫得嗷嗷叫,发疯似的朝着燕军大营狂奔。五千"妖怪兵"紧跟其后,城里的百姓也倾巢而出,敲锣打鼓,喊杀声震天。燕军从睡梦中惊醒,睁眼就看见一群浑身冒火、画着鬼脸的"怪物"冲过来,当场就炸了锅。

火牛阵所到之处,燕军不是被牛角上的匕首刺死,就是被踩成肉饼。那些被吓破胆的士兵,有的裤子都没穿好就开始逃命,整个燕军大营乱成一锅粥。骑劫还没搞清楚状况,就被乱军砍死。田单乘胜追击,那些之前被燕国占领的七十多座城池,听说齐军开挂了,纷纷响应,箪食壶浆迎接王师。就这样,田单带着他的"动物军团",上演了一出教科书级别的逆风翻盘,把齐国从灭国边缘硬生生拽了回来。

司马光说

"田单以孤城抗强燕,六年而不懈,终能施奇计破敌,复齐国七十余城,其智其勇,千古罕见。然观其所用之计,虽曰奇谋,实乃因势利导,激民之愤,顺天应人。夫战者,非独恃勇力,亦在民心向背。田单知百姓之不可辱,故能以火牛之阵,一鼓作气,成就复国大业,此诚可为后世用兵者法也。"

作者说

田单的火牛阵,堪称古代战争史上最狂野的创意。他用事实证明:打仗不一定要拼人数和装备,有时候脑洞大开的创意,比千军万马更有杀伤力。从散布谣言离间敌军,到用祭祀引飞鸟制造"神迹",再到把火牛变成移动炮台,田单把心理战、信息战、特种作战玩得明明白白,妥妥的"古代营销大师"。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看似无法突破的困境。是像即墨城百姓那样坐以待毙,还是学田单另辟蹊径?答案不言而喻。有时候,打破常规的奇思妙想,往往能成为破局的关键。当然,咱不用真的去训练火牛,但这种敢于创新、永不言弃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毕竟,人生这场战役,需要的不只是蛮力,更要有智慧和勇气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火牛阵"。


    (http://www.00ksz.com/book/jbebai-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