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文化交流:大齐模式,影响四方!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2章 文化交流:大齐模式,影响四方!

 

大齐的强大,己经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赞誉,而是实实在在的国力展现。新政带来的繁荣,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周边各国好奇而又敬畏的目光。

京城,西方馆。

来自北方草原的呼延部落使者,目光呆滞地看着京城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蒸汽汽车”和“脚踏车”。他们世代生活在马背上,见惯了奔驰的骏马,却从未见过这种无需牲畜就能自行移动的铁家伙。

“这……这就是大齐的‘神物’吗?”使者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震撼。

随行的翻译官,一位身着新学官服的年轻学子,带着一丝自豪解释道:“回使者大人,这叫做‘蒸汽汽车’,是咱们世子爷带领皇家学院的学子们研发出来的。不仅能载人,还能运货,效率比马车快多了!”

旁边,来自西域的拜火教圣女,则被京城永安票号的巨大招牌和里面人声鼎沸的交易场面所吸引。她从未见过如此庞大而有序的金融机构,更惊叹于那些只需一张纸币就能完成大额交易的便捷。

“大齐的财富,竟是以纸为载体吗?”圣女眼中闪烁着疑惑。

“圣女大人,这并非普通的纸。它是永安票号发行的‘银票’,每一张都对应着真实的白银储备,是咱们世子爷为了方便商业流通而推行的!”翻译官解释道。

而来自南方诸国的使团,则更关注大齐的新式农具和先进的纺织技术。他们看到了永安票号在南方开设的农庄,那些“精钢犁”和“蒸汽抽水机”让贫瘠的土地焕发了生机,亩产大幅提升;他们也参观了京城周边的纺织工坊,一台台“蒸汽纺织机”轰鸣作响,效率远超人工。

各国使者们带着满满的好奇和敬畏,纷纷向大齐朝廷提出请求:希望能学习大齐的新学,引进大齐的技术,甚至派遣本国学子前来大齐皇家学院深造。

皇帝李乾坤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他深知这是扩大影响力的绝佳机会,便将这些事务,全权交给了楚云处理。

永安国公府,楚云接待了各国使者。

“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们,欢迎来到大齐!欢迎来到这个‘科学改变生活’的时代!”楚云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一丝现代化的幽默感,“我知道大家对咱们大齐的新学和改革很感兴趣。没问题!咱们大齐向来乐于分享!”

“不过呢,这学习嘛,得有个规矩。咱们大齐皇家学院的课程,可不像你们国家的那些‘国子监’,只教你们背书和写八股文。咱们教的是‘真东西’,是能改变世界,能让你们国家富强起来的‘黑科技’!”

他这“大条”的开场白,让许多使者们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楚云的“与众不同”。

楚云向各国使者介绍了大齐的“文化交流计划”:

1. 商业合作: “咱们大齐的永安票号,可以在你们国家设立分号,发行咱们的银票,方便你们的商人与咱们进行贸易。同时,咱们的蒸汽纺织机、精钢农具、水泥等产品,也可以低价出售给你们,帮助你们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2. 技术援助: “如果你们国家有需要,咱们皇家学院的学子们,可以组成‘技术援助小组’,去你们国家帮助你们修建铁路,改造农田,甚至帮助你们建立自己的工坊!”

3. 学生交换计划: “最重要的!咱们皇家学院,欢迎你们国家的优秀学子前来学习新学!无论贫富贵贱,只要有真才实学,咱们都敞开大门!他们在大齐学习期间,所有费用由大齐永安票号承担!学成之后,回到各自国家,也能为自己的国家做出贡献!”

楚云的这些计划,让各国使者们大为震惊。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慷慨的国家,不仅不趁机盘剥,反而主动提供帮助。

然而,这种看似“无私”的慷慨背后,却隐藏着楚云更深层次的战略思考——文化渗透。

一些保守的周边国家,对于大齐的“文化渗透”感到抵触。

南疆的古老王国,他们的国王对楚云的计划表示了怀疑:“大齐的国公世子,如此慷慨,难道不怕我们的学子学成之后,反而对大齐不利吗?”

他的大臣们也纷纷劝阻:“陛下,大齐的新学虽然强大,但与我王国的祖训不符!我们世代信仰的神灵,难道要被那些‘科学’所取代吗?”

甚至一些边境小国,担心大齐会借机吞并他们,首接拒绝了楚云的提议,甚至颁布禁令,严禁本国百姓与大齐进行深度交流。

“世子爷,那南疆王国拒绝了咱们的提议,还禁止百姓学习新学,甚至烧毁了咱们赠送的新学教材!”影一汇报着各国的反应。

楚云听后,只是淡淡一笑:“意料之中。这就像你给一个从未见过糖果的人,突然塞了一大包糖。他可能不会立刻吃,甚至会怀疑你是不是下了毒。”

他没有因此而恼怒,反而显得胸有成竹。

“对待这些‘保守派’,咱们不能操之过急。”楚云说道,“急于求成,反而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他采取了更加温和的策略:

1. 贸易先行: 针对那些拒绝文化渗透的国家,楚云指示永安票号加大了对他们的商业往来。大齐物美价廉的商品,如精美瓷器、优质丝绸、新式农具等,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些国家,逐渐改变了当地百姓的生活方式。

“这大齐的瓷器,比我们本国的要精美耐用得多啊!”

“有了这大齐的农具,我家的地今年收成足足多了两成!”

百姓们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了大齐商品带来的好处,对大齐的态度也逐渐从警惕转变为亲近。

2. 潜移默化: 那些前来大齐学习的外国学子,受到了皇家学院的悉心教导。他们不仅学习了新学知识,更感受到了大齐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

“在大齐,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努力,就有机会改变命运!”

“新学真是太神奇了!它能解释世间万物的道理,还能创造出各种神奇的器械!”

这些学子学成归国后,将新学知识带回本国,虽然一开始受到排挤,但新学的实用性很快就让他们在国内站稳了脚跟。他们开始在各自国家推广新学,翻译大齐的科学著作,培养新一代的学子。

3. 示范效应: 那些积极与大齐合作的国家,在引进新学和技术后,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的农业更发达了,工商业更繁荣了,甚至连军队的装备也得到了改善。这些国家的成功,成为了活生生的“广告”,让那些曾经保守的国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

“看到没?隔壁的蛮族,以前穷得叮当响,现在有了大齐的技术援助,都开始搞蒸汽工坊了!”

“是啊!咱们再不学大齐,恐怕就要被时代淘汰了!”

渐渐地,那些曾经抵触大齐文化渗透的国家,也开始主动派人前来大齐学习。

楚云看着这些来自西面八方的学子和使者,心中涌起一股豪迈。

他知道,文化的渗透,比武力征服更可怕!武力征服只能征服一个国家的土地和人民,但文化的渗透,却能征服一个民族的思想和灵魂!

“我要让大齐的文化,成为天下的主流!”

楚云眼中闪烁着野心勃勃的光芒。他要将大齐模式,推向全世界!让所有国家,都沐浴在大齐文明的光辉之下!


    (http://www.00ksz.com/book/jbdjif-1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