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的申城,像一块被反复浸透、沉重得滴水的绒布。黏腻的湿气裹挟着霓虹灯暧昧的光晕,在南京西路那些老洋房雕花的铁栏上凝结、滑落,串串水珠折射着都市疲惫的微光。林默缩着脖子,背脊紧贴着粗粝的梧桐树干,仿佛想从这古老的树皮里汲取一丝依靠。他指尖无意识地、一遍遍着风衣内袋里那叠早己磨边的剪报——头条版面上,“建筑坍塌事故”几个冰冷的黑体大字,宛如一道深烙在时光里的旧伤疤,每一次触碰,都牵扯着灵魂深处未曾愈合的隐痛。
就在这时,街角深处,一团奶白色的茶雾无声地升腾而起。那雾气奇异地凝而不散,带着松针的凛冽与陈皮的温厚清香,竟硬生生在连绵不绝的雨幕中,辟开了一方干燥、氤氲的角落。林默愕然抬眼,只见一座青瓦飞檐的茶馆突兀地伫立眼前,朱漆门板半掩,门环上垂着一束被雨水浸润得愈发青翠的菖蒲。匾额上,“一壶斋”三个古拙的隶书,正缓缓滴落水珠。他心中疑窦丛生:这条充斥着连锁咖啡店气味的时髦街道,何时藏了这样一处古意盎然的所在?
“雨天留人,公子不进来歇歇脚?”一个清泠泠的声音穿透雨帘。门内转出一位身着月白素缎旗袍的女子,乌发松松挽就,只斜插一支青玉竹簪。她眉眼如画,却笼着一层淡雾般的疏离,自称“忘忧”。她指尖轻捏一只素面青瓷茶壶,手腕微动,壶嘴倾泻出的琥珀色茶汤,竟在半空中凝成缕缕细若游丝的银线,闪烁着微光。“我这茶,专解世间忧烦,可愿一试?”那声音似有魔力。
林默恍若被无形的丝线牵引,鬼使神差地踏入堂内。堂内陈设简朴,原木方桌,矮脚竹凳,墙上悬一幅水墨山水,画中雾气似在缓缓流动。最奇的是墙角那排胡桃木茶柜,每个小抽屉都贴着素笺标签:“阿婆的桂花糕”、“高考前夜的台灯”、“初雪时的告白”……字迹娟秀,仿佛封存着无数尘封的心事。忘忧将他引至临窗一隅。青瓷杯盏落在桌面,发出清脆微响。杯中己悄然沉入一片墨绿色的茶叶,叶脉间竟有细碎的、星辰般的光点在缓缓流转。
“心中郁结,所为何事?”忘忧的声音温润,如同浸在暖玉般的温水中,“此‘忘忧茶’,非是销蚀记忆,只将那盘踞心头的执念,轻轻剥离。” 林默的目光死死锁住杯中那片奇异的叶子。刹那间,事故现场扭曲断裂的钢筋、母亲哭得红肿干涸的双眼、工头拍着他肩膀时那句沉重的“不是你的错”……无数画面在脑海轰然炸裂。他喉头滚动,艰难地吐出那个压垮他三年的词:“愧疚。”
茶汤滑入喉中,没有预想的苦涩,却像一把无形的钝刀,自灵魂深处缓缓剜过。剧烈的痛楚并未袭来,他只感到胸口那块沉甸甸压了三年的巨石,正伴随着一种奇异的剥离感,片片碎裂,化作无数细小的、闪烁着微光的尘埃,飘向忘忧手中那只素雅的茶罐。当最后一点光尘被罐口温柔地吸入时,林默嘴角竟不受控制地向上弯起——那是事故之后,他脸上第一次浮现出发自内心的、纯粹的轻松。忘忧将空杯轻轻倒扣于桌上:“记忆存在过,便有其重量。公子,好走。”
他推开那扇朱漆木门,门外,不知何时雨己停歇。空气中弥漫着雨后泥土与植物的清新气息。他下意识地回头望去——方才还灯火阑珊的茶馆,连同那位月白旗袍的女子,都己消失无踪。原地只余下一块湿漉漉的青石板,静静地躺在梧桐树影下,仿佛刚才那场奇遇,不过是梅雨季节里一场恍惚迷离的幻梦。
(http://www.00ksz.com/book/jbdbgj-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