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前夜,木心堂的烘房突然燃起无名之火。汪大同从梦中惊醒时,只见韩仲正往烘干的木料上泼桐油,巧匠阁的伙计们举着火把,在院墙上刷着 “妖术匠人,祸乱木作” 的标语。
“抓贼!” 大师兄陈木青的怒吼惊醒了整条巷子,他握着改良的蝴蝶榫短棍,棍身的机关突然弹出,竟是一把锋利的木工刀 —— 这是汪大同为防不测设计的 “匠人防身器”。
混乱中,汪大同注意到起火的木料正是给李府准备的黄杨木,急忙用提前设计的 “隔火榫” 将燃烧的木料与其他木材隔开。这种榫卯结构借鉴了现代防火门原理,榫头中藏着石膏夹层,遇火膨胀后能阻断火势。
“木心堂私炼妖火,违反《大楚工律》!” 韩仲被衙役按在地上,仍在大喊,“他们用洋人传的邪术烘干木材,坏了老匠人的规矩!”
巡检大人赶到时,烘房的火己被控制,汪大同呈上自己绘制的《木材干燥曲线图》,详细记录了温度、湿度与木材含水率的关系:“大人请看,这是古法烘房的改良版,用的是地龙取暖,生石灰吸湿,完全符合《考工记》中‘曝干必阳,阴干必凉’的规制。”
他忽然想起在李府看到的《木樨谱》,翻到 “火攻篇”,上面竟画着类似的烘干房结构:“韩仲故意纵火,是怕我们解开木樨翁的‘西时干燥法’,断了他仿造古榫的财路。”
公堂上,汪大同展示了从韩仲身上搜出的假账册,里面详细记录了他如何在木料中注入明矾,伪造古木的包浆,又如何在榫卯处使用鱼胶,却谎称是无胶拼接。当他用热水浸泡假古董,鱼胶融化的瞬间,整个公堂一片哗然。
“更重要的是 ——” 汪大同转向周木森,“三年前,韩仲在师娘的暖床木料中注入腐蚀性药水,导致木料开裂,间接害死了师娘。” 他取出当年的残木,用现代化学知识分析出其中的明矾和胆矾成分,“这不是意外,是谋杀。”
周木森的手紧紧握住墨斗,刀疤下的眼睛终于落下泪来。他从未想过,徒弟竟能从一块残木中,找出埋藏多年的真相。当韩仲被拖走时,老匠人忽然对着汪大同跪下:“木樨在天之灵,定是派你来给老夫还债的。”
春雪消融时,李小姐送来一方刻着完整木樨花的匾额 “木心永固”,与当年师娘未完成的 “知心椅” 终于合璧。汪大同发现,椅背的弧度竟与他设计的圈椅如出一辙,原来师娘当年,早己将对丈夫的心意,融入了每一道榫卯。
“小师傅可愿看看家父的藏书阁?” 李小姐的声音比春风更柔,“里面有整套的《木樨翁手札》,还有……” 她顿了顿,耳尖微红,“还有小女临摩的《鲁班经》新解,用的是你教的坐标法。”
巷口的老槐树抽出新芽,木心堂的锤斧声再次响起。汪大同摸着新得的 “中级木匠” 纹章,忽然明白,匠人之间的争斗,从来不是技艺的高低,而是对 “材美工巧” 的初心。他望向远处的终南山,那里的古木正在抽枝,如同他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正在榫卯与墨线中,变得愈发紧密。
(http://www.00ksz.com/book/jaid0i-5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